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德雲社龍字科招生正在進行,學員從開始走到現在也付出了很多努力。鯉娛也看到了很多優秀的小哥哥,長得挺帥,學的也挺好。

今天晚上的這場直播也是讓鯉娛看見了不一樣的張雲雷,以為會是一個嚴厲的考核現場,沒想到直播一直很溫柔。

今天通哥助播可以說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這場直播張雲雷可以說是有張有弛,聊天時幽默風趣,點評時認真嚴肅。

而且張雲雷跟尚九熙連線的時候,姥爺(張雲雷的爸爸)也出鏡了,張雲雷還害羞地笑了,看上去異常可愛。

(鯉娛自己的感覺啊,反正我覺得張雲雷當時笑得挺害羞的,不接受反駁。)

都知道張雲雷的唱在德雲社很出名,他自己本身也很喜歡唱,不管是傳統的,還是現代的,都有他自己的味道。

所以今天直播很多考生首先展示的就是唱,張雲雷自己也說,他一猜那些孩子先展示的就是唱。

其實這也很正常,相聲演員四門基本功課“說學逗唱”,給師哥們展示的基本都是貫口和學唱的東西,像快板兒,相聲小段兒都比較少見。

而且鯉娛看了今晚的直播,發現龍字科學員普遍都有一個問題,他們大多唱的都是德雲社演員唱過的,而且都是最為出名的那些。像唱的《擋涼》《探清水河》《照花臺》《乾坤帶》,背的《莽撞人》《小孩子》《報菜名》等。

不是說背這些不好,這都是相聲演員的基本功,能完整地背下來就挺好了。但鯉娛想說的是,能不能唱些別的呢!

德雲社唱火了很多小曲兒,這個也不用多說,但能不能學點別的?大家都唱一樣的沒有新意啊。

張雲雷在直播時雖然沒有很明確地指出,但大家也能看出來,他不太希望大家都唱一樣的,希望他們可以學點不一樣的,這樣才容易被觀眾記住。

現在雖然他們都頂著龍字科學員的名頭,但如果真的進了德雲社,還是要有自己的東西,一味的模仿終究不會長久。

不光是張雲雷,楊鶴通和欒雲平在直播中也指出了這個問題,希望大家少聽改編的,多聽傳統的,原版的東西。

就像學員展示的《探清水河》一樣,張雲雷就說希望聽到小曲兒版的,而不是民謠版的。傳統的東西本身就沒有多少人願意去聽,如果你自己學的都不是傳統的,自己都不會,還指望著別人因為你去學傳統嗎?

張雲雷指出的這個問題很正確,也很符合大眾的現狀。有些人口口聲聲說弘揚傳統,但他們自己都不會,又怎麼能帶動別人去宣傳傳統呢。

所以還是希望龍字科的學員們可以認真聽取張雲雷和其他老師的意見,多聽傳統的,從根上學,才是最好的。以後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唱出屬於自己的東西,這樣不是很好嗎?

今天晚上張雲雷的直播你覺得怎麼樣,是不是很精彩?

5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功夫皇帝勵志史:8歲入武校,10歲被總理接見,24歲領殘疾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