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演員劉芸因為一段話上了微博熱搜,她說:“我太想演一個被愛的角色了……”
她在《上陽賦》中飾演的蘇錦兒,遇上摯愛之人,對方卻不愛她,而她又執著於此,無法放下,於是一生糾纏,愛而不得;
同時她還在《錦心似玉》中飾演文姨娘,丈夫並不愛她,但她也沒有愛得那麼深入刻骨,尚且能靠著金錢和地位體面地活著。
蘇錦兒成了讓人可憐又可恨的角色,文姨娘相對幸運但一生不被愛,仍令人唏噓。
出於對女性角色的感同身受,劉芸說太想演一個被愛的角色了。
想要“被愛”是一種本能,也是每個女人一生中夢寐以求的事。
被愛的感覺會讓人擁有足夠的安全感,無論外界有多少風雨,只要知道有人在深深地愛著你,就會讓人感到幸福。
然而,無論在電視劇還是生活中,我們總會看到很多不被愛的事例。
那種被冷漠忽視包圍的感覺,就像置身一座孤島上,寒冷而寂寞,讓人懷疑是否值得被愛。
“不被愛”的背後,是缺愛綜合徵
《上陽賦》中的蘇錦兒為了得到愛,不惜背叛視自己如親人的公主,甚至為了“愛”不擇手段,連自己的孩子都敢下手。這樣的女人,讓扮演者劉芸也不禁為之震顫。
在這個角色身上,我們看不到任何被愛的痕跡,只有“愛而不得”。
“愛而不得”讓很多人在愛中飽受折磨,他們憤怒,抱怨,在哀怨中耗盡力氣。
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缺愛綜合徵”,是指由於各種原因,一個孩子缺失了父親或母親的愛,導致長大後內心猶如缺失了一塊。
當他們遇到愛時,不管是否合適,永遠是在患得患失,或者疑神疑鬼。
曾有一個來訪者,整整一個小時,一直在控訴老公的“罪狀”。
“他從不在乎我的感受,下班總和哥們一起喝酒、打牌,甚至通宵。回家就是吃飯睡覺,當我是空氣……”
最後她說,我覺得我老公不愛我。
與她老公溝通後,我才發現:她頻繁的嘮叨和抱怨,使得老公害怕與她交流。
以至於每天能晚回家就晚回家,能不溝通就不溝通,最後兩個人的關係越來越疏遠。
一個女孩在成長過程中,如果遇到父親的忽視,或因其他原因未得到父親的關注和愛,那麼終其一生,她都在尋找愛,並且很難感受到愛。
有“缺愛綜合徵”的人,時常感到空虛失落,明明知道對方很愛自己,卻抑制不住地胡思亂想,一有風吹草動,便開始懷疑對方,懷疑自己是否值得被愛。
他們總是把視角看向外界,認為自己沒有得到愛的原因是對方。而沒有深入自己內心去思考,自己是否擁有“被愛”的能力。
每個人生來就值得被愛,這一點毋庸置疑。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愛和被愛的能力。
不管是誰,都該擁有“被愛的能力”。“被愛力”提升了,愛才能得到舒展。
“缺愛”,是因為沒有感受愛的能力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珍妮·西格爾博士在《感受愛》這本書中提到,比愛與被愛更重要的,是能夠感受到愛。
珍妮夫妻都是心理學家,可他們的孩子卻因抑鬱症自殺。全家都很愛孩子,但孩子卻時常感到很孤獨。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表達愛的方式,除了“我愛你”之類的語言表達,更多的要靠非語言資訊,包括語氣語調,微笑、充滿愛意的凝視等面部表情,以及撫摸、擁抱、親吻等肢體語言。
只有雙方建立了情感上的理解與聯結,才能真切地表達愛與感受愛。
愛是什麼?
