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嚴鳳英:黃梅戲的發展締造者,黃梅戲傳承發展的重要開拓者和貢獻者。

從1953年到1965年的13年間,嚴鳳英演出了50多個大小劇目,尤其在《天仙配》、《牛郎織女》中塑造的七仙女、織女的藝術形象,已成為她的代表作。

這部電影是我所有電影中最早記憶的,那時我很小很小,大約剛剛入學,跟父母一起在電影院看。後來,常跟《天仙配》弄混——雖然天仙配是黑白,這個是彩色。

電影看到名字就會想到七夕。這是一個流傳久遠的神話故事——是中國人自己的故事,也堪稱愛情美好的象徵。

電影是海燕電影製片廠的老片。五十多年前的1963年,嚴鳳英33歲,是屬於她的中晚期作品。但這個時候,正是中國文化與戲劇的黃金時代,可謂素美天然,形象豐潤,接地氣,精彩民間。真正純粹的藝術和文化情懷,才造就這樣的流芳百世。

——連字幕都是書法藝術,敬服!

牛郎一出來,形象就非常棒。這是標準的英俊少年。

這個版本的故事和《天仙配》不一樣,原來,牛郎織女在天上本就是恩愛的情侶,一開始都是神仙。這個時候,他的名字叫——牽牛星。

還有這個金牛星,(王少舫 飾,《天仙配》裡的董永)。他在這部電影裡演一個撮合牽牛和織女的月老。此人年齡明顯偏大,但是神情總是很實在。

嚴鳳英出場的姿態真是仙氣飄飄,它給我的深刻印象就是,仙女走路竟然是平移的,悠然而至,全然不見裙子擺動。再襯托佈景霧靄繚繞,虛虛實實,感覺實在太美了。

這部戲曲電影很大程度上繼承了《天仙配》的神話片拍法——仙境都有白色的霧氣圍繞,天上都有神仙法術的特效展示,神話色彩十足!

嚴鳳英上殿的一系列動作絕對是經過精心設計的:一開始是飛翔般的急促向前,到了王母近前,突然放緩節奏,然後水袖甩動,極慢地跪下行禮——那一舉一動,一點一滴,優美異常。

嚴鳳英說過,因為身為女性,演旦角戲的動作要細膩些,像是那麼回事,讓觀眾看得很有味。這也就是反映說的:嚴鳳英的“小做”很好。

演過《天仙配》的嚴鳳英依舊是極好極好的,在很多人的審美點上,嚴鳳英隨著年歲增長,更突出表現沉穩賢惠的一面,回想七年前七仙女的活潑淘氣,可以說判若兩人。

雖然已經33歲,但嚴鳳英從1953年到1965年,她的表演藝術水平在不斷騰躍,既形成了獨自的風格特色,又代表著當時黃梅戲表演藝術的最高水平,可以說,這是嚴鳳英最幸福的時刻。

我不懂戲曲,但是喜歡黃梅戲的唱腔,尤其嚴鳳英的——我的黃梅戲啟蒙便是這部電影。

她的嗓音特別,不必觀看舞臺演出,僅僅靠聲音,從她的唱腔中就可以直接領悟到人物身份、性格和情感。比如此處,她的音色中就可以直接傳達出織女的沉鬱和壓抑。

那時候我作為一個兒童,居然能耐住性子看完,並且很是觸動,可見,她的唱腔足以“使觀聽者如在目前,諦聽忘倦。”

王母給人的觀感就不用說了。

她容不得牽牛星(黃宗毅 飾)與織女星的兩情相悅。這個人的形象簡直就是童年陰影,太恐怖了。

王母將牽牛星與金牛星一同打入凡塵,織女忍痛和牽牛星訣別,後來才在凡間再續情緣。

這很讓人聯想紅樓夢裡的黛玉和寶玉,他們也是前世情侶,來世再相愛。

織女星從此被關入雲房,失去人身自由,每日望月空嘆,非常淒涼。

織女更加思念人間——《牛郎織女》和天仙配不是一個故事,但有一點永遠不變,那就是——都認為人間比天上好。這價值觀在當時倒是很有朝氣。

落入凡間的牽、金二星化身為牛郎和老牛,整日裡風餐露宿,遍嘗勞作艱辛。但牛郎很樂觀,從不抱怨。這點很讓觀眾喜歡。

是時間久遠的關係吧,電影的畫質朦朧,並且現今看到的影像色彩過於偏紅,背景有時甚至紅得耀眼。我倒覺得這樣更好看了——更有神話色彩。

牛郎這個角色,比《天仙配》裡憨厚老實木訥的董永招人喜歡多了。我的感覺是,其一由於年輕,其二,這個人物很有點萌。

一日,織女得知王母出巡,九個姐妹便趁機下凡。

這段湖邊沐浴的戲,突破了舞臺的侷限,拍得大氣,美輪美奐,令人動容。

上海海燕和香港大鵬影業公司聯合攝製,算當時的合拍片了,用上了特技攝影。

織女是小九,年齡最小,在戲裡卻如眾星捧月,備受矚目。

——嚴鳳英在戲裡越美,越讓人想起她死的有多慘,可惜可嘆!

