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網際網路上曾經非常流行過這樣一句話:喜劇的最高境界就是悲劇。
我不知道這句話的源頭出自哪裡,但當初聽到這句話時,頓感不明覺厲,相當有深度的樣子。
後來,這句話又不知道怎麼回事,被人慢慢安在了周星馳的身上。人們都說他的電影表面上講的是嘻嘻哈哈,但實際上卻充斥著滿滿的悲傷與無奈。
人們還搬出了其他喜劇大師的例子來佐證,你看,卓別林、憨豆先生、金凱瑞、羅賓威廉姆斯等人,雖然在銀幕上在觀眾帶去了無數歡笑,但私下裡卻都沉默寡言,甚至還飽受抑鬱症的困擾。
雖然不知道周星馳是否真像他們所說的那樣,但這種銀幕形象與真實生活截然相反的差異,確實是相當一部分,包括周星馳在內喜劇演員的真實寫照。
前兩年,圍繞周星馳脾氣暴躁,人品不好的各種傳聞甚囂塵上。當時,眾多與周星馳有過合作的演員,都或直接或委婉地表達了與對方相處過程中的不愉快。
向華強妻子陳嵐炮轟周星馳
馮小剛直言星馳辦事不地道
當然,也有不少圈內好友紛紛站出來為力挺周星馳。直言所謂的性格缺陷,不過是對方專注於作品而帶來的嚴格要求而已。
吳君如聲援周星馳
劉鎮偉支援周星馳
“倒周派”、“挺周派”“撇清派”“曖昧派”,幾乎整個香港演藝圈,加上小半個內地娛樂圈,各式各樣的人物輪番登場,一時間好不熱鬧。
但詭異的是,身處輿論風暴中心的周星馳,卻從始至終都沒有發表過一句辯解。他像一個沉默的入定老僧,冷眼旁觀著外界對自己的指指點點。
當風暴過後,一切安靜下來,我們再來審視這場聲勢浩大的“倒周運動”時就能發現,周星馳的反應並不意外。
周星馳不在乎外界對自己的評價,如同一個孤獨的詩人,隔絕於世界之外。寂寥,淡然,孑然一身。
1962年6月22日,周星馳出生在香港九龍的窮人區。他的名字是母親起的,出自《滕王閣序》“雄州霧列,俊採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
在周星馳7歲的時候,他的父母便因感情破裂而正式離異。原生家庭的不幸,也讓原本就內向的周星馳變得更加沉默寡言。
中學畢業以後,成績糟糕的周星馳便早早地步入社會,開始賺錢補貼家用。先是做過一段時間的辦公室助理,後來又加入麗的電視臺,成為特約演員。
所謂的特約演員,其實就是現在俗稱的“跑龍套”。這份工作雖然聽上去光鮮亮麗,每天也能接觸到各種大明星。但實際上卻是份收入微薄,沒有多少前途的辛苦活。
周星馳命運的轉折點發生在1982年,在報考第11期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失敗後,他在戚美珍的介紹下進入了夜訓班學習。
一年後,從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畢業的周星馳,正式成為無線電視臺的簽約藝員。同年,他開始擔任兒童節目《430穿梭機》的主持人,並開始在電視劇中扮演一些沒有多少分量的配角。
周星馳差點成為又一個金龜子
1986年,周星馳被調入無線電視臺戲劇組。隨後,他首次擔任男主角,在單元情景劇《哥哥的女友》中飾演可愛活潑又略帶羞澀的潘家偉;7月,與溫兆倫、郭晉安共同出演時裝喜劇《城市故事》。
在電視劇中摸盤滾打了數年之後,周星馳開始嘗試在電影中爭取一些角色。在與萬梓良、李美鳳共同出演動作片《捕風漢子》後,周星馳得到李修賢的賞識,在電影《霹靂先鋒》中飾演一個浪蕩江湖的小弟,並憑藉該片獲得第25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以及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配角獎提名。
霹靂先鋒海報
隨後,周星馳又一口氣出演了《大都會》、《鬥氣一族》、《龍在天涯》、《義膽群英》、《他來自江湖》等多部影片。
時間的腳步悄然走進1990年,這年3月,周星馳出演了一部對他來說至關重要的電影《一本漫畫闖天涯》。
這部電影雖然在當時並沒有引起多少轟動,但正是從這部電影開始,周星馳正式確立了他無厘頭的喜劇表演風格。
電影主要講述了迷戀漫畫的星仔誤打誤撞加入黑社會,並在經歷生死之劫後最終退出江湖的故事。
一本漫畫闖天涯
影片中周星馳表演的幾個經典特徵甚至是情節,在他日後的多部同類型作品中,都能找到相似的影子。
