首頁>娛樂>

《地道戰》是中國紅色經典電影,老一輩的人都看過,而現今的年輕人大多是被作業逼著來看。

無論如何,這都是一部非常有時代意義的電影,它除了有故事情節,還有很多的教育傳承的意義。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這部劇在拍攝的時候是沒有劇本的。

1

《地道戰》原計劃是1963年編寫劇本,1964年開拍。可是由於種種原因,劇本寫了兩年一直無法透過審查,也因為這樣電影一直無法開拍。

眼看著這一計劃就要打水漂,當時由八一廠與總參工程兵司令部組成的劇本創作小組開始著急了,尤其是總參謀部負責這項任務的領導立馬召開了會議。

總參謀部下達了命令:

影片地道戰今年必須拍攝完成,劇本由八一廠來寫。

當時的八一廠廠長陳播接受了命令,轉而又下達了命令給導演任旭東。

陳播給任旭東下達了死命令,說這部電影沒有劇本也要拍,有什麼需要向他提出,他一定會盡全力幫他解決。

任旭東聽到以後,小聲地嘀咕著:“沒有劇本怎麼拍?

陳播心急如焚地回道:

在戰場上指揮打仗,你有‘劇本’嗎?沒有,仗還不是照樣打!你是指揮過地道戰的指揮員,槍一響沒什麼條件可講,只能前進不能後退!

後來,陳播找了鄭智來寫劇本,雙方達成了一致。

2

正常來說,寫一個劇本至少要一年的時間,可陳播只給鄭智20天的時間,20天的時間要如何拿出劇本呢?

時間緊迫,陳播也管不得三七二十一了,他將任務下達以後,便用兩週的時間帶著劇組去選外景了。

沒有劇本也沒有成立攝製組,這位八一廠廠長又下了一道指令,要導演和攝影、製片主任保證影片在1965年5月開拍。

這所有臨時臨急制定的計劃,他全部上報了總參分管領導,相當於是立了軍令狀。

這位廠長是有著很強烈的逆商思維,都是先做了再去想。

可不料,劇組去選完外景回來,劇本依然是八字沒一撇。初稿3萬字找不到“地道”二字。

當時,離5月的開拍只有兩週的時間,於是,陳播又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他打算讓導演任旭東寫分鏡頭劇本。分鏡頭劇本是需要根據文學劇本來設計相應畫面的,在沒有文學劇本參照的前提下,他讓陳旭東直接寫分鏡頭劇本,這在電影廠沒有先例。

可是,陳播堅信任旭東這位有作戰經歷的導演有臨場發揮的才智,在他的身上有著別人做不到的東西。

任旭東曾經給陳播講過自己的電影設想,兩年的時間,陳播認為劇本早就已經是在任旭東的心裡了,所以他才這麼信任任旭東。

任旭東被逼上梁山,用一週的時間寫出了一稿,此稿一次透過,接著他又出了第二稿,二稿才是全組要真正開拍的劇本。一稿只是為了走過場罷了,劇本雖粗糙,但內心有數,拍攝完全是靠現場發揮。

任旭東之所以能寫出一次過的劇本,取決於1963年,他和王俊益和徐國騰兩位編劇的探討。因為二者均為門外漢,寫出來的劇本達不到拍攝要求,所以兩稿都被否決了。雖然任旭東沒有親自動筆寫,但劇本輪廓已在他心中。

陳播此舉也是有的放矢,但真正拍攝時困難也是不少的。

3

拍攝時最大的困難就是腦子裡沒有“地道”的概念,不知道地道要如何用畫面將其體現出來。

最初打算選一塊黃土地挖成地道剖面,但施工量大,成本高,最後放棄了。

當時的解放軍副總參謀長楊成武將軍,知道了八一廠要拍攝《地道戰》,派人送來一本《冀中平原地道戰總結》材料,讓導演如獲至寶。

這時候,地道里該有什麼設施,長什麼樣,創作組完完全全都有了想法了。

後來,在廠內攝影棚用木板搭成幾層樓,塑膠片蓋在木板上,製造出钁頭挖空的痕跡,在噴上土色。在燈光亮的地方就是地道口,鏡頭一蒙黑,則表現地道之間的土層。

地道的戰鬥網完全是靠攝影師巧妙運用攝影鏡頭,和剪輯手段。

地道的問題解決了,可拍攝時還會出現膠片不夠用的情況。

過去的攝影機不能跟現在的比,越想拍完美,越容易出紕漏,當一個鏡頭反覆拍,電影底片很快就消耗完了。

可廠供應部門居然不給發底片,說是超過正常消耗比例,不能再讓劇組浪費,造成了攝製工作一度停頓。

無奈之下,任導只能去找廠長陳播申報膠片,陳播鼎力支援。並鼓勵任導:

別聽他們瞎嚷嚷,需要多少就給多少!怎麼也得保證把戲拍完!

在廠長陳播的支援下,最終影片順利地完成。任旭東後來回憶說,沒有這位廠長領導的鼎力支援,這部影片很可能半途而廢了。

過去拍戲也會跟現在拍戲一樣,困難重重,但過去涉及最深的除了經費,還有層層疊疊的組織關係,也是非常難的。

都說過去的電影要耗時幾年製作,但這部電影也才是拍了半年多而已吧?主要是劇本遭遇了太多的波折了,所幸,廠長陳播有逆向思維。

陳播先做再想的作風,讓整個劇組走向成功,也讓《地道戰》成為永遠的紅色經典。

7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救救內地娛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