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1940年代~1950年代:米高梅電影公司的黃金年代

1922年創立的米高梅電影公司(Metro-Goldwyn-Mayer, Inc.,簡稱MGM)叱詫一時,如果你沒聽過這名字,想一下片頭有隻獅子在吼的那個電影製作公司,就是他們!當時MGM就是以音樂劇型別電影稱霸全球,創造了許多傑作。

著名的製作人Arthur Freed率領,加上唱跳明星Judy Garland(《綠野仙蹤》)、Gene Kelly(《雨中曲》)、Fred Astaire等人,一同打造了「演員即歌手」的電影黃金年代。

《綠野仙蹤》|1939年

.

《綠野仙蹤》:象徵「彩色電影時代」的開啟

1939年正式上映的《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席捲了美國大街小巷,也將演員Judy Garland大大的捧紅,憑著這部電影成為MGM米高梅電影公司的頭牌明星。她演唱的主題曲〈Over The Rainbow〉也成為40年代人人都會唱的「口水歌」,甚至贏得了奧斯卡獎項。

《綠野仙蹤》嚴格說起來並非影史第一部彩色的電影,但對整個電影產業來說意義非凡,當時這部電影使用了一種特殊的「特藝色彩」技術,電影一開始桃樂絲在一個棕色的畫面中,接著打開了門,進到了色彩繽紛的「奧茲國」,也同時象徵著黑白電影時期的完結

《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1951年

.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視覺饗宴滿點的經典愛情歌舞片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的英文片名叫做An American in Paris〉,直接翻譯過來就是「一位在巴黎的美國人」,這部片的靈感來自美國天才作曲家蓋希文在20年代發表的一首同名歌曲。當時蓋希文的意思正是描繪一位漫遊巴黎的美國人,蓋希文有點哀愁、有點玩味的曲風,成為電影主角思鄉的哀愁。這部電影描繪二次世界大戰退伍的美國大兵,在巴黎成為了一個顛沛流離的畫家,與其他兩位朋友同時在巴黎愛上一位少女麗絲的故事。

主要是《一個美國人在巴黎》最強的並不是劇情,而是重現歌舞黃金年代的華麗場景在那個年代裡簡直是其他人的榜樣!尤其是最後17分鐘的歌舞場景,據說是耗掉了整部電影1/5的成本。這部電影的主角也是以下介紹的電影《雨中曲》Gene Kelly(金凱利)的成名作之一。

《雨中曲》|1952年

.

雨中曲》:20年代好萊塢明星夢的完美重現

可以說是上世紀最具代表性的音樂性質電影《雨中曲》(Singin in the Rain)最有名的一幕就是飾演男主角的金凱利(Gene Kelly)在雨中繞著路燈跳舞唱歌的樣子。此片被美國電影學會評為百年百大歌舞電影的第一名,甚至時隔60年還穩坐爛番茄100%新鮮度。

這部片的內容場景在當年非常特殊的設定在20年代的好萊塢,當時電影世界從無聲到有聲,女明星因為不會唱歌,找了個跑龍套的來女主角反串她的聲音,男主角幫助女主角揭穿虛假女明星的形象,最後成為神仙眷侶。

1950年代~1960年代:電視vs 電影角逐主角地位的年代

50年代開始普及的電視,很多觀眾覺得在家能看到娛樂節目就不跑電影院了。電影公司開始砸重金開發大螢幕系統,或是購買昂貴的電影放映機、生產成本較大的電影。

而因為城市興起,1960年代也出現了很多因應環境而生的「都市文化」相關故事。

《音樂之聲》|1965年

.

音樂之聲》:動用龐大資本的福斯電影力挽狂瀾之作

1960年代初期,二十世紀福斯公司因為拍攝《埃及豔后》而差點把公司搞垮,為了要重振旗鼓,打算拍攝鉅額買過來的《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音樂劇版權好好使用,拍攝地點位在美麗的德奧邊境薩爾斯堡,裡面許多歌曲簡直是傳唱至今隨時隨地都能哼出!!例如〈Do-Re-Mi〉、〈The Sound of Music〉等等。

《歡樂滿人間》|1964年

《歡樂滿人間》:溫馨的奇幻代表作

《歡樂滿人間》(Mary Poppins)在2019年由艾蜜莉布朗特(Emily Blunt)重新演繹為《愛.滿人間》據說是華特迪士尼先生生前最驕傲的作品,首次將奇幻元素投入電影,場景座落在英國倫敦,工作狂爸爸Mr. Banks對於孩子沒有特別多關照跟管教,導致姐弟兩人實在是非常頑皮,常常氣走保姆。直到Mary Poppins撐著一把小黑傘來到他們家,教會了兄弟怎麼面對生活的困難、如何重拾生活的歡樂,也讓夫妻倆體認到親情和工作的平衡。是一部溫暖的代表作。

《窈窕淑女》|1964年

.

