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中國機長》在國慶檔最後兩天票房逆襲,超過《我和我的祖國》成為單日票房冠軍。

雖總票房未奪冠,但持續超強的生命力,似乎也在證明著《中國機長》是國慶檔三部重磅電影中最特殊的一個。

《中國機長》沒有鋪墊主角前期艱辛的努力,而是用一次“零死亡”的緊急迫降事件集中展示了民航人的專業和敬業,這種近乎於“超級英雄”式的真實事件,讓人感動,讓人想要給予無限尊重。

不過,相信很多觀眾冷靜下來後也會發現,《中國機長》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原型故事的傳奇性!

就故事情節來說,拋開“緊急備降”事件本身的緊迫性,電影本身並沒有增加戲劇衝突、複雜情節,甚至對事故發生時的細節描寫也無限靠近於現實。

例如,事故發生後駕駛室以及飛機的執行狀態,完全符合第二機長(杜江飾演的角色)的描述。

第二機長原型人物:樑鵬

在險情發生後,第二機長(杜江飾演)進入駕駛室連續不斷的摩挲機長的胳膊,也是現實中真實發生的事情。

第二機長的原型人物叫樑鵬,事後在採訪中,他也提到過這件事,解釋道這樣做一是為緩解機長因低溫造成的肌肉僵硬,二是為安撫、鼓勵處於極度緊張狀態下的機長。

還有飛機安全降落後,乘務長冷靜地向乘客播報“平安降落”的訊息、地面工作人員與“3U8633”航班的聯絡語音等等,幾乎完全是對現實情況的復刻。

這些細節的展示,是對原型事件的致敬和尊重,也讓觀眾能在觀影過程中,對備降事件的緊迫效能愈發感同身受。

在我看來,將《中國機長》定義為災難片,不如定義為這一事件的傳記片。這部電影全方位、多角度的再現了“3U8633航班”創造的奇蹟。

這個奇蹟的鑄造,機長劉傳健(原型人物)功不可沒。

劉傳健、張涵予

據說在川航8633事件之後,民航部門曾組織了十幾次模擬推演活動,結果都不甚理想,有航空專家在事件過後也表示“整個過程中有36次犯錯誤的可能,每一次都是致命的,但他一次都沒有犯”。

這不是在日常練習中沒有犯錯,而是在9800米高空之上、擋風玻璃破裂、駕駛室低溫缺氧、儀表盤資料失效、與地面幾乎失聯、副駕駛受傷無法提供輔助的情況下,劉傳健機長沒有犯任何錯誤,將119名乘客安全的送回人間。

由此可見,劉傳健機長完成的是怎樣的一項奇蹟!

不可忽略的是,機組人員的配合也為劉傳健解決了很大的後顧之憂,讓他能夠專心處理險情。

原型人物 劉傳健機長

在電影中,很多觀眾都著迷於乘務長(袁泉飾演)的冷靜、專業。

她堅定地說“我們需要你們的信任”,一系列操作之後及時控制住了慌亂的客艙旅客。

李沁飾演的空姐被撞昏迷,甦醒後第一反應是固定餐車,避免造成其他傷害;張天愛飾演的空姐幫助照顧帶著幼兒的母親,全程用身體護著小孩子……

她們的專業性保證了客艙的穩定與安全,這種輔助也給了劉機長更大的信心。

在電影中,還有一部分鏡頭是給了地面的工作人員,他們的作用極其重要,卻容易被觀眾忽略。

發生事故後,為了避免改編航線後與其他飛機相撞,空管局緊急調配開鄰近航線,塔臺清空多條跑道,空軍訓練暫停,為通訊故障的8633留出無飛機行駛的“淨空”……

他們與8633航班沒有聯絡,卻齊力為它創造了最穩妥的環境,為它的返航掃清所有障礙!這是雙方對彼此的信任,也是影片後半段最動人之處。

劉傳健機長在採訪中也坦言,他很相信地面工作人員,事故發生後,他所要做的就是拼盡全力把飛機開回去,其他的交給塔臺、空管局,他們一定可以配合好他的所有動作!

這是電影中沒有直白說出的東西,卻在每一個鏡頭中都暗藏著信任之心、守護之義,我們通過電影看到的只是一場驚險的事故消弭於無形,卻難以輕易體會到背後的力量和支撐。

所以,在片外的採訪中,劉傳健機長告訴我們:奇蹟不是一個人創造的,是一群專業、默契、盡職盡責的人共同努力實現的,中國沒有超級英雄,但是普通人的力量絕對不容小覷。

事故發生時,塔臺、空管局實景

這可能才是《中國機長》最原本的精神核心吧!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觀看電影—攀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