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下飯綜藝《奇葩說》第七季迴歸,依舊是熱度不減,逢播必登話題熱搜榜。

這一季,導師席裡沒了羅振宇,黑馬哲學教授劉擎加入,參賽選手五花八門,戲精、學霸、教授、孕媽...各路新老奇葩齊上陣,神仙打架金句頻出,十分好看!

幾期追下來,不得不說,這幾位可是給小詩獅留了下深刻印象,今天就跟你們聊聊《奇葩說7》之有感 ......

1

人不一定要在跌倒的地方爬起來

第一位,許吉如。

清華大學法學院畢業、哈佛大學研究生在讀,在第六季《奇葩說》中,被觀眾和導師寄予厚望。

可後來卻接連在舞臺上遭遇滑鐵盧。因為辯論時攻擊性強,好勝心強,觀眾對她越來越反感。她面臨淘汰時,羅振宇給了她一張自己隊裡的復活卡,更是將觀眾對她的反感推至高潮。

被淘汰後,她幾乎一度被罵到抑鬱。

今年的她,畏畏縮縮站在舞臺上,緊張到需要隨時依靠講臺的支撐。準備的辯題,竟然還是上一期她被淘汰時的辯題,舉手投足,都是一副心結未解的樣子。

一路在光環下成長起來的她,頂著耀眼的光芒,只因為一次失敗,便將自己鎖在了過去的牢籠無法逃脫。

馬東委婉地提醒她:

“這就是一場遊戲,我們不該被遊戲傷害,也不應該被遊戲左右,這事兒早就過去了,就讓它翻篇兒吧。”

所以,即便是進入了待定區,許吉如依舊沒被導師選擇,因為他們一致認為:“你該止步於此了。”

或許蔡康永的一段話就是最好的答案:

“人生都那麼多圈子,我們不是每個圈子都得繞一圈的,我們繞這個圈,受那個傷,以及修復那個傷所花的心力,本來可以用來做別的選擇的。”

生活中,有無數種選擇,當一種選擇遭到阻礙時,我們不一定要死磕到底才叫勇敢。有的時候,我們覺得失敗,可能只是站錯了舞臺。

我們的一生,不是隻有一個圈子,一條路。一條道路走到盡頭了,自然會有新的道路開闢出來。

一時輸贏,並不是一世評判。所以,別害怕失敗,也不一定非要在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敢於接受失敗,去尋找另外的出口,也是一種勇敢。

2

做人,千萬別太把自己當回事

第二位,劉純懿。

高考狀元,就讀北大,同樣的美女學霸人設。本來觀眾對她期待很高,但她一出場就給人一種很不舒服的感覺。

海選現場,Amy姐做自我介紹時,開玩笑說了句:“女生都知道我,女生都是我的粉絲。”劉純懿眼神犀利、一臉不屑地站起來說:“不好意思,我非常討厭你。”

Amy姐解釋自己只是在開玩笑。劉純懿不依不饒,不管你開玩笑與否,我就是要讓你知道有很多女生討厭你。甚至當眾指責Amy姐,你就是“人販子”。

採訪環節,導演問她想不想拿第一。劉純懿回答說不想,因為拿過太多次,沒意思,想試試怎麼輸。也正是她的這份“優越感”,讓她在節目接下來的環節敗光觀眾緣。

面對五位導師,劉純懿全程圍繞當下流行詞“內卷”自說自話。還特意拎了兩個她覺得可能聽不懂這個概念的導師解釋了一下。

幾位導師一再給她機會,讓她講講自己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可她接過話頭卻說:“我覺得跟別人不一樣,是個偽命題。”實在讓人大跌眼鏡。

薛兆豐最後一針見血地指出:“她永遠都在挑戰別人的問題,而不回答別人的問題。”最後,劉純懿零票慘遭淘汰。

離場前,馬東很不客氣地勸誡她,希望她能扔掉光環的帽子。有光環加身本是好事,但顯然光環在劉純懿身上,並不是能量,而是枷鎖。她太顧及自己身上貼的標籤,越想表現自己,越容易弄巧成拙。

其實,脫口秀行業有個約定俗成的規定。演員在表演的過程中,姿態儘量要低,讓觀眾有一種優越感。這樣包袱才會響,否則觀眾就會覺得有被冒犯到。做人也是如此。

真正優秀的人,有自知之明,低調內斂,踏實沉穩。正如楊絳先生所說的:

“當你身居高位,看到的都是浮華春夢;當你身處卑微,才有機緣看到世態真相。其實,世態的真相只有一個:做人,千萬別太把自己當回事。”

3

極度的坦誠就是無堅不摧

最後一位,如題,當是本季奇葩說的流量焦點——楊冪。

這季《奇葩說》有個辯題,馬東問楊冪:“會把前任當人脈嗎?”。

明星向來是談離婚色變,一般人被問到這種問題,可能手足無措、尷尬不已。沒想到楊冪霸氣回話:“我覺得我才是那個人脈”。

沒有任何遲疑,機智的回答+幹練的態度,令現場選手頓時拍手叫絕,同時圈了大波網友好感。

在節目中,她與馬東、蔡康永、薛兆豐三大“老狐狸”同臺,表現依然抓人眼球,接梗點評犀利得當,“冪式金句”頻上熱搜,句句戳中人心。

▷ “你應該感謝每一個罵你的人,它都是你草船借來的箭,你就等著東風一吹的時候,再說吧。”

▷ “極度的坦誠就是無堅不摧。”

▷ “你腳底下有陰影,只是因為你在面對著太陽。你在看著太陽,所以你就不要管你身後那些影子。”

▷ “清醒的人,都是在努力地活著的人。”

毫不誇張地說,楊冪是一個從生活的槍林彈雨中,突出重圍的女藝人。遭受過無數非議,卻從未倒下,一路走來步步為營,也因此被網友們稱為“拼命三娘”。

“人間清醒”的楊冪,活出了獨立自信的大女主狀態。在她身上有著太多人期待的那種力量感:堅定執著地做自己。

不管是她在演繹路上的艱苦追逐,還是在婚姻裡的敢愛敢恨,又或是在親子關係裡的清晰邊界,還有對於自己內在狀態的接納與臣服......

她的力量感,是在經歷人生的不同階段,不同人生角色後,生髮出來的。正是這種強大的力量感,讓她在人生的各種處境面前,都能活得遊刃有餘,多姿多彩。

其實,和她一樣,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保護層和脆弱層,只有當我們看清了自己無意識催眠狀態下的“保護機制”,探觸到了它背後的脆弱、恐懼、害怕、焦慮......

接納它、穿越它,才會真正看到生命的本質,生髮出屬於你自己的生命力量。

寫在最後

蔡康永在《奇葩說7》的開場說了一段話:

“我覺得錄《奇葩說》幾乎是唯一一個節目,讓我感覺到參加的人帶給我的啟發,遠超過我輸出的。那個啟發不一定是講道理的。”

《奇葩說》做了七季,很多人便追了七季。這個節目存在的意義,不僅僅是製造歡樂。

對“奇葩們”而言,它讓越來越多的參與者走出“標籤”,表達自己,透視生活;而對觀眾而言,它一直在輸出資訊,那些資訊不一定符合所有人的期待,但總會給人新的啟發,在愉悅中感悟,在共情時自省,悄無聲息地獲取心安與強大。

18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為何肖戰代言陌森眼鏡,直播5分鐘就被售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