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1984至1985年間被大家稱為愛情三部曲的譚詠麟三張粵語大碟《霧之戀》、《愛的根源》、《愛情陷阱》創造了樂壇奇蹟,當年三張專輯銷量都超過了六白金(以前香港5萬銷量稱為白金銷量)。那個年代 ,能達到白金銷量已經是非常厲害了 ,居然能超過六白金,一時間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1950年,譚詠麟出生在香港北角一個小村落,同時家裡還有姐姐和妹妹,他排行老三,也是唯一的男孩子。母親慈愛,祥和,父親嚴厲、脾氣大。有次惹怒父親,父親發脾氣把餐桌和飯菜都掀了。小時候家裡管教也很嚴厲,就連隨意挑選自己喜歡吃的菜也會被父親打手心。不過在譚詠麟心裡並不埋怨,正所謂嚴家出好兒,嚴父出孝子,他知道父親是為了他們好 。

到了上小學的年齡,父母把他送去北角官立學校,後又轉校至賽馬學校。那時候家裡也不富裕,有時交不出學費。小時候的譚詠麟就暗下決心一定要出人頭地。

讀完小學後,進入筲箕灣官立學校念中學,他喜歡運動,愛好踢足球,學校操場經常能看到他的身影。學習成績也很好,順利考入新加坡大學後讀到大三因病休學,從此踏入社會。

人生路從來沒有一帆風順。

休學後的譚詠麟沒有閒著,先做過郵遞員,後又找了一份打字機推銷員的工作,這是他第一份正式的工作。由於做推銷員經常會被吃閉門羹,為了生活沒辦法。所以每次見客戶之前都會在門口深呼吸調整好狀態才去敲門,年輕時體力好,有錢賺也不覺得辛苦,這樣的經歷也為他以後的成長之路做了鋪墊。

1968年,譚詠麟與幾名好友組成失敗者(Loosers)樂隊,其中有陳百祥,彭健新,葉智強,陳友,陳百燊等。當時陳百祥是第一主唱,譚詠麟是第二主唱,分工很明確,那個時候已經顯現出過人的音樂天賦。

不放棄夢想,組建新樂隊。

1973年,譚詠麟在工作過程中遇到了以前的樂隊成員。幾個熱血澎湃的年輕人再次組建樂隊,譚詠麟給取名Wynners,由於口語表達跟溫拿讀音接近,所以,樂隊正式改成溫拿樂隊,譚詠麟是主唱。他們模仿披頭士風格,長髮和打扮如出一轍,這樣他們與其他樂隊的風格直接就區分開來。

樂隊成員

那個年代,香港流行英文歌曲,所以於1974年推出小專輯《Sunshiner》,《Sha-La-La》,而後更是發行首張專輯《Listen to the Wynners》,一時間反響巨大。那時候樂隊發展非常好,各種節目,演出紛至沓來。他們也從翻唱歌曲轉變成自己創作。不過來到1978年的時候,樂隊成員各自有打算,就此解散樂隊。

樂隊成員

而解散後的譚詠麟簽約了香港無線(TVB),拍了電視劇《天虹》。而後被邀請去臺灣拍戲。國語不標準的他吃盡了苦,導演曾經讓劇組所有人停工,就為等他把臺詞背熟,可想當時的壓力有多大。骨子裡有著不服輸的精神,他苦練國語,在臺灣拍了超過20部影片,大多是小製作影片 ,沒有太大的反響。但還是因為《假如我是真的》這部戲獲得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追夢音樂,一路前行。

在臺灣發展期間,他的內心依然渴望在音樂的路上前行,此時的他有些傷感,一個人的音樂還得繼續。拍電影不是他想要的,決定繼續音樂夢。

在1979年跟香港寶麗金唱片公司簽約 ,並在臺灣拍戲期間請了幾天假,回寶麗金錄音 ,於同年發行首張個人粵語專輯《反斗星》獲得好評 ,銷量達到金唱片 。起點很高 ,也為他往後的音樂夢奠定了基礎,專輯主要歌曲有《反斗星》《唱一首好歌》《愛在陽光空氣中》《孩兒》《恩愛盡變》等。

此時的譚詠麟信心大增 ,對音樂的熱情持續升溫 。次年 ,又發行第二張粵語專輯《愛到你發狂 》,延續了首張專輯的風格 ,專輯銷量首次達到了白金銷量 。作為新人的譚詠麟來說 ,成績不俗,鋒芒初露 。主要曲目有《愛你到發狂》《成功需苦幹》《相識非偶然》《張開那心》《滿天飛》等有沒有熟悉的感覺?

同年12月又發行個人首張普通話專輯 《彈起來!唱起來!尋找 》是前幾張粵語歌曲的翻唱,也有2首國語原版,此張專輯的發行是譚詠麟首次嘗試國語演唱,也為符合更多人的需求和進入大陸市場。

隨後1981年推出的第三張粵語專輯《忘不了您 》銷量達到了四白金,也獲得了業界一致認可,更是拿到了當年的最佳唱片獎。這是譚詠麟非常拿得出手的一張專輯 ,獲得了很多獎項 ,還入選寶麗金20世紀20張最佳專輯 ,實力毋庸置疑 。至此 ,這個帥氣的男孩被大家所記住,從此“譚氏情歌”進入大家視野。

