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的佛教傳說中,有一位名叫婆須蜜多的女菩薩,她用“性”感化男人,目的是喚起他們內心深處的愛,使他們遠離貪慾。每一位與她發生關係的男人都變成了虔誠的佛教徒。
金基德的《撒瑪利亞女孩》引用了這一傳說,再一次將“性”,暴力和宗教展現在他冷酷的鏡頭之下。
影片中,兩個少女為湊錢去歐洲旅行,潔蓉做援交,倚雋負責望風。倚雋時常感到愧疚,她認為潔蓉一個人承擔了所有“骯髒”。潔蓉卻不以為然,她認為自己和男人之間不只有“性”,還有很多微妙的感覺。
因一次意外,潔蓉重傷身亡,倚雋決定用同樣的交易把錢還給那些男人,以達到為兩人贖罪的目的。
影片由此展開,並丟擲了兩個宏大的主題,什麼是罪?什麼是救贖?
倚雋的救贖之旅倚雋開始與“骯髒”同行,她看到了形形色色的男人說著千篇一律的情話,男人們感謝她溫柔的付出。她把錢還給男人們,並說:“潔蓉已經死了。”
男人說:“是嗎,怎麼會這樣,太可憐了。”
其實他們都不記得誰是潔蓉,是生是死於他們有什麼關係呢?倚雋認為這是救贖,用什麼方式得到金錢,就用什麼方式還回去。她想做的不過是感受潔蓉的感受而已。
倚雋把“骯髒”當成了罪孽,把作踐自己當成了救贖。很明顯,這種認知是淺薄的。
父親意外發現女兒“淪落”倚雋的父親偶然發現了這件事,傷心欲絕的父親並沒有直接阻止女兒的行徑,而是在半路攔截赴約的男人們,破壞一次又一次約會。
這樣的劇情設定難免讓人覺得“狗血”,父親看到親生女兒淪落至此,竟然連一句責備都沒有。不過,這也是劇情設定的高階所在,父親深沉的愛讓他無法傷害女兒,只能躲在暗處,阻止一次次交易。
父親的情緒越來越偏激,他來到一個男人家中。男人一家正在用餐,父親看著餐桌前的少女,問:“你多大了?”
女孩回答說高二。父親揚手打在男人臉上,一巴掌,又一巴掌。男人只是低著頭不言語。男人的妻子吼叫著,問為什麼打她丈夫,問丈夫為什麼不還手。
父親說:“你和一個比你女兒還小的女孩發生關係,你不覺得羞恥嗎?”
說完,父親轉身離開。男人站在陽臺上,縱身跳了下去。
到底什麼是“罪孽”,男人做了可恥的事,是罪!父親當眾羞辱男人,迫使男人自殺,這也是罪。倚雋不會知道自己的贖罪之旅會新增新的孽障
終於在最後一次,父親沒能阻止女兒。怒不可遏的父親將男人活活打死,他也從一名警察變成了殺人犯。
三條人命,到底是誰的錯倚雋的救贖之旅完成了,父親跟在後面悄悄撿起倚雋丟掉的筆記本,上面記錄著她去歐洲的夢想和客人的資訊。父親依然隻字未提,而是說帶倚雋去給母親掃墓。那天夜裡,倚雋一個人在夜裡痛哭,父親還是在遠處靜靜地看著。
在影片的最後,父親教會倚雋開車,當倚雋學會緩步移動車子的時候,父親走到遠處,撥通電話向警方自首。倚雋此刻還渾然不知地學著開車,當她興奮地想要告訴父親自己開得不錯時,父親已經坐上另一輛車遠去。那是將他繩之以法的警車。
倚雋笨拙地開著車子,像一個學步的嬰兒跟在父母身後,最後陷入到泥濘當中。影片也到此結束。
很多人說這部電影的結尾是點睛之筆,意味深長。金基德永遠像一個冷漠的旁觀者,他不去告訴觀眾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也不去傳達什麼價值觀,而是丟擲故事和問題,剩下的他一概不管。到底是誰的錯,就交給觀眾好了。
真的存在“原罪”與救贖嗎這是一部關於“罪”與“贖罪”的思考。倚雋認為性慾是齷齪的,但潔蓉不覺得可恥。回到影片最開始的那個印度傳說,婆須蜜多菩薩用“性”感化男人,使他們心生向善。那潔蓉和倚雋用“性”換取夢想,是否就是乾淨的?一心向善,只為贖罪,那贖罪本身是不是無罪的?
在倚雋的夢境中,父親扼住她的喉嚨,然後埋葬了她。其實在內心深處,她的所作所為是有罪的。
倚雋所做的一切都是沒有惡意的,可她間接傷害三個人,一個跳樓自殺,一個被父親打死,父親也淪為殺人犯。她無意傷害任何人,也不知道有人因此喪命,可三人都因她而死,這份罪該算在誰的身上呢?
我思考了很久,就電影本身而言,未必人人有罪,但人人都有錯。錯未必會釀成罪,但與罪有關的人也許都有錯吧。雖然電影借用的是印度佛教的故事,但不難看出基督教的原罪說。倚雋早晚會知道,用錯誤的方式去贖罪,只會造成新的罪。
我們一起讀人生,讀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