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掬水月在手》是由廣州行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廣東方所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出品,由陳傳興執導的文學紀錄片。該片於2020年10月16日在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專線上映。

《掬水月在手》是陳傳興導演所執導紀錄片“詩詞三部曲”的最終章,前兩部分別為《如霧起時》《化城再來人》。該片記錄了葉嘉瑩的傳奇人生,以北京四合院的結構模式展現她坎坷堅韌仍不渝追尋初心的一生。

倘若讀過唐代詩人於良史的《春山夜月》

自然會記得這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影片開始,槳聲伴著水聲,鏡頭有些搖晃,一位年紀大的女士與一位年輕人的對話傳來。偌大的湖中只這一葉輕舟,水聲潺潺,是如此的寧靜。在塵世奔忙的心倏忽間平靜下來。

不同於以往情節性較強的故事片,電影將葉先生的一生分為五個部分來講述,類似於“大門”“脈房”等。

葉先生在直系混戰(1924年)那一年出生,後經歷盧溝橋事變;

1948年結婚跟隨丈夫去臺灣,在臺灣大學任教;

隨後的二十幾年間,去哈佛大學作訪問學者,去密歇根州立大學和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當教授,經歷大女兒和女婿的車禍身亡。

在20世紀70年代初允許回國探親後,輾轉香港,第一時間回到祖國。

後在南開講學,一直傳道受業解惑至今。

電影的宣傳語是:一世多艱,是詩詞救了她。

葉先生幾近一個世紀的人生中,自然經歷過許多艱難坎坷,但是從她的臉上人們看不出半點悲涼的底色。這是被詩詞浸染過的靈魂,從容、優雅。當她談到詩歌時,滔滔不絕,眼裡有光。

當她談到詩歌從心底自然而然流出時,滿心歡喜,就好像得了個了不得的寶貝。詩歌撫平了她、治癒了她,她將自己的悲喜全部交付給詩歌、交付給自己熱愛的教育事業。

影片中的一位受訪人說:“一輩子都很難遇到一個像葉先生這樣的人。很榮幸,我有機會認識這樣一位老人。”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祝福葉先生,也祝福每一位熱愛詩歌的讀者都能在詩歌中感受到力與美。

作品評價:

影片的第一個畫面就是一輪滿月掛在樹梢上,將觀眾的情緒迅速帶入到詩情畫意的中國古典詩歌意境中,時間在靜靜地流淌,觀眾們的思緒也在不斷的蔓延擴散。該片沒有刻意表現那種天翻地覆、白雲蒼狗的痛苦和傷感,而是有一種時過境遷後的淡然。影片充滿意境的畫面和葉嘉瑩先生身上散發出來的古典雅緻的氣質相得益彰,深深感染了觀眾。

——(《北京晚報》評)

《掬水月在手》沒有用浮華的熱鬧去烘托葉嘉瑩先生的成就,沒有在形式和節奏上討好觀眾,創作團隊以敬業的態度堅守著自己的藝術追求,這與葉嘉瑩先生的精神一脈相承。

——(《廣州日報》評)

《掬水月在手》是一部敘事複雜的紀錄電影,它以葉嘉瑩先生的人生經歷、心靈經歷為總體框架,包含自述、他述、史料、影像、吟唱“多聲部”的對話,將葉先生的個體人生跟國家命運緊密相連,用杜甫詩歌的方式、“慢美學”的特點呈現出來,意義非凡。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影視戲劇研究中心主任陳旭光評)

《掬水月在手》不僅僅是一部是簡單的傳記片,除了人物本身魅力之外,也感受到影片的形式之美,感受到詩詞之美、影像之美、人格之美相融而成的電影之美,其意境深遠,穿透力極強,音畫相映,久久迴盪。

——(《電影藝術》雜誌主編譚政評)

推薦閱讀

稱葉嘉瑩“先生”,算不算歧視女性?

7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鹹素媛與陳華和好不離婚,如果鹹素媛不改變,離婚只是早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