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年對於張嘉譯來講,又是一個大滿貫。
和閆妮主演的喜劇《裝臺》大火,電視劇《山海情》,叫好又叫座。
年齡從來都不是,阻擋你進步的絆腳石。
張嘉譯在劇中,體驗小人物的悲喜,也跟著角色一起成長。
《白鹿原》中古板的白嘉軒讓人印象深刻。
《蝸居》中雙面人“宋思明”。
《一僕二主》中的“楊樹。”
張嘉譯在劇中,塑造一個又一個經典的角色。
50歲的他有強直性脊椎炎,在拍每一部戲的時候,不得不提前一個小時泡熱水。
很多人說張嘉譯在劇中總是有一種躬著腰的感覺。
其實這對於他的頸椎來說,已經是能伸長的,最大限度。
如今爆火的張嘉譯也曾有過一段黑暗的時光。
很多人認識張嘉譯是從二十幾年前大火的《蝸居》,而那時他已經39歲了。
跑了整整18年的龍套,磨鍊了他不服輸的性格。
當年的張嘉譯也以雙優的成績,同時被上海戲劇學院,和北京電影學院錄取。
思來想後選擇到偉大的北京。
2
讀書的時候,張嘉譯是會獲得老師的表揚。
誇他認真、努力、肯用心。
然而當時演員全部都是包分配的,畢業之後必須調回原籍。
這對於剛畢業,準備大展宏圖的張嘉譯來說,無異於當頭一棒。
父親求爺爺告奶奶,希望他能夠留在北京。
然而他看不慣,那些人的嘴臉,一氣之下,張嘉譯回到老家西安電影廠。和他同行的還有當時的同學劉奕君。
兩個鬱郁不得志的青年,在這裡開啟了多年的生活之旅。
一眼看不到頭的生活,把這兩個毛頭小子弄得一團糟。
就這麼鬱郁不得志下去,還是絕地反擊?
沒多久,同行的劉奕君選擇了遠調,成為一名編劇,這一干就是很多年。
直到《偽裝者》大火,他才有出頭的日子。
而當時的張嘉譯,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可真是犯了難。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我們選擇任何一個路口,都會面臨相應的缺點和遺憾。沒有哪一條路是完美的,既然如此,那麼選想走的那一條。
猶豫在三,張嘉譯還是選擇從零開始,北上當一個籍籍無名的演員。
由於當時他的年紀已經很大了,再加上多年不演戲,很多導演對他自然是,連看都不願意看一眼。
張嘉譯只能私下努力,來贏得口碑。
打戲她親自上陣;威亞親自來調吊;跑炸點也從來沒有用過替身。
就這麼一直把自己弄到強直性脊椎炎,不及時治療,甚至會癱瘓。
終於換來了一些甲、乙、丙、丁的角色。
雖然角色無名,但最起碼可以活躍在舞臺,他還是屁顛兒屁顛兒的認真努力。
2008年導演滕華濤宣佈開拍六六的小說《蝸居》,所有的人物角色都已經選定。
唯獨在“宋思明”這個角色上犯了難。
宋思明陰險狡詐,雖然當時很多人都知道這個是好劇本,但是害怕人物角色定型,都委婉地拒絕了。
一個演員應該愛護自己的角色,無論在劇中,他的性格如何,兜兜轉轉,這個角色落入張嘉譯的手中。
多年的默默無聞,就是為了一朝的爆發,是的,他火了,火得那麼理所當然。
而此時的他已經39歲,已經度過了一個演員的最佳黃金年齡。
那怎樣,一個優秀的演員從來不應該被年齡所束縛。
3
39歲,對於生活來講,雖然有點晚。不過時光加給他的經歷,是從來都不會被奪走的。
而此時的他,因為強直性脊椎炎的病痛,不得不暫停事業來治療,多年掙的錢也都花在這個病上,打了水漂。
雖然只短暫地離開舞臺,對於他來講,也是十分難捱的。
對於張嘉譯來講,如果不能在舞臺上死亡,那麼在生活中腐爛又有什麼意義?
病痛剛剛好沒多久,他就又著急火燎地回到劇組。
成了當時有名的勞模,一年推出六部劇,而且都是高質量的。
這些都成為他炫耀的資本。
《懸崖》、《心術》、《爺們兒》、《急診科醫生》……
出席活動的時候從來都不是前呼後擁,拿著一個保溫杯,穿著個t恤衫,就完成一個釋出會。
就連妻子見到她的第一面就說:
“這個人實在是太討厭了。”
當時妻子王海燕已經是“金鷹獎”和“飛天獎”雙料視後,名氣更是居高不下。
王海燕同樣是個敬業的演員,都是提前把臺詞背爛背熟。
結婚之前,有一次,兩個人共同出演一部劇。
王海燕早早地把劇本背熟,當時與他飾演對手戲的張嘉譯,思來想去覺得臺詞不夠精煉,於是和導演商量。
張嘉譯有理有據,於是導演,對臺詞做了很大的調整。
這把王海燕可真是氣得夠嗆,可是又不得不重新背一遍。
越背越覺得張嘉譯說得很是在理兒。
此時張嘉譯又覺得對不住她,請她吃飯,向她道歉。
兩個人在飯桌上把酒言歡,一來二去竟然擦出火花。
這個有才華的男人就這樣俘獲了少女的心。
她從來都沒有看到過這麼一個男人,對演戲如此上心。
把全部的光和熱,用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愛到想要和他結婚生子,直到生命的盡頭。
如果說“宋思明”成就了張嘉譯,那麼生活從來都沒有放棄過他。
4
和王海燕結婚那麼多年,兩人相輔相成,琴瑟和鳴。
在各種場合,兩人對彼此更是讚不絕口。
只要有她的陪伴,張嘉譯無論何時都是幸福洋溢。
因為他們知道,彼此才是相互的“逐夢人”。
如今50多歲的張嘉譯,沒有年齡的危機,反而因為在生活中摸爬滾打,變得越來越有味道,這或許是時光,給他特殊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