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索菲亞·科波拉在她親自編劇的電影中,讓中年男人比爾·莫瑞在充滿迷幻色彩的東京,和18歲的斯嘉麗·約翰遜偶遇。這兩個美國人出於不同的原因,都不是十分情願地來到這座陌生的城市,並不約而同地想要逃離。
當鮑勃遇見夏洛特
於是影片中最令人心馳神蕩的場面,就是他們結伴闖蕩在東京的街頭巷尾,像心無雜念的兩個青少年追逐著新鮮奇特的歡樂。但事實上,這兩人誰也沒有真正買機票飛走,他們只是一起實現了幾次象徵性的私奔。
這只是一場象徵性的私奔
鮑勃和夏洛特,一個是來日本撈金的好萊塢過氣影星,一個是陪伴新婚丈夫來東京出差的哲學系女生。他們各自眼下的生活似乎沒有什麼值得擔憂和抱怨,卻擁有相似的迷惘和尷尬。那些難以言狀和覺察的處境,被平鋪直敘的鏡頭展現得一覽無遺。因此,儘管整部《迷失東京》只是平淡地講述了一場算不上愛情的相識和別離,卻能夠在某些靜謐的時刻,將普通人興許早已石沉大海的騷動打撈出來。
個性更偏理性的人,或許不太會在現實生活中流露出這些屬於感性範疇的不安分,從而也就不太可能產生這樣一場貌似愛情卻更超乎愛情的神交。顯然,這是兩個感性的人。他們看似都擁有了一切,卻都還想要——說著說“索取”——更多。於是他們只能在孤獨時,試圖釐清自己那些在旁人看來略顯貪婪或有些造作的渴望。這種漫無目的的求索,往往找不到具體的答案。若要向無法共情的親友傾訴,則難免懷有幾分會被指控為不懂知足的羞恥。
與繁華形成對比的,是個人的孤寂
在遇見彼此之前,他們都無法從東京獲得樂趣。而這座五光十色的遠東城市,本應充滿吸引他們去搜尋和體驗沉浸其中的驚奇。儘管他們之間有著年齡、閱歷和背景上的差異,但在霓虹燈交織而成的東京夜色中,在爵士樂緩緩飄蕩的酒廊裡,在冰塊慢慢消融於琥珀色液體的酒杯中,這一老一少的陌生男女,成為了一對紅塵中的知心人。
兩個陌生人之間的默契
如果能夠接受伍迪·艾倫式的絮叨,那麼索菲亞·科波拉在《迷失東京》中也在時刻顯露的紐約客腔調,應該就不會成為一個觀影障礙。許多事實證明,當這種表達方式配備了形象氣質合適的演員、音樂和影像,就能讓一個看似平淡無奇的故事——甚至只是一堆生活碎片的拼貼——顯得格外真摯而動人。
很多導演在入行初期都曾拍出過“剛剛好”的電影。《迷失東京》就是一部在各個方面都表現得“剛剛好”的作品。但假如抽掉了《迷失東京》的影像和聲音,恐怕主演們在閱讀劇本時,需要大於成片效果的想象力和勇氣,才能如此信任一位資歷尚淺的年輕導演。
算不上愛情,但超乎愛情的關係
光看對白的精彩程度,《迷失東京》的文字中並沒有多少令人印象深刻的金句,只有鮑勃和夏洛特之間略顯扎心的相互提問和回答。足夠溫柔禮貌的試探,隱隱約約的刺痛,隔靴搔癢的關懷。解決不了任何實際的煩惱,卻能在異國他鄉的微醺夜色中,散發舒適的體溫,自然而然地卸下心防,欣然接受一個陌生人遞來的暖意。
臨別的擁抱
若說與年紀增長成正比的是人們理解生活的深度,那麼在我看來,後來幾年的索菲亞·科波拉變得越來越聰明瞭。這種不乏幽默感的聰明,體現在她所講的故事,還有她所運用的各種形式的電影語言中。只是當我回顧《迷失東京》,這部令她在好萊塢聲名鵲起的作品,還是會稍微更想念她當時足夠剋制或是還不精於表達和解釋的狀態。
所以,他究竟對她說了什麼?
有時候,沉默的微笑和耐心的聆聽,會比急於表達“我懂你”更讓人有安全感。而越急於解釋選擇的動機,卻很可能與心情的本質背道而馳。我們無從知曉電影最後在人頭攢動的東京街頭,鮑勃究竟在夏洛特耳邊說了什麼,但他們倆肯定會比那七天前,更懷念東京了。
迷失東京 Lost in Translation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