緊接著,周星馳的動作喜劇片《賭聖》在香港地區獲得了4132萬港元的票房成績,不僅獲得香港年度票房排行榜冠軍,還打破了香港地區的票房紀錄。周星馳也憑藉該片獲得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提名。
同年,周星馳主演的喜劇片《賭俠》,繼續在香港地區狂攬4034萬港元,並位列香港年度票房排行榜第二名。
這一年,在香港電影票房排行榜前十中,周星馳主演的另一部電影《無敵幸運星》也榜上有名,位列第十。
將近三分之一的份額,而且還包攬了狀元與榜眼的位置。這種前無古人的成績,也讓周星馳在香港娛樂圈風頭無兩。
接下來的十多年中,周星馳憑藉著自己愈發嫻熟的搞笑功力,與周潤發、成龍一道,開啟了香港電影的‘雙週一成’時代。
香港電影巔峰時期的票房代表
進入1994年後,演而優則導的周星馳,開始嘗試著進入導演領域。接連推出了《國產凌凌漆》、《破壞之王》等電影。票房與口碑都很不錯,也延續了他一貫的無厘頭喜劇風格。
1995年,周星馳接拍了載入華語電影史冊的標誌性作品——《大話西遊》。
儘管該系列電影在票房上沒有達到投資方的預期,但是經過VCD以及網際網路等媒介的傳播後,逐步在內地引起廣泛關注,併成為周星馳後現代風格的代表作之一。
閉上眼睛都能倒背如流的臺詞
電影中,那些或有心或無心的惡搞臺詞,在一個恰當的時間點中,完美契合了青春少年們對於感情,對於未來的思考。
而且,這種思考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流失而逐漸消退,反而歷久彌新,愈發沉醉。
可惜,現實中你的意中人並不是那時候的他
但也有人覺得它徒有虛名,言過其實。冗長的劇情發展,拖沓的感情糾葛,雜亂的角色設計。總之,他們認為這部電影的評價不應該如此之高。
是你嗎?
不過這些爭論那時候周星馳是無法聽到的,在經歷短暫的票房‘滑鐵盧’後,他又憑藉著《百變星君》、《大內密探零零發》、《食神》、《97家有喜事》、《算死草》、《行運一條龍》、《喜劇之王》、《千王之王2000》、《少林足球》、《功夫》、《長江7號》等影片,繼續統治著香港以及內地的電影票房市場。
在這些影片中,有一部特殊的作品在日後經常被觀眾提及。那就是周星馳以自身經歷為參照,自編自導自演的半自傳體電影《喜劇之王》。
最無能為力的時候,遇見了最好的你
這部電影之所以特殊,是因為它有著和《大話西遊》一樣的悲劇色彩。甚至是看似閤家歡的大結局,也有人推測其中埋下了很多隱性的暗示。
這種略帶遺憾的愛情故事,似乎是中國人特有的民族記憶。從殉情化蝶的梁祝,到仙凡有別的牛郎織女,再到哭倒萬里長城的孟姜女。
中國人的愛情傳說中,鮮少有一帆風順的皆大歡喜。人們相信,只有經歷磨難的愛情才能經受住歲月的考驗。
進入2010年,周星馳開始逐漸隱居幕後,以編劇和導演的身份製作了《西遊·降魔篇》、《美人魚》、《西遊·伏妖篇》、《新喜劇之王》等作品。
而這些影片,也經歷了觀眾從最初的‘我是來還星爺電影票’的追捧,到‘這不就是在炒冷飯圈錢嗎’的質疑。
也正是在這一時期,那場聲勢浩大的“倒周運動”,將周星馳在娛樂圈中的特立獨行,徹底暴露在大眾視野裡。
從星仔走到星爺,回顧周星馳的一生,從最初的窮困潦倒,默默無聞,到後來的逐漸發跡,成為一個時代的印記。不管身處低谷或是巔峰,他身上總纏繞著一種揮之不去的孤獨感。
他不善交際,沒有多少朋友。談過幾次戀愛,但最後卻都無疾而終。
那些年的情投意合,如今已經是物是人非
你說他孤傲也好,自負也罷,但年近花甲卻依舊孑然一身,這對於帶給我們無數歡笑的‘星爺’來說,實在讓人有些心酸。
我還記得八年前,當頭發斑白,眉頭緊蹙的周星馳坐在攝像機前,用我們稍顯陌生的嗓音接受柴靜採訪時的畫面。
當最後被問到為什麼要在《西遊·降魔篇》中重複用十幾年前的舊臺詞時,周星馳回答:我可能對這幾句話有情意結。
柴靜又問: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那就是一個不由分說的想法,我就是想在這個時候,說出我人生中想說的話。
聽到這個提問,周星馳原本滄桑疲憊的眼睛,忽然有了幾絲亮光。
“對,你有這個感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