《窈窕淑女》:製作費大額投入的華麗大作

窈窕淑女》(My Fair Lady)改編自蕭伯納的舞臺劇《茶花女》(Pygmalion),有名的說法「比馬龍效應」就是這個英文直接翻過來的。算是奧黛麗赫本在50、60年代活躍時期的代表作。故事圍繞一名大學教授亨利希金斯打賭自己是否有能力將一位來自社會底層的「賣花女」Eliza(翻譯伊萊莎)訓練成一名高雅的大家閨秀,而墜入愛河的故事。

《窈窕淑女》於倫敦架設了超龐大的華麗場景拍攝,大量投入服裝、歌曲、舞蹈設計等等。

1970年代:流派創新的多元年代

.

贏得美國音樂劇大獎東尼獎最佳編舞獎8次的鮑伯佛西(Bob Fosse)代表了好萊塢70年代的風格。而他的大片總是充滿了奇幻的想象,包括《酒店》、《爵士春秋》都是非常知名的代表作。

《火爆浪子》|1978年

.

《火爆浪子》:青春校園劇(YA電影,Young Adult)的始祖

把約翰屈伏塔(John Travolta)正式捧成校園男神的就是這部1978年誕生的電影《火爆浪子》(Grease),女主角珊迪則由當時的明星Olivia Newton-John飾演,而約翰屈伏塔則飾演非常叛逆、梳著油頭穿皮衣的高中生丹尼,一邊耍狠一邊談戀愛,也奠定了後來90年代YA電影青春校園劇的基本調性。

《酒店》|1966年

.

《酒店》 :最強好萊塢編舞神Bob Fosse的大作

1966年《酒店》強勢上映,是拿過託尼獎8次(目前沒有人超越這個紀錄)的Bob Fosse地位奠定的大作。場景建立在30年代的德國,正值威瑪共和時期,納粹黨興起,一位英國男子隻身來到柏林,而他的新室友是一位歌舞女郎。兩人自然而然地墜入愛河。

這部片開始將「歌舞」變成電影劇情走向的輔助或催化劑,而非像50年代《雨中曲》那樣以劇情輔助歌舞,且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Tom Ford的電影處女作《單身男子》中的那位女孩,其實就是這部電影歌舞女郎的型態。《酒店》可以說是非常早開始談論「同性愛」、「種族」的電影,也演出了納粹黨作威作福的時期,庶民們的不得已與焦慮。

2000年代到現在:歌舞電影的全面復甦

80、90年代,歌舞片明顯地成為「非主流」,2016年Damien Chazelle的《La La Land》一舉獲得成功,才重新讓音樂性質的電影重新登上燦爛舞臺。

《La La Land》|2016年

.

《La La Land》:重拾歌舞片的新生命

《La La Land》在翻譯為《愛樂之城》,由Emma Stone和Ryan Gosling合演。一個是追尋爵士鋼琴夢想的男主角、一個是充滿抱負的女演員,在洛杉磯追尋人生目標時相知相惜,而開始談起戀愛。劇中的歌曲能夠瞬間讓人聯想到電影中浪漫色彩繽紛的情境,例如一首跳進塞納河畔的歌,就是面對夢想的義無反顧。

《La La Land》重新開啟了音樂劇型別電影的新可能性,在第89屆奧斯卡頒獎典禮獲得14項提名。Emma Stone也是靠此片獲得最佳女主角獎項的肯定。

《紅磨坊》|2001年

.

《紅磨坊》:鬼才導演巴茲魯曼對美的終極追求

現在很多人心目中最棒的歌舞電影或許是《La La Land》,不過把《紅磨坊》(Moulin Rouge!)放在壓軸希望有人懂編輯的私心。2001年。

當時還是個兒童(???)我看到了《紅磨坊》簡直被這種浮華又現實的悲哀給震懾住了,儘管最後是個令人遺憾的悲劇,但留下了無限餘韻跟遐想。《紅磨坊》把美醜、愛恨恨強烈的撕壞然後堆積在一起,豐富的聲音、堆疊上滿出螢幕的炙烈愛宿命感,讓這部電影成為21世紀目前為止最讓人難忘的歌舞電影。

8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李佳琦金靖戀情官宣!這對cp我嗑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