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狼2》的導演吳京畢業於北京體育大學武術學院,《哪吒之魔童降世》(下文簡稱《哪吒》)的導演餃子畢業於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流浪地球》導演郭帆畢業於海南大學法學院。
在最新版的中國電影票房總榜出爐後,“非科班”導演包攬票房前三甲又成為了一個新的討論話題。有影評人認為,這是“後眾拍時代”的一個表現,也預示著導演的從業門檻正在發生變化。
“非科班”並不等於“非專業”。所謂的“科班”背景,一般來說是指在大學裡學習電影製作後,能夠得到實地拍攝經驗的人。但許多“非科班”導演,雖然沒有學歷,卻在業內積累了豐富的創作經驗。因此,他們仍然可以被稱為是“專業”的,甚至優秀的導演。
然而,就像票房數字只能從一個維度評價電影一樣,對於導演能力的評價,僅從票房數字出發總是不夠謹慎的。
首先,《戰狼2》《哪吒》與《流浪地球》三部電影身上,都有著“愛國”這一個不可磨滅的光環。《戰狼2》是個人英雄主義中國化的典型作品,《哪吒》有著中國神話故事的核心,以及“國漫之光”的頭銜,而《流浪地球》更是一箇中國少年英雄拯救世界的故事。
在這樣的光環下,這三部電影首先便具有了對普通觀眾的強大號召力。
從劇本來說,這三部電影的敘事並不複雜,並有清楚的故事發展脈絡。並且,三位導演都出色地運用了畫面來補充故事背景。比如《流浪地球》裡被冰封的東方明珠,就比任何劇情和臺詞都要更具有末日感。
在很多“跨界”導演身上最容易出現的問題之一,就是過於追求畫面的美感和藝術化,而忽略了“講故事”這一基本的要求,《小時代》系列便是最典型的例子。
而在講好故事的基礎上,精良認真的製作自然是讓觀眾願意掏錢買單的另一個關鍵。除此之外,這三部高票房影片的一個共同點,那便是都成功地激起了觀眾在觀影時的情緒。
無論是愛國主義,還是英雄情結、少年反叛,對於主流觀影人群來說,影片中這些簡單的、尖銳的情緒煽動,很容易便能激發出他們的熱情,並“變現”成一種消費的行為。
對於中國觀眾來說,走進影院看電影至今仍然是一種很具有儀式感的事情。為一部電影買上一張電影票,代表著這部電影至少有一個地方能夠吸引他們、打動他們,也代表著他們認同這部電影出現在影院中的合理性和價值。
而“二刷”“三刷”的行為,則愈發地接近一種粉絲為了自己喜愛的“明星”而花錢的心理。此時,電影的內容、結構、美學等已經不太重要,觀眾花錢買的,很大程度是又一次自我情感上的滿足。
但由此而來的高票房,和所謂導演的“專業能力”卻未必緊密相關。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陳旭光曾在文章中表示,現在活躍在一線的一批新導演們,都具有“產業化生存”的能力。
這也是中國電影逐漸產業化、市場化的一個趨勢。在電影工業生產中,製片人的統籌要高於導演的個人創作。因此,在尊重市場的基礎上,只要有足夠的資金,能請到專業製片公司,請來優秀的攝影、燈光、剪輯和其他技術人員,即便是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導演,也一樣可以製作出優秀的作品。
應當說,從“導演中心制”到“製片人中心制”,對導演的個人發揮是一種限制,但對於整個電影專案的成功來說,卻是一種保障。在強大的製片統籌下,成本控制、市場調查、受眾分析、發行宣傳等創作之外的環節,都是“專人專項”,而這些環節,對於電影的票房表現,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與其說是“非科班”導演包攬了影史票房前三甲,倒不如說,這是中國電影逐漸分工細化的一個必然現象。
說回“導演”這一身份,隨著社會大環境的不同,中國每一代導演,都具有自身的特點。第五代導演有著強烈的土地情結,並將鄉土寓言和對國家的反思大量地運用到電影之中;第六代導演基本都是電影學院的“學院派”,不間斷地關注社會邊緣群體。
現在活躍的新一代導演,便包括了大量的跨界導演與非科班導演,而拍攝手法和傳播媒介的多元也讓這一批人更加難以界定和總括。但可以看出,在網路文化和電影市場中成長起來的一批新導演,無論是科班,還是非科班,都顯得更為“務實”。
在很多電影裡,我們很難看見導演完全出於個人喜好的風格與個性表達,而更多的是參考了觀眾與市場口味之後,所進行的“改良”。
在筆者看來,這是一個國家電影發展的必然階段。無論是商業電影還是藝術電影,沒有受眾和傳播渠道,“電影”作為一種傳播載體便是不成立的,而在觀眾的培育和相應的市場還不成熟時,如何讓更多觀眾能“看懂”自己的作品,是導演作為主要創作者,所不能不考慮的。
作為一門專業,在人員的排程、拍攝的技術、以及對畫面和電影藝術的審美上,“導演”這個職位,必然存在一定的門檻。即便在攝影剪輯技術已經如此先進的當下,也不是每個人拿著一臺蘋果手機,就能拍出一部能參加電影節的大片。
中國電影走到今天,已經有許多影片證明,不是每位“非科班”,都能橫插一腳,擔起導演的名號。的確,大部分觀眾並不會在乎導演是否“科班”出身,但這也並不意味著,“跨界”的導演便可以心存僥倖。畢竟,從前些年的“爛片潮”裡走過來的中國觀眾,對不負責任的導演和影片,現在可謂深惡痛絕。
“科班”的名號也已經與影片的品質沒有什麼關係。
電影是福斯藝術,也是一種實踐藝術。在各大國際電影節中常見的幾位中國導演,大部分都有著專業的科班背景。從第五代導演中的張藝謀、陳凱歌,到第六代中的大部分代表人物賈樟柯、王小帥、婁燁等,都是正兒八經的“學院派”。但是,這些優秀的導演有的不僅是學術背景,還有多年在劇組摸爬滾打的實踐機會。
因此,像徐崢、吳京、徐靜蕾這些資深演員開始當導演後,他們能依靠多年來在劇組的經驗,支撐起一部有模有樣的商業片,並不讓人驚訝。
討論“非科班”導演是否水平高於“科班”導演,並沒有太大的意義,而當討論的維度建立在票房的基礎之上時,則更不可取。一部電影的好壞,專業人士有專業人士的標準,觀眾自然也有觀眾的審美,兩者並不是對立的。
反而,來自社會不同層面的視角與表達,顯然會帶給觀眾更新鮮的刺激。畢竟,現在的中國電影,不僅需要題材和角度的多元,更需要審美的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