能感受到愛的人,應該有這樣的感覺:快樂、充盈、受保護、接納、開放、平靜、專注、放鬆。
電影《月半愛麗絲》中,關曉彤飾演的林曉曦有點胖,有點自卑。
當她遇到心目中的“白馬王子”時,便想要想方設法地變美、變瘦。她因此吃了很多苦頭,也出了很多洋相。
每每這時,總有“閨蜜”韓冰一直默默地陪在自己身邊。最後她才發現,從不在乎她的美醜和胖瘦的韓冰才是真正愛自己的人。
被他人默默愛著,會讓人接納自己本來的樣子。
張德芬老師說:“這個世界中,你所看見的人事物,都是你內在的一種反射。只要你自己內心改變了,外在就會隨之改變。”
不過度思考,珍惜當下,我們才有機會理解他人的感受、愛他人以及感受到他人的愛。
感受到愛,能讓人內心充滿快樂和喜悅,連身心都變得更健康起來。
擁有“被愛力”的人,會正視自己內心的感受,能透過各種方式感受到身邊人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
學會培養“被愛”的能力
後宮佳麗三千隻是個數字,它與幸福仍有距離。
被愛的感受,與多少人愛你無關,只與你感受愛的能力有關。
這個世界並不是所有人都會愛你,但你可以培養出被愛的能力。
那如何培養出被愛的能力呢?
1、學會用“愛”的態度,對待這個世界
無論是面對愛情,還是對待其他事情,用充滿“愛意”的眼光去看待它們,世界將會以“愛”回報回來。
印度電影《嗝嗝老師》中,患有先天缺陷的耐納老師,來到一個願意接受她的學校。為了回報學校,她對教育事業付出了全身心的愛。
即使是接手全校最差的9F班,她也帶著充滿善意的微笑,一直看著這幫孩子們。
孩子們搗亂時,她用充滿“愛”的眼光看著他們,看著他們的眼睛說話;有人發脾氣時,她耐心地傾聽和理解對方,瞭解他當時的情感和感受;更重要的是,她願意聽聽孩子們說自己的夢想,瞭解每個孩子的特長……在愛的教育下,奇蹟發生了。全校最差的9F班逆風翻盤,成了全年級學習最優異的班級。
這位老師教育的成功,並沒有什麼高深的訣竅和技巧。她憑藉的是,一種對孩子自然而然的愛。
孩子們一旦感受到老師是真心愛他們的,學習狀態就完全不一樣了。
2、懂得表達自己的感受
就像開篇的來訪者一樣,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會抱怨自己的伴侶不夠愛自己。甚至還有人說,都老夫老妻了,還要說什麼愛不愛的。
其實,不管對方如何表現,最重要的是,你要重視自己內心的需求,懂得表達自己的需求。
如果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又憑什麼讓對方瞭解你呢?
演員霍思燕,就是一個懂得表達自我的小女人。在凍得瑟瑟發抖時,會一頭扎進老公的懷抱;在累了或餓了的時候,會直接向老公和兒子表達。
廖一梅曾說:“人這一生,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瞭解的前提是,懂得傾聽對方,也懂得表達自己的感受。
3、最重要的是,要學會愛自己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段話:
如果你是世界上最好的李子樹,而你所愛的人卻喜歡杏。為了讓他喜歡你,你選擇變成了杏樹。
但是經過改變的你,只能結出次等品質的杏。而你愛的人,只喜歡上等品質的杏。你可能會被拋棄。
但實際上,你只有做回原來的李子樹,才能結出最好的果子。
無論是誰,來自什麼樣的家庭,有過什麼樣的經歷,一定要知道:我們首先一定是自己。
接納自己,接納當下,更好地愛自己,才能在學習和經歷中,更多地學會去愛別人。
不管是愛別人,還是收穫到別人的愛。最終幸福的感覺,一定源於愛自己。
參考文獻:
《活出全新的自己》張德芬著
《感受愛》[美]珍妮·西格爾著
印度電影《嗝嗝老師》
策劃 | 江楓
編輯 | 阿葭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