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趙婷作為一名導演獲得如此殊榮是值得慶賀的,宋丹丹作為她的繼母慶賀她也是應該的。但是為什麼要說趙婷的故事會激勵無數的中國孩子呢? 一個從小就夢想去美國生活,16歲(有說15歲的)就去英國讀書,吃的是漢堡包,受的是西方教育,為西方文化傳播做貢獻的人值得我們學習?
再看看電影宣傳圖片,上面“中國導演”四個字還被特意放到趙婷作品前面。宣傳方想要說明什麼? 說明:趙婷以前在國外藝術圈玩的,之前的影片沒有在國內上映過,現在國外疫情影響太大,而國內的電影市場卻是大爆,加多這四個字明顯只是討好國內的觀眾而已!
再來看看趙婷拍攝過的三部影片作品:
第一部是劇情片《哥哥教我唱的歌》,影片用一個男孩與他妹妹之間的親情歷程,來講述了美國印第安保留區中的少數族群現在的生活。這個影片關注的是美國少數族裔和弱勢群體的底層生活。
第二部《騎士》,該片劇情改編自布雷迪·詹德羅的自身經歷。描述了一個牛仔墜馬受到重創後,仍然不顧風險繼續自己熱愛的鬥馬運動。講得更多的是牛仔的美國夢。
第三部就是這次的《無依之地》,這部影片用一個在經濟大蕭條中失去工作的寡婦的視角,來描述美國遊牧一族眾多人物的漂流生活。
三部影片、說的是美國故事、講的是美國精神,演員也是清一色的外國人,沒有一部提到過中國的故事,中國的文化。這樣一個標準的美國導演獲得金球獎,卻被一些人標以為“華人之光”的稱號。都不知道說出這個稱號的時候,臉上有無光澤!
在全球疫情氾濫的今天,從劉亦菲的《花木蘭》到趙婷的《無依之地》,從演員到導演,好萊塢無非是想借中國人之手來打破內地對外國影片的封鎖,獲得國內觀眾的票房,以便讓他們得到一個喘息之機!
這裡我想說的是:好的電影可以欣賞,但是沒必要過於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