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進入正題。
《乘風破浪的姐姐》的劇情已經來到第四次公演,和往常公演前的準備工作相同,留在舞臺上的姐姐需要進行相對性的組隊以及練習;和往常公演不同的是,第四次公演是總決賽之前的最後一場,也就是說每一位選手都希望在這個可能是最後一次的舞臺上表現出最好的自己。
當所有選手對自我的要求、對作品的呈現提高之後,本應是皆大歡喜的事情,結果最終節目呈現並非如此。
因為每一位選手對作品的理解角度不同,因為每一位選手在過程中所處的位置不同,所以在歌曲的排練環節出現衝突,容祖兒、陳小紜兩人在鏡頭前發生爭執。
當然以爭執來說有些放大兩人之間矛盾,但就節目呈現以及節目組想要呈現的效果來看,爭執反而能幫節目得到更高的收視率。
第四次公演的組隊環節,容祖兒、陳小紜成為隊友,而她們在公演舞臺上所需要演唱的歌曲是李宗盛的《給自己的歌》。
導演組之所以選擇李宗盛的歌,也是希望舞臺上的姐姐們能夠在表演中呈現出更多不同的魅力,但和導演組的設想不同,該作品的難度遠遠超過選手們的駕馭能力,尤其對於那些非專業歌手的演員來講,該歌曲對她們的考驗難度可想而知。
以陳小紜的視角來看,或者說以非專業歌手的視角來看,《給自己的歌》難度在於情緒不斷堆疊之後的爆發,是副歌的宣洩,那些高音是非專業歌手完全不能駕馭的部分。
不過以專業歌手的角度來看,容祖兒也好、陳梓童也好,她們都認為《給自己的歌》更加需要看重情緒的鋪墊,也就是作品開始的A、B兩個段落,演唱該部分的藝人將會影響整個歌曲的走向,所以需要更加專業的歌手來完成。
可以說陳小紜、容祖兒兩人就是所謂的秀才遇上兵,誰都有自己的理由,並且誰都想讓對方聽從自己的想法,所以結果可想而知。不過兩人的矛盾爆發點是雙雙哭泣,多少讓觀眾有些遺憾。
矛盾發生之後,網路輿論一股腦的偏向容祖兒,都在指責陳小紜的不是,其實不乏導演組剪輯上的引導問題,當然和人氣也有一定關係,拋開外在因素不談,將兩位當事人的名字遮住,這件事究竟誰對誰錯呢?
首先陳小紜作為非專業歌手,在一個歌曲型別的舞臺呈現中,是否需要接受專業歌手的建議呢?
明明是以“學生”的身份參與到作品安排中,卻時不時以“老師”的身份進行指導,不可取!
容祖兒的問題更多體現在語言表達上,或者說可能她也沒有認為陳小紜可以透過練習將這首歌演繹完美。
另外一方面,實力的不平均同樣是導致問題產生的原因,為什麼上個作品能夠獲得第一名的成績,這個作品卻在練習環節就麻煩不斷呢?
很簡單的原因:作品只有演唱、沒有舞蹈,而導致該情況發生的原因則是小組整體人氣排名墊底,沒有辦法進行其他選擇。
說到底只能算是作品的“鍋”,所謂貧賤夫妻百事哀,打從選歌開始,就註定容祖兒的練習不會順利。
校對/王希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