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選秀如野草瘋長,而選手卻良莠不齊。在一片“內娛完了”的呼聲中,偶像到底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從造夢到夢碎,怎樣才是國人需要的偶像……

目前最火的綜藝選秀節目莫過於《創造營2021》(簡稱創4)和《青春有你3》(簡稱青3)。《創4》在千呼萬喚中率先開跑,趕在了《青3》前一天上線。在萬眾期待中,節目剛剛開播,但接踵而至的卻是媒體上一篇篇“內娛完了”、“內娛崩了”等詞條文章。

而其中最根本的問題則是“國內與國外選手之間存在的差距”。在選秀國際化的背景下,內娛選手卻遭海外選手“降維打擊”,這一場以文化交流碰撞為看點的選秀節目,卻成了內娛的“照妖鏡”。

01

國內pk國際

縱然賽場上的選手使盡渾身解數,賽場下的群眾卻褒貶不一:《劉老根大舞臺青春版》、《高中文藝彙報晚會》、《幼兒園教資面試現場》、《國際學校語言交流大會》……都是網友對《創4》的再命名。

為何會有此命名?在“五彩繽紛”的舞臺上似乎就能找到答案。本季創造營的選秀,可以說是“群英薈萃”,不過更像是大型的“藝術人生”。

網紅、電競選手、國外男團、國內鮮肉齊聚,雖然極為多元,但舞臺經驗卻略顯薄弱。與國際選手相比,不由得令人思考:這是文化交流,還是降維打擊?

強行青春的可愛風格令人不禁有些尷尬,正如同韓佩泉所說:“不是糖果超甜,而是糖果齁鹹,多大歲數人了,還整幼兒園那出。”

邵明明的《酒醉的蝴蝶》,成了被網友們集體吐槽的名場面。青春活力沒有展現,反而有了幾分油膩。

以及選手在初舞臺的舞蹈動作失誤,失誤本是平常的一件事,甚至是可以算作是動作不到位。但選手卻有著滿滿的自信:“就算我失誤,但是大家會看到我的努力,我覺得我的燈應該不會太少”

在唱歌上,選手也在跑調。一個選手在跑調,另一個再追回來,兩人像接力一樣。為此,寧靜還調侃兩人的默契度。

因此有網友表示,“對選秀的底線一降再降”

也有可圈可點的舞臺表演,但不過是外國人的舞臺。和馬的《水星記》、米卡的《永不失聯的愛》、贊多的舞蹈加試……燃炸的舞臺表現,觀眾們對此讚不絕口。

大家想看的是透過選秀,選出一些實力線上的唱跳藝人,但國內練習生的表現對比國外選手來說,專業度上普遍有待提升。那麼國內就沒有實力派選手了嗎?顯然並非如此,在各領域都有出彩的選手。

但是作為練習生來說,想快餐式訓練並出道,速成的方式進入選秀,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是對偶像門檻的降低。

02

做選秀他們做好準備了嗎?

創造營作為內娛選秀的先行者,這一次開創了新風向——國際化。《創4》吸納了來自海外各地的練習生選手,包括韓國、俄羅斯、泰國、日本、美國,可謂是雨露均霑。據統計,《創4》90名選手中有23名為海外選手,佔比超過四分之一。

據2月28日釋出的《創4》最新撐腰排名顯示,外國選手米卡拿下第一,贊多、和馬、力丸等4名外國選手進入TOP11,佔據了超三分之一的出道位。取得佳績,實至名歸。國外選手的專業程度,也為我們提供了學習的借鑑意義。

諾言是“電競圈頂流”,像這樣的跨界選手來到舞臺上,為舞臺提供了多元的色彩,並且在網路上有著不錯的粉絲基礎,但術業有專攻,在舞臺表現力、專業程度上或許只是快餐式學習,並進行表演,帶來一波流量。

跨界雖然正盛,但並非所有都適合跨界。這些選手終究沒有經過專業訓練與職業培養,作為偶像的身份來到舞臺,並不能與真正的選秀選手進行pk。

除了網紅選手,更多的則是專業度明顯不夠的鮮肉。在內娛選秀所面臨的人才匱乏困局之下,吸納的優質海外練習生則成了節目的一大看點。

《青3》上,在選手們的初舞臺之前,設計了媒體提問環節。其中得知有僅僅訓練三個月,就來到舞臺參加選秀的選手。難道是出道僅憑自信?

而對比之下,《創4》上的贊多和力丸組合,兩位學員的舞蹈實力則有目共睹。贊多17歲就成為世界級街舞大賽史上最年輕的冠軍,並且贏了三次世界冠軍。力丸也一樣,四歲就開始跳舞,十九歲為藝人編舞,是圈內非常有名的編舞師。

能夠被業內外肯定,在舞臺上需要相應的實力來支撐。對於想要急於求成的選手,不禁想反問,他們真的做好當偶像的準備了嗎?偶像的門檻究竟在哪?

03

怎樣算合格的偶像?

偶像的門檻低嗎?所有人都能去當偶像嗎?怎樣做才能成為一名偶像?

相信大家透過舞臺的表現對比也好,還有平時的綜藝選秀觀感也好,無外乎會總結出這麼幾點:能力、責任、初心。

業務能力是第一要義。偶像也是一種職業,沒有實力的偶像,讓大家去粉些什麼?顏值固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最終還要歸於作品上。透過選秀出道,這塊蛋糕有無數雙眼睛在緊盯。但速成、一夜成名變明星的想法,僅集訓幾個月便有勇氣參加選秀,無疑是對當偶像這一職業的輕視。

有責任和擔當是偶像職業的操守。出名的藝人相對於普通素人來講,在話語權上佔有一定優勢。偶像在臺前面對的是億萬觀眾,粉絲也並不只是數字,透過傳播,偶像的行為舉止會影響到整個粉絲群體。偶像顧名思義是別人的榜樣,那麼其一言一行,都應該有原則和標準,要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正能量的愛豆。

保持初心是最難能可貴之處。當今捧殺奉行,粉絲控評,當偶像也要學會如何面對紛至沓來的鮮花和掌聲,不要沉溺於粉絲的吹捧所編織的美夢。適當吸取外界的聲音,不能處於過度自信的迷霧中。為了夢想拼搏努力的初衷,不能被名譽而忘了初心。

選秀給予了選手以機遇,這一次海外學員的加入,也照出了內娛選秀的一些問題。如今偶像門檻變低,並不意味著與之相對應的標準變低。縮小差距,還需實力來補。

14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微博之夜5個花絮:肖戰提裙子提了個寂寞、沈騰被認成時代少年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