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影評
這是個假設性問題。
如果,世人崇拜的天才如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某日狂人變奸人,給地球帶來毀滅性災難,人類如何自救……這是韓國電影《勝利號》所做出的預設。
並非全然無所憑據。
滿口拯救全人類偉大理想,殖民火星打造完美伊甸園,自大自戀一派救世主之姿俯視眾生,我不信編劇寫的時候腦海裡想的不是馬斯克。作為觀眾邊對陰謀論對號入座,看戲時分外容易投入。
時時深刻反省卻總是死不悔改的人類,對未來的想象,對人性的認定,從來灰暗。
勝利號團隊猶如《銀河護衛隊》翻版,兩名天才宋仲基、金泰梨與黑社會老大陳善奎(左)外加囉嗦的機器人。
太空清道夫成救世英雄電影裡的2092年,地球苟延殘喘不宜居住。私人企業UTS建立太空殖民地,僅5%被選定的少數人能成為公民,其餘能上外太空的是被壓榨剝削的太空清道夫,包括“勝利號”上的四個邊緣人。兩名天才與黑社會老大外加囉裡八嗦的機器人,一夥人無意中發現被通緝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女童多蘿蒂,本想利用她斂財換贖金,卻揭發了驚天大陰謀。
《勝利號》反派救世主疑似以天才企業家埃隆馬斯克為原型。
最卑微的太空清道夫最終成為救世英雄,底層非公民群起抗爭。說穿了也是因為別無選擇,想活下去,與其逃離不如戰鬥。雞蛋碰高牆,從來是迫不得已。
太空追擊營造感官刺激之餘,同時販賣韓式溫情,稍稍觸及環境議題,再加些人性探討,引人深思未必,做到了面面俱到也算難得。娛樂作業不求深度但求好玩,雖然獨裁奸角過度臉譜化太可惜,畢竟可恨之人也必有可憐之處值得深究。
“勝利號”團隊組成根本是《銀河護衛隊》(Guardians of the Galaxy)翻版,宋仲基似“星爵”為了賺錢無所不用其極,金泰梨和嘉魔娜(Gamora)一樣酷,再加個粗獷大隻佬如德拉克斯(Drax)的陳善奎,還有功用在於製造感動與笑料的機器人,怎看都似曾相識。
宋仲基100%符合英雄形象,雖然我嫌他太稚氣,欠缺滄桑陽剛味,腦海中反而不斷浮現孔劉的身影。很有個性的金泰梨是適合大銀幕的,明明外型仍像小女生,但氣勢與存在感力壓群雄,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天生演技。雖然,最搶鏡的是面惡心善的黑社會大叔陳善奎還有拼命存錢想“整形”變性當美女的機器人。
我對《勝利號》,並無厭惡。
打算髮展成系列作品號稱首部韓國科幻娛樂大片,2小時16分鐘,沒驚喜但也無冷場,計算精確,勝在工整。毫無新意又如何?做得到娛樂大眾已功德圓滿,反正時下好萊塢電影愈來愈似罐頭工廠產品,強調政治正確期望討好全世界,拍得綁手綁腳愈看愈無趣。
《勝利號》因為疫情而直接在Netflix上線,是不幸也是幸運。找來八家特效公司打造出水準不比西方遜色的視覺效果,卻無機會在影院放映,難免令人意難平。但透過平臺得以第一時間輸出至全世界190個地區,更能達到開拓市場,將IP拓展到網路漫畫、電視劇和電玩的目的。觀電影結局,顯見其野心,《勝利號》顯然早有發展成系列作品的盤算。
戲裡除卻“勝利號”成員是清一色韓國人之外,其他登場人物有不同膚色,口操各國語言,符合21世紀倡導的多元化潮流。形形色色人物湊在一塊兒各說各話,有種奇妙的和諧。
大抵只有在面對滅絕之災,全人類方可能邁向世界大同,不分你我的理想境地。雖然,或許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