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無論國內國外,演員轉型導演的熱潮從未停歇。我們暫且稱之為“半路導演”,簡稱“半導”。

《唐探3》口碑撲街,陳半導卻說:“其實《唐探3》要表達的核心是戰爭遺孤和反戰,影片的插曲、邁克·傑克遜演唱的《heal the world》花了100萬美元買下使用權便足以說明這一點,可是因為資訊量過多,而且我們這樣型別的題材,可能大家也沒有想到,它會涉及到、觸及到那樣大的一個宏觀命題,以致於沒能理解,尤其是對年輕觀眾來說。”

“是你們這些衣食父母水平太差,根本看不到深層次的東西”

對不起陳半導,“衣食父母”們錯了,不是你水平低,是我們層次不高,真沒想到一首流行歌曲插曲竟然反映了電影的核心。不知陳半導看沒看過《現代啟示錄》《野戰排》《西線無戰事》?可能你是在開創一種叫做“無厘頭反戰“題材的創新電影吧!

到底哪些人當了半路導演?為什麼去當半路導演?應該怎麼看待這些半路導演呢?

盤點中國娛樂圈的“半路導演”們

首先必須承認,這些半路導演都是非常出色的演員,得到觀眾的高度認可,演而優則導。至於導演事業,見仁見智,有些商業上是成功的,但未必見得是個合格的導演。

周星馳 《美人魚》、《西遊降魔篇》

徐 崢 《囧》系列

吳 京 《戰狼》系列

陳思誠 《唐人街探案》系列

趙 薇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黃 渤 《一出好戲》

王寶強 《大鬧天竺》

李 晨 《空天獵》

大 鵬 《煎餅俠》

小瀋陽 《猛蟲過江》

當代中國的“半導體”

不以票房論英雄,單從影片本身看,“半路導演”少有能夠匯出有思考、有深度、還兼具藝術性、趣味性的作品。這些影片,要麼是消費情懷,要麼是沒有意義的刻意搞笑。有的票房大賣,不是電影真有多好,還是得益於中國電影市場對影片的飢渴和觀眾們的強大消費能力,即使消費後觀眾其實並不滿意。或許這就是陳半導敢於輕視“衣食父母”們的原因,不管我怎麼樣,你們還是會買賬的。

有人誇:好勇敢,敢於面對批評和調侃。我說:又是一次公關,恬不知恥!

張藝謀說,“現在導演這個行業門檻低,誰都可以當導演”。導演其實是一個需要深厚積澱的職業,要對電影、對藝術、對生活有深刻的思考和感悟。有人拍了幾部戲就覺得自己的本事和修養已經達到一定水平,比如王某,草根出身,憑藉良好的機遇和刻苦的精神,激發了表演本領,雖不是專業出身,到此為止也算是有口皆碑。不自量力的轉型導演,真正把自己的淺薄露了出來。對於這種低層次的轉型,“衣食父母”們還是不買賬的。

為什麼演員紛紛轉型做導演?

不想當導演的演員不是好廚子!

一是有思考有能力有情懷。這種演員少之又少,姜文、大鵬都應該算是。大鵬最近的《吉祥如意》還是很不錯的。

二是經濟利益的強大吸引。做導演拿分成和當演員拿片酬相比,大多數人經不起這個誘惑。有些嘴上說當導演是為了拍出自己心裡的夢想,真是“滿嘴的仁義道德,一肚子的男盜女娼”。說白了,大多數是趁著有點兒熱度,趕緊變現拿錢。

三是資本和市場的驅動。我相信有些人對自己的能力還是有認知的,比如小X陽和王X強,沒什麼文化和內涵,怎奈何經不起資本的勸說和吹捧,腦袋一熱就應承下來。真是開拍的時候,發現肚子裡沒貨,妥妥的“吉祥物”,一切靠投資方的團隊和套路,純純的一部消費演員熱度的商業爛片。

應該怎麼看待“半路導演”?

畢竟在這個行當裡浸潤久矣,耳濡目染,有著轉型當導演的天然便利。

好萊塢不乏演員轉型的成功導演:

梅爾·吉布森執導的戰爭片《血戰鋼鋸嶺》一舉拿下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安吉麗娜·朱莉在駕馭戰爭題材電影上有著驚人的天賦,執導的《堅不可破》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最佳音響效果、最佳音效剪輯三項提名;

……

國外的“半導體”

(就事論事,沒有半點兒的崇洋媚外)

為了電影和理想,我們要支援!

為了金錢和虛名,我們要反對!

奉勸各位半導和希望成為半導的演員們,認清自我,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

你看到的是快速的金錢入袋,我看到的是你慘淡的未來!

5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鞏俐,飄浮在高梁地上空的紅色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