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因為“沒說好話”被送上熱搜的明星真不少。
面對鎂光燈和鏡頭,一個不小心,苦心經營的人設都有可能瞬間坍塌。
比如已經和鄭爽分手多年的胡彥斌,因為女方在綜藝裡的一句“我搞不定上海男人”,暴跳如雷,連發四條微博平息怒火。
老實說,聯絡她一直以來“耿直且瘋癲”的人設,鄭爽這次已經是小程度上的“說錯話”了。
還有另一些人,是在公開場合,明明白白地把“貶低”帶到了語境之中。
比如前兩天開直播的邊程。
這位15歲少年,剛靠著《清平樂》的好人設走紅,本來可以趁熱度好好營銷一波,沒想到,一夜之間讓萬千少女濾鏡破碎、風評掃地。
說任敏腳臭,年紀(20歲)可以演他的阿姨,還有身邊的工作人員都是阿姨......
有事嗎這位哥?
作為一個旁觀者,看著文字都忍不住想教訓這個嘴臭的小子了,任敏全程只是託著腮,沒什麼表情地不接話。
不知道是看到熱搜還是工作人員提醒,直播翻車事件過沒多久邊程便麻溜地在微博上道歉了:
結果,被任敏的粉絲指出,寬寬是黑稱,任敏不喜歡別人叫她寬寬。
道歉也能精準踩雷,我真的看不懂這個“只有十五歲的孩子”。
雖然任敏礙於公眾人物的身份沒有計較,但從她的文字中可以看出她是委屈的,只是她必須“懂事”,要原諒這個還沒長大的“弟弟”。
如果真要計較他的某些言論,還挺細思極恐的。
說是“口無遮攔”,根本上還是暴露了他真實的想法——女明星年紀大了,就“一文不值”了。
這種想法,以前都是出自一些上了歲數的油膩男人,沒想到這麼一個前途大好的新生代小演員,在思想上也不知不覺向他們“看齊”了。
不止邊程,連口碑路人緣俱佳的劉昊然也沒能免俗。
明眼人都能看出劉昊然在笑什麼,考研的女孩一般也就二十出頭,怎麼就不能稱作小姑娘了呢?
正面例子,是和邊程一起上熱搜的吳磊。
拍《旋風少女》的時候,因為譚鬆韻比吳磊大了9歲,採訪時經常被主持人拿年齡差說事。
被cue到的譚鬆韻已經有點不耐煩了,但還是好聲好氣地笑著。
吳磊搶過話頭,直截了當地說:“對,我們差9歲,我15歲她6歲。”
同樣是十五歲,情商高下立判。
年紀小、沒教養,不可以用不懂事帶過;年紀大、沒教養,也不可以用不拘小節來掩飾。
再看看通稿裡樸實討喜的雷佳音,是怎麼在直播中尖酸刻薄引得湯唯落淚的。
電影《吹哨人》上映前夕,兩人在接受採訪時,主持人問到最受不了對方身上的點是什麼。
雷佳音說:“我最受不了湯唯老是要上廁所,拍十條戲吧,就得上三次廁所。”
湯唯轉身就要離開現場,作羞愧狀。
他越說越激動:“我情感一來的時候,她就要上廁所,就走了,我就得重新醞釀……”
湯唯一開始還在旁邊打圓場:情緒戲被打斷,任誰都會不高興,真的對不住啊。
可雷佳音又來了一句:“但我也沒說出來啊。”
湯唯可能挺委屈的,沒忍住,眼紅了。
雷佳音又不依不饒:“說你像男孩你別裝女孩”,不相信她真哭了。
我實在是不能理解這個邏輯。
抱怨人家比較私密的身體問題時,不考慮到她是個女性,要承擔生育後立馬復工對身體和精神上造成的巨大壓力;
直到罵狠了,轉頭看見人哭了,又開玩笑地說“就事論事,別以為你是女生就能靠哭示弱”。
他可能覺得,女生動不動就能靠哭博取同情,濫用性別優勢,說又不讓說,可真是愁死他了。
其實是因為湯唯那會兒剛剛產後復出,拍戲又患上了肺炎,注射藥物讓身體機能平衡出現了問題,才會頻繁地去上廁所。
聯絡緣由,再看雷佳音在鏡頭前的瘋狂吐槽,說她不專業、沒敬業精神、耍大牌等等,未免也有些“苛責”了。
還有去年《中餐廳》火出圈的“明言明語”
被客人催單,主廚問黃曉明有幾份,他答,“全部做完,我不管幾套,聽我的!”
