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煥英》上映以來,不僅收穫了今年的票房冠軍,還讓張小斐收穫了一眾孩子。每次張小斐宣傳或者參加活動的時候,“媽媽,媽媽”的呼聲不停。可能這是所有人最想要的媽媽了吧?因為她的要求很簡單:只要孩子健康快樂。
“從十月懷胎的時候,總覺得肚子裡這個娃娃長大後最少也得出國留學。生出來了,上了幼兒園了,又覺得怎麼著我家孩子也得是個清華北大, 看那小嘴兒多能啊!上了小學了,相信自己孩子至少也得考個985或者211 。孩子到了初中,咋地也得混個大學畢業吧。”這是網上的一個段子,但是卻無比真實。現實中的媽媽相比張小斐媽媽比起來,要焦慮許多。
中國式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從來就沒有因為時代的進步而改變過。因為有了這樣的家長,才有了全世界最累的中國孩子。
一、拔苗助長從不輸在起跑線上開始的
孩子們的比賽,從還是一顆小細胞就開始了。孕前,媽媽們調理身體,調整狀態,讓兩顆最優秀的細胞在最佳的時間段碰面,結合,成長。孕中,音樂胎教,古詩詞胎教,就差掰著手指教做數學題了。剛出了滿月,早教課就開始了,各種感統訓練,口語交際,讓孩子和大人忙得團團轉。
我一個同事,孩子還沒有上小學一年級,除了幼兒園的課程,還分別又報了英語口語和數學思維開發還有美術課程。中國家長的迫切心理,不亞於《拔苗助長》裡的那位農夫。但這樣恰恰是適得其反的,任何事物的成長都需要時間,有一定的規律,總想讓孩子超前學習,首先孩子需要有超人的能力。讓孩子這樣成長的時候,先考慮一下,孩子是否具有這樣的能力。
過年的靈魂三拷問還記得麼:你今年找到物件了麼?你今年期末考試考了多少分?你今年掙了多少錢?優秀的孩子就是媽媽們的臉面,比今年掙了多少錢更驕傲。優秀媽媽們的凡爾賽語錄中:我家孩子今年考得不好,就考了個班級第二,還和第一差了一分呢?再看朋友圈,更是夠凡爾賽:今年成績不太好,哎,兒子,還得繼續努力啊,才年級第五了。下邊配圖,全班第一的獎狀。
三、成績是孩子的一切麼?
我朋友說:“自從孩子上了小學,我便沒有在朋友圈裡曬過她的一切。她小時候的伶牙俐齒,原來並不是擅長學習的證明。她小時候的能唱能跳,原來也不能為數學加分。她在教室裡普通的就像頭頂的一塊天花板。後來上了初中,成績依然穩定如初。但是她班主任總是這樣評價她:孩子很懂事,很負責任,很愛幫助人,很愛交朋友。這些都是她的優點,到了社會上,會比別人適應得更快。”但我同事依然糾結,且逼著孩子上各種私教課。
我同事家有個兒子,每週都會被遣送回家。整個高中三年,在校時間估計有一年半左右。但是從未見我同事發火。和她聊起來,她說:雖然成績不好吧,但是在家很懂事。我和他溝通時,他願意和我溝通心裡的想法。他也有理想,有抱負,只當我們給錯孩子起點了吧。
後來她兒子開始出去打工,聽她說,她兒子是同批所招聘的員工裡,最有想法的,最勤快的,最懂事的,所以每月都有額外的獎金。
我同事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在兒子對學習不感興趣的時候,沒有加大給孩子的壓力,反而疏導孩子,教孩子做人。幫孩子孩子尋找發展的方向。做學生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是做人應該是最棒的!
四、接受平凡,是給孩子最珍貴的愛
世界這麼大,如果每一個人都要去做主角,那還有觀眾麼?沒有觀眾,這樣的演出又有什麼意義。就像《你好,李煥英》中,李煥英說的一句話:“我要我的孩子健康快樂就好。”電影中的賈玲就是最平凡最普通的孩子,幹啥啥不行,吃啥啥沒夠的主。在兩人都穿越回去的時候,媽媽仍然義無反顧選擇了和以前同樣的人生,同樣的孩子。她很愛賈玲,她也看到了女兒對她的愛。
其實,現實生活中我們做父母的不如這些孩子,我們沒有像他們愛我們一樣去愛著他們。我們常常拉著孩子和別的孩子比成績,孩子有拉著我們和別的家長比收入麼?
昨天夜裡,我家念初三,每次考試都是四十名的姑娘回來了。
她挽著我的胳膊說:“媽媽,每天在學校我都很想你。我同學都說我,怎麼那麼想家,忘了你媽盯著你學習,問你成績那一會了,是吧?”
我說:“你怎麼說的?”
她說:“吵我是為我好,我還是想我媽。”
我的眼淚在黑夜裡無聲落下,我想我做好了接受她很普通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