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電視節目播出一位棄嬰在火車站被養父母撿到並艱難養育成人最後奮發成才的故事,觀眾在讚賞養父母和養女的同時,有人對棄嬰的生身父母表示譴責。

其實,這類故事古今中外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著,每一個故事的背後,涉及許多相關人物的辛酸苦辣故事,只是需要有人去解讀,以及選擇從哪個人物切入去解讀而已。

節目中的故事人物,除了養女自己,還涉及養父母和“隱身”的生身父母,每個人物背後都可能隱藏著各自的催人淚下的故事。例如,養父母為何高齡無親生子女,分別有何經歷,有何苦衷,對養育棄嬰有何影響?同樣,生身父母為何丟棄親生骨肉,分別有何情感經歷,有何隱情,後續又有怎樣的動靜?這些人物也都可以成為切入點進行故事發掘和故事報道,有時候也會很感人,很震撼。這次,電視編導選擇了從養女切入,講述養父母養育棄嬰的艱辛,養女的乖巧和對養父母的情深,以及知恩圖報和奮發圖強的故事,並未觸及生身父母,節目帶來了“全場看哭”的效果,也就是震撼了所有觀眾,說明節目很成功。

從節目製作的角度,根據宣傳主旨,會選擇從不同的角度(如社會和諧、親情、勵志……),不同的人物(養女、養父母、生父母……)切入,去解讀故事和去傳播故事,不會顧及故事背後的系統故事。節目的宣傳效果和催淚效果,則更是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編導攝製的藝術水平。

至於對節目或身同感受或同病相憐甚或因此陷於自身的恩怨情仇之中的朋友,請評評筆者這裡的說法是否也有點道理。

6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娛樂點評:劉亦菲、張雲雷、baby、陳星旭、宋祖兒、靳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