許多傳奇話本里面都會有個義僕俠士,牽線搭橋,伸出援手,幫助才子佳人終成眷屬,例如紅娘,本回的月老還是由金牛星來擔當。

牽牛和織女能夠重續前緣,這其中金牛星的功勞是相當大的。

經金牛牽線,牛郎偷了織女的衣服——有了在天庭“多情”總被雨打風吹去的遺憾作為前期鋪墊,織女愛上偷衣服的牛郎也變得順理成章。

織女從此與牛郎棲身人間,過起男耕女織的快樂生活。

織女熱心傳授她最拿手的織布技術,電影中心的落腳點還是要勤耕勞作,不能懶惰。當然,這個故事如果在眼下就是另一番解讀了。

嚴鳳英在嚐鮮節的夜晚的表現真太傳神了。

首先說裝扮,雖然衣服樣式普通,就是一個傳統平凡的民間女子,只在腰間繫了一條花圍裙作為點綴,但吸引眼球的是那火焰一樣鮮紅的喜慶色彩,還有織女臉上洋溢著的發自內心的滿足之情。

33歲的嚴鳳英,那婷婷玉立的姿態,仍然宛若少女,尤其動作中內裂出的女性的嫵媚,和電影前半部那個服飾黯淡,神情抑鬱,過著寂寞和乏味生活的仙女形象形成鮮明對比。

這個夜晚,嚴鳳英已經完全深入到織女這個角色的內心世界,其效果可用“細膩”、“傳神”四個字來概括,比男主好太多了。

織女在自家院門前這段著名的戲詞,辭藻美妙,回味無窮。讓你覺得,要聽黃梅戲。就得聽嚴鳳英。即使不去唱什麼才子佳人,就唱這些鄉土題材,也是天籟之音,後無來者。

戲詞如下:

架上累累懸瓜果,風吹稻海蕩金波 夜靜尤聞人笑語,到底人間歡樂多 我問天上彎彎月,誰能好過我牛郎哥 我問籬邊老松樹,幾曾見似我嬌兒花兩朵 再問清溪歡唱水,誰能和我賽喜歌 聞一聞花香心也醉,嘗一嘗新果甜透心窩 聽一聽鄉鄰們問寒問暖知心語 看一看畫中人影舞婆娑,休要愁眉長鎖 莫把時光錯過,到人間巧手同繡好山河

短短的一段戲,詞淺顯又合心意,最終轉化成一段生動細膩的舞臺表演上,那頭一低,手臂一張,回眸處眼波欲滴……達到了出神入化、爐火純青的境界。

可以說,下凡這一段,表現的就是小農社會的理想桃源。

王母出巡歸來不見了織女,心生惱恨,命令天兵天將下凡捉拿。落入凡塵的牛郎織女怎對抗得了天上的神仙,織女直接被擄走,牛郎義憤填膺,心急如焚——這一幕讓你我觀眾頓生同頻共振。

關鍵時刻還是金牛再次現身。

這個在人間化身牛郎的勞作好幫手,後來再為二人牽橋搭線的金牛,聽說織女被捉迴天堂,他立即要牛郎“取我金牛頭上角,速奔天宮尋你妻”,真是一頭有情有義的好牛!

我對牛角的印象太深刻了——牛角竟然可以拆下來當船。牛郎踩著牛角飛上天,看得人激動萬分,故事到這個地方,體現出編劇的本領——確實改編的很感人。

最後一場戲看著很讓人悲傷,嚴鳳英摟著一對兒女傷心痛哭,此情此景,真有點她一生的寫照——她勇於追求愛情和正義,然而還是被打倒在地,遭到非人性的迫害!

對照織女那念念於心的“人間比天堂好”的執念,實在太諷刺了!

最後的群鵲特效採用動畫形式,很驚喜,不過沒想到鵲橋卻變成了彩虹橋——仙法特效表現上稍微簡易了,但仍然達到了獨創和驚豔之處。

應該說,是向封建禮教叫板的宗旨成就了影片,嚴鳳英聲情並茂的演技、穩固紮實的舞臺基本功更是拔高了這齣戲。以38歲英年早逝的嚴鳳英,她的遺作,真堪稱戲曲的瑰寶。

7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進門能“執掌中饋”,還能去主母孃家,喬蓮房人設能多“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