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影視圈混不下去的陳浩民,已經在大陸市場開闢了自己新的戰場,那就是網路大電影。
幾乎靠著一年五六部的拍片速度,陳浩民現在應該也可以算得上是演員裡的“勞模”了。只可惜,拍一部爛一部,到最後,估計陳浩民自己都不知道拍了是什麼電影,當下,養家餬口最重要,演員的那點修養乾脆也就不要了。
若不是憑藉早些年在《天龍八部》裡,成功飾演過段譽的那點人氣,估計,沒有多少人願意為他的爛片買賬。
在我看來,情懷有時候的確值錢,可是,用多了也就臭大街了。所以,陳浩民在爛片裡浮浮沉沉這麼久,恐怕早已經處在被淘汰的邊緣,而且到目前為止,也沒有像樣的作品來證明自己。
3月4日,陳浩民帶著自己最新的網路大電影《狄仁傑:長安變》捲土重來,沒有任何宣傳的在某平臺播出,然後,一大堆不知所謂的自媒體一通誇讚,說什麼“陳浩民正經起來,演技還是好的”,甚至,把這部網路大電影看作是陳浩民的翻身之作。
可惜,爛片終究是爛片。
從濟公到鍾馗,從包拯到狄仁傑,凡是觀眾熟悉的影視劇人物,幾乎都被陳浩民翻拍了個遍,而每個角色的形象,也都像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毫無個性且千篇一律。
之前,徐克拍攝的“狄仁傑系列”,算是給網路大電影提供了一個方向。
各式各樣的狄仁傑系列紛紛擠佔網路大電影市場,因為他們知道,在電影院放映肯定是行不通的,而網路大電影稽核標準不嚴格,粗製濫造也可以掙一筆錢,所以,網路大電影變成了“狄仁傑系列”的泛濫之地。
因為劉德華飾演的狄仁傑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梁冠華的狄仁傑更加帥氣,於是,網路大電影裡的狄仁傑,就直接照著劉德華的樣子,請到了賀剛和杜奕衡來飾演狄仁傑,畢竟,一個曾是模仿劉德華的冠軍,一個曾是劉德華的替身,這樣,網路大電影順便還可以蹭點劉德華的熱度。
這次,看劉德華的熱點蹭不到了,於是,只能搬出陳浩民來賣賣情懷。
可見,這部網路大電影真的是爛到了極點。
這次的《狄仁傑:長安變》才播出不久,目前口碑分數還沒有出來,我預測,口碑會在4分左右,會比前作好點,這個優勢就在於,它有一個好的故事設定,但也僅僅是大的框架有些優勢而已。
故事是利用地獄圖為引子,牽出了數個殺人案件,而每個殺人案的手法,都是參照地獄圖進行的。此時,狄仁傑莫名其妙地捲入到案件當中,然後,又莫名其妙地和一個死刑犯組成了搭檔,最後,莫名其妙地把這個案子給破了。
我為什麼會用這麼多“莫名其妙”詞語來形容這部電影的故事呢?
因為,它的內容很多地方是存在嚴重漏洞的。首先,狄仁傑介入這件案子的動機是偶然的,而影片中的整個破案過程,陳浩民飾演的狄仁傑似乎就沒有發揮了多大的作用,每次都會晚了兇手一步,甚至每次遇到危險,都是隊友的幫忙,自己反而成為了破案的累贅。
地獄圖的設計精巧,殺人手法獨特,可偏偏故事內容像是為了湊時間而胡編亂造的,尤其是最後結尾部分,真相居然是妹妹對於自己哥哥的報復。
妹妹恨哥哥把自己送到風月場所,以求得自己的復國夢,可妹妹沒有直接殺死哥哥,而是借用一個愛慕自己的人,透過殺死曾經傷害過自己的男人,嫁禍自己的哥哥,以達到報復的目的。
這個故事聽著是不是很耳熟?沒錯,陳思誠執導的《唐人街探案3》裡頭,就是這麼個套路。
只是,《唐探3》裡是女兒報復父親,這裡改成了妹妹報復哥哥。
說實話,這部劇裡,陳浩民飾演的狄仁傑是毫無存在感的,既沒有梁冠華的那種智慧,又沒有劉德華的那種帥氣,剩下的就是一箇中年男人的油膩,就是這個無處不在的油膩,徹徹底底地毀了狄仁傑的形象。
我知道網路電影拍攝很不容易,資金少且工期緊,我也想懷著一份包容的心去網路大電影,可是,現在很多的網路大電影缺乏了那份虔誠之心,要麼,就是找個熟悉的演員賣賣情懷,要麼,就是找個模仿秀的人蹭蹭熱度,真正把心用在故事上的很少。
還是那句話,陳浩民想要靠狄仁傑系列來翻身,終究還是無法擺脫“爛片”的命運,所以,如果想要再次翻紅,好好磨練演技,多用點心挑個好的劇本,別再兜售情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