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看《婆婆和媽媽》這檔有關婆媳類的綜藝,真的讓人感到戳心窩子,特別是陳松伶。
在張媽媽(張鐸的媽媽)和張爸爸在錄製影片的時候,張媽媽一個勁兒地誇自己兒子好,連老伴兒都聽不下去,直接表明“鬆鬆在我心裡也有很多優點的”,並且還要張媽媽別太偏心。
在所有做兒媳的女性看來,都為陳松伶捏把汗的,因為很明顯,張媽媽真的不喜歡陳松伶,甚至連上節目都不想裝一下。
這一點在後面張媽媽來到陳松伶和張鐸家的時候就證實了。
當張鐸開門的時候,張媽媽就像一個人形掛件一樣,恨不得黏在兒子身上不下來,而面對陳松伶伸出的雙手,遲疑了很久,才勉強和陳松伶擁抱了一下。
全程,陳松伶一直都是笑著面對,笑著強行融入婆婆和老公之間。
而且,張媽媽帶了兩大行李箱,裡面卻只有一袋蒜是送給陳松伶的,然而陳松伶並不吃蒜。
就連自己兒子都忍不住說張媽媽演過了,像念臺本似的。
而且後面張媽媽還做了許多讓媳婦們都很難接受的事情,比如強迫陳松伶生吃蒜;一把撕下門上貼上地寫著陳松伶名字的標籤;推門直入兒子媳婦的臥室,在裡面的洗手間洗衣服、開窗等等,見他們還沒起床,張媽媽還四處收拾。
最重要的是,當張鐸醒來發現客廳沙發被鋪上大塊白布,以為自己進了澡堂子,說了張媽媽兩句,張媽媽又“戲精”附體,說自己去洗手間,結果是“離家出走”,還不接陳松伶電話,好像把錯都算在了陳松伶頭上。
好不容易找到了張媽媽,張媽媽也是當街表示自己很委屈。
當然,張媽媽的心是好的,將心比心都是能理解的,但是這麼相處,真的很累,而且感受不到尊重。
畢竟兒子成家了,作為家長,該放手了,孩子長大應該有自己的生活了。
但是面對這樣的婆婆,陳松伶從沒說一個不字,還會因為網友們說張媽媽不是好婆婆的時候,替張媽媽圓場,表示婆婆性格直爽,那都是演出來的之類的話。
其原因不外乎兩個,一個是因為有老公會在一旁打圓場,另一個就是因為陳松伶已經從當紅明星退居為全職太太,靠張鐸養著。
所謂吃人嘴短,拿人手短,陳松伶如果想繼續家庭和睦,就現狀而言,除了遷就和維護,還能有什麼選擇呢?除非她復出。
02在《婆婆和媽媽》中,同樣作為媳婦的張萌就不一樣。
在談到婆媳關係的時候,張萌直接表示,如果婆婆能把她當做親生女兒,那她就能把婆婆當親媽,但現實並非如此,並且還表示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一定要有邊界感。
張萌一下就和陳松伶成了鮮明的對比,張萌在這段關係中,明顯就很有底氣,不像陳松伶,就像被人捏住了小尾巴一樣,自己只能在一定範圍內扭動,而無法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而張萌的底氣便來自於她是耀客公司的老闆娘,也是持股人之一,她能自己親自上陣,也能拍影視劇賺錢,之前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中,不知道找了多少姐姐談合作,上次走紅毯,還約了楊冪的時間。
當事業和財富為張萌做堅強的後盾,在待人接物上自然就有足夠的底氣,去表達自己的態度。
我們常說的安全感是什麼,是很多的愛嗎?
還真不是,別說愛終會消失,就算是正在相愛,如果只有愛情,也會變得患得患失。
但當我們有財富和事業做後盾的時候,愛情會成為生活的新增劑,而不是成為我們口中沒有安全感的藉口。
03陳松伶如今的選擇,可能是在娛樂圈受傷太深,所以不想再踏足。
早年間,陳松伶也是紅透香港,是TVB的當家花旦,出道搭檔就是郭富城、張家輝等大腕兒。
但初入社會的陳松伶很單純,很相信別人,所以後來栽到了經紀人手裡,當自己遭遇父親突然病逝,才發現經紀人將陳松伶的財產全部轉移走了。
而後,又發現自己得了卵巢癌,好在當張學友得知此事的時候,介紹她拍了一部電視劇,才勉強湊夠手術費,但也因此喪失生育功能。
在陳松伶遭遇了人生諸多不幸之後,遇到了小自己8歲的張鐸,那個時候張鐸只是一個剛剛出道的小演員,沒名氣沒人氣,但卻悉心照料了陳松伶4年,讓陳松伶成為被她“圈養”的女人。
所以,陳松伶心裡唯一的底氣便是張鐸願意養他一輩子,所以偶爾承受一些來自婆婆給的委屈,對於陳松伶來說,都是能夠理解的,再加上有張鐸在,陳松伶也不至於受多大的委屈。
但如果可以選擇,我還是寧願自己有底氣,而不是將底氣寄託在愛人身上。
畢竟每個人的承受力都是有限的,如果有一天,愛人覺得身上擔子重了,扛不住了,你是會覺得他不愛你了,還是想當初要是自己承擔起一定的經濟責任就好了呢?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