剛開業在最辛苦環節,店長應該給員工打雞血,但黃曉明還是在桌上開起“批鬥會”,提出“中午做菜慢,主廚的責任最大”。
一場談話下來,在場的人表情都相當精彩,王俊凱直接表情管理失敗。
說話武斷,以自我為中心,這不是教主第一次暴露這個毛病,只是在綜藝裡被放大了。
比如電影宣傳文案,明明話是好話,怎麼聽起來就這麼不對勁呢?
“不對吧,就像你不能讓我去搶黃渤的飯碗是一個道理。我偶爾演叫突破,但我一直演他那樣的人,你讓黃渤怎辦?”
這話的意思,好像他天生為扮霸道Quattroporte而生,如果走下神壇,分分鐘會讓黃渤失業一樣。
13年的金雞獎,和張國立角逐獎項時他獲勝,採訪裡他又開始:
“國立哥演了41年的戲,我35歲,我甚至不知道他根本沒得過金雞,說真的,如果真的只有一個獎項的機會,我願意讓給他。”
張國立:紀曉嵐式白眼。
和李冰冰上綜藝宣傳電影《風聲》,黃曉明說“冰冰在這部戲裡非常優秀,那之前我覺得就還好。”
見慣大場面的冰冰露出了冷笑。
還有張藝興,他在某節目中對一個留守兒童說,你想你媽媽嗎?
小孩子回說想。
張藝興:你都沒怎麼看到過他為什麼想?
小孩子:因為我是她生的。
張藝興:從來沒養過你耶?
小孩子沉默了,明顯很不高興的樣子。
後來他還在孩子面前抱怨,唉好煩,我爸媽他們從小就讓我學習各種樂器。
這種煩惱跟留守兒童們比起來,就有種何不食肉糜的感覺。
早期還沒走高情商路線的楊冪,也有過翻車。
不過所謂惡人自有惡人磨,摸爬滾打多了的楊冪,也開始教別人管好自己的嘴。
華晨宇曾經在《明日之子》裡面吐槽楊冪褲子穿太短了,“辣眼睛”。
還用典型直男的語氣來勸楊冪:“女孩子在外面還是得稍微...(話沒說完)”
楊冪一句話slay全場:“我下一場會穿得更短。”
看多了女明星被嘴欠調侃忍氣吞聲的例子,楊冪這一記回懟真的讓人看了神清氣爽。
這裡也不是要煽動所有人必須以牙還牙,睚眥必報。只是這個社會對女性無來由的惡意真的太多了。
好在就算女明星礙於工作關係不方便回懟,也還有義憤填膺的吃瓜群眾會為她們發聲,讓他們接受社會的“毒打”。
就像前面的邊程,有人說他都道歉了。
但覆水難收,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
但有一種不會說話的型別,是福斯不會討厭的,即在不貶低他人的情況下,心裡怎麼想就怎麼說。
比如竇靖童上《幻樂之城》,何炅問她為什麼來,她沉思了一下說,“我媽叫我來的。”
另一個綜藝裡,有人問她,你有吃過苦嗎?她笑著說沒有。
提到“不會說話“,還有圈內公認的朴樹。
《跨界歌王》他連續參加了三季,每一季主持人都會按照常例問:你為什麼來這個節目?
第一季去,朴樹說,“說實話,我這一段兒真的需要錢。”
第二季,他說,“我覺得這個賺錢啊,我靠這個賺錢。”
第三季,主持人提點他不要再說同樣的答案,朴樹想了想,:“我覺得我喜歡唱歌,我在做一份我喜歡的工作,我還能賺錢。”
主持人:卒。
但朴樹這麼說其實並不讓人討厭,反而覺得他身上有著娛樂圈裡很難得的真實。
總而言之,人和人之間的和諧相處,多半靠的是同理心。開口前,請多設身處地地為他們想想吧。
步步為營的娛樂圈容不得你跌倒幾次再重來,好好修煉情商,先學“尊重”,再談“能力”。
否則,等到真正口碑“塌方”的那天,可別只會怪“牆倒眾人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