2個月後又釋出第二張普通話專輯《你的凝望 》,僅僅2個月,這速度驚到沒有。

有了人氣和銷量,怎麼能少得了演唱會呢 ?於是寶麗金趁熱打鐵張羅開演唱會的事宜 。82年1月譚詠麟在美國開了演唱會,這是他的首次個人演唱會 ,還開了六場哦 。

4月份,發行個人第四張粵語專輯《愛人·女神》,這節奏也太快了 ,為了工作、為了音樂夢也是蠻拼的 。

同年11月,又發行第五張粵語專輯 《精裝譚詠麟 》此專輯為新歌加精選,其中有四首新歌 ,其餘歌曲是前幾張專輯的精選,專輯大賣亦達到白金銷量,如此穩定的銷量還有誰。

此時寶麗金唱片看到眼前的譚詠麟潛力巨大,決心重點打造。1983年 ,發行第六張粵語專輯 《遲來的春天 》,銷量達到了驚人的五白金 ,這也是他個人最高銷量 。主要歌曲有《遲來的春天》《風中勁草》《幻影》等傳唱至今。

愛情三部曲的空前局面

到了1984年1月 ,公司重點打造的譚詠麟第七張粵語專輯 《霧之戀》問世,把譚詠麟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專輯中有5首歌獲得了共7項大獎 ,分別是《傲骨》《霧之戀》《幻影》《愛的替身》《午夜麗人》,“譚氏情歌”從此扎進人們心中。

同年7月 ,經典之中的經典第八張粵語專輯 《愛的根源 》橫空出世。橫掃各大獎項,5首歌曲獲得了11項大獎,一時間風頭無兩。這些耳熟能詳的歌 《愛的根源 》《愛在深秋 》《誰可改變 》《夏日寒風 》《都市戀歌 》等可還記得嗎。

8月,譚詠麟在香港紅磡體育館首次開演唱會 ,雖然以前在美國有過開小型演唱會的經歷 。但紅館可是大場地,舞臺在中央,歌迷環繞四面,當時的譚詠麟非常緊張 ,覺得自己在冰火兩重天的感覺 。

本來上舞臺之前準備了很多,一下緊張得不知道該怎麼做了 。他直言 ,如果有人推他一把,他肯定當時就會倒下去 。當音樂聲響起的時候 ,他立刻進入狀態 ,為歌迷呈現了一場完美的視聽享受。面對熱情的歌迷 ,也為答謝歌迷的支援 ,決定加開場次 ,在紅館共開了6場。

84年也成為了譚詠麟的豐收年 ,年度十大金曲40首候選曲目中,他一個人就達到了十首 。橫掃眾多獎項,滿載而歸,可謂前無古人。

85年初第九張粵語專輯《愛情陷阱》的發行,更加鞏固了他的樂壇地位 。此張專輯銷量破100萬張,專輯歌曲《愛情陷阱 》更是在2007年獲得25週年勁歌金曲獎 。這是一首節奏感很強的快歌,聽著心潮澎湃,也是現在KTV點歌排行榜熱門歌曲。大家把《霧之戀》《愛的根源》《愛情陷阱》

稱之為“愛情三部曲”,寶麗金唱片後來評選香港20世紀20張最佳唱片的時候,這3張專輯同時選入,可見影響力之廣。

不忘初心,與歌迷同在。

歌唱作品優異的同時 ,開演唱會的頻率也越來越高 ,84年6月,在日本舉行了個人是演唱會,併發行了日文專輯《夏日寒風》,後來又發行了四張日文唱片和六張小專輯,一直是順風順水。

85年7月份,在紅館又連續開了二十場個人演唱會 ,歌迷朋友們也是一場比一場熱情 ,把現場的氣氛推向高潮。大家很清楚,在紅館開演唱會稽核的標準比較高 ,能在那裡開一兩場都很不錯了。更何況是20場,這打破了當時開演唱會的記錄 。

忙於開演唱會的時候 ,新專輯的準備也沒有停下 ,同年12月 ,個人第十張粵語專輯 《暴風女神Lorelei 》發行,不過可能是大家對前幾張“愛情三部曲 ”專輯的熱愛導致了對這張專輯過度的期待。發現製作水準有別於前幾張專輯 ,於是受到業界不少批評 。不過專輯曲目《朋友 》《編織》《你要等我 》《暴風女神 》等還是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

86年 ,第11張個人粵語專輯 《第一滴淚》發行,最讓人感動的一首歌就是《無言感激 》,這是一首對歌迷表示感激的一首歌 ,歌詞:歲月無聲消逝,歡呼中不會醉,得到了我會繼續進取,信念藏於心內,感激暖暖熱愛,即使我有淚笑著強忍。表達出了對歌迷無比的尊重和感謝 。

而後再次於8月在香港紅磡體育館,連續舉行20場演唱會。這時的譚詠麟活力四射,用一晚晚的激情演唱,回報著歌迷 。

時間來到了1987年 ,37歲的譚詠麟 ,在事業上明顯放慢了腳步 ,專輯雖有兩部新的粵語專輯發行 ,但總體來說還是跟前幾張有差距,而且歌曲風格也變得不一樣了。有點似達明一派的感覺。

後來因為香港唱片業的競爭關係,導致歌者之間出現了很多不和諧的事情。黯然神傷之下於1988年,宣佈不再參加比賽也不再參加競爭性質的獎項。

沒有了名利的叨擾,譚詠麟做音樂更加的得心應手 ,又出了很多的新作。也有更多的時間用於創作 、演出 。為歌迷呈現一個永遠25歲年輕活力的譚詠麟 。

13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徐崢不再沉默,迴應段奕宏表白妻子陶虹,這才明白他有多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