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是享譽世界的大導演,是做到了藝術和商業雙重口碑的奇才。《E.T.外星人》、《奪寶奇兵》系列、《侏羅紀公園》、《辛德勒名單》等都是觀眾熟悉的高分經典電影。
作為斯皮爾伯格的成名作《大白鯊》,是美國第一部票房超過1億美元的電影,也是美國電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大片。
在44年前,全球票房超過4.7億美元,是個十分驚人的數字。然而它並不只是成功的商業電影,同時獲得了第48屆奧斯卡最佳電影剪輯、最佳配樂等獎項,還獲得了1976年金球獎最佳編劇獎。
《大白鯊》的劇情十分簡單,沙灘美女、度假勝地、不速之客、家破人亡。一番人與自然的較量就此展開,其中的凶險高潮迭起。由警長、科學家和鯊魚獵人組成的團隊,最終成功將鯊魚制服。
這部豆瓣7.7分,IMDB高達8分的電影,被稱為影史上最好看的鯊魚電影之一。
試想44年前,在電腦特效不那麼發達的年代,用鯊魚模型拍攝是多麼震撼。再加上電影節奏緊湊,一些劇情上的漏洞便被忽視了。
不包括穿幫鏡頭在內,主要的劇情漏洞有以下3點:
與事實相反的鯊魚習性鯊魚電影中,鯊魚成了毫無意外的“壞人”。它們獵殺人類,毫不留情。但實際上,鯊魚並不會主動襲擊人類,它們可能是錯把正在衝浪或者游泳的人看成了海豹,才將人類吃掉。
根據【國家地理】、【Discovery】和【鯊魚世界】這些比較權威的媒體,大部分鯊魚的捕食行動發生在晚上。
在電影《大白鯊》中,幾場鯊魚捕食人類,和人鯊大戰都發生在大白天,這顯然與實際的鯊魚習性相反。
當然,導演這麼設計可能是為了視覺效果和觀眾體驗,而且在《大白鯊》中也安插了幾場夜間的戲。
但電影中的鯊魚不存在變異等因素,不符合科學理論的部分還是存在一定誤導性。
金髮美女的失蹤無人問津在電影的開頭,俊男靚女、篝火晚會。一個叫克麗絲的金髮妹子,在心動男孩的追逐下跑進了海里。
克麗絲在游泳時遭遇鯊魚喪命,這裡是電影的第一個恐怖小高潮,也是“大白鯊”的點題開端。
但是隨著克麗絲的失蹤,後續卻沒了訊息。沒有親人尋找,也沒有朋友報案,那個搭訕男孩也將她拋之腦後?
克麗絲不是重要角色,她的出現是為了交代這片海灘潛在的危險。但處理得有些草率,也不符合常理。
在原著小說中,克麗絲是個漫無目的的旅行者。她毫無規劃,隨遇而安,當地沒熟人,遠方沒牽絆。這種來無影去無蹤的漂流者,很難引起她人的注意。
如果導演在開頭稍微加一點劇情,或者字幕、臺詞介紹背景,便可以將這個小漏洞彌補。
鯊魚獵人“從天而降”在海灘發生命案之後,為了經濟發展,包括市長在內的眾多居民都是反對封閉海灘的,因為這意味著斷了經濟來源。
當群眾聚在一起開會的時候,鏡頭很多次照到了房間的黑板位置。有幾場戲,是可以通過縫隙看到黑板狀況的。
然而就在說話邏輯都很連貫的時候,鏡頭一轉,黑板上多了一副鯊魚粉筆畫。有一個男人正坐在這幅畫的前面,用撓黑板的方式成功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在此前的鏡頭語言從未交代過這個人物的存在,包括這幅粉筆畫也是突然出現。在“撓黑板”的前一秒,是這樣的↓
(後面的距離應該沒辦法舒服地坐著一個成年男人,縫隙中也看不到後面有人。)
是的,這個鯊魚獵人“從天而降”了。
而且最不可意思的是,這群不服市長和警察的居民們,竟然圍著鯊魚獵人,洗耳恭聽著。
可以理解導演在這段想要神來之筆的設計,厲害人物的登場必須不同凡響。但從鏡頭來看,的確是個bug。
獵人帥氣地出場後並沒有發揮什麼作用,隨之出現的是戲份很多的海洋專家。所以這段“空降會議室”的戲碼,在邏輯和劇情連貫性上,難以理解。
以角色的戰鬥力來看,如果海洋專家和警察二人組遭遇困難時出手相助,再C位出道,是個不錯的選擇。
其實,用現代的眼光看一部老電影並不公平。之所以成為經典,是當時的先驅性,以及之後的影響力。
看看近40年的鯊魚電影,從海報到劇情,多少都有點《大白鯊》的痕跡。至於這些劇情漏洞,也是瑕不掩瑜!
相對新電影的健壯猛男、城市英雄。老電影《大白鯊》的警長更加立體,他有良知也有顧慮。遊客克麗絲去世後,警長立即要求封閉沙灘,卻遭到了一行人的阻止。
他妥協了。
但他沒有放棄!
成功捕獲第一隻鯊魚的高興勁還沒過去,海洋學家就告訴他,可能抓到的不是那隻殺人的魚。別人忙著狂歡合影,警長陷入沉思。
隨著警長情緒的波動,推動者劇情的發展。比單線條的救世主形象更接地氣,也更有說服力。
還有電影中只有兩個音符的交響伴奏,簡單直接。那種鯊魚步步逼近的感覺,讓人們感受到最原始的恐懼。
影片最獨到的地方是節奏感。恐怖片常見的節奏是總分總,先發生點什麼營造緊張氛圍,再緩緩道來,隨後來個高潮後結束。
而斯皮爾伯格在電影中採取了心電圖式的互動手法,以觀眾的角度出發,先來幾波小高潮。比如一開始金髮美女游泳喪命,接著是小男孩被襲擊,還有夜晚的工作人員遭遇大白鯊等等。
優秀恐怖片會帶來愉快感,看完之後,誰還糾結那些小瑕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