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電視劇《大秦賦》作為2020年最受關注的歷史劇,開局評分將近九分,臨近結局不到六分。可以說是去年話題度相當高,卻又十分讓人惋惜的電視劇。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劇情拉跨。雖說劇情有點拉胯,但是一些考證卻是以前一些電視劇裡所沒有的。比如玉璽,許多觀眾覺得電視劇裡的玉璽太小了,還不如一個火柴盒大。

其中有一幕趙姬用印時,觀眾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這玉璽簡直不要太小了。這可是重器,為何這麼小呢?真實的文物有這麼小嗎?

大秦賦劇照

之前的一些電視劇裡像老版的《三國演義》裡的玉璽差不多有個蘋果那麼大,新《三國》裡的玉璽更是大得嚇人。一些拍賣會上的清代玉璽和故宮現存的玉璽體積,有不少和電視劇裡的接近。

新《三國》劇照:孫策手捧傳國玉璽

那麼《大秦賦》是不是搞錯了?還真沒錯!真正的文物就是這麼小,目前考古出土的戰國印章,比如燕地的印章就那麼大,年代稍晚的秦漢印章邊長基本也就是兩釐米左右。

除了印章以外還有不少戰國到秦漢時期的封泥也是那麼大, 比如秦“宜陽津印”,邊長在2.2釐米左右,西漢廣漢大將軍銀印,高2釐米、邊長2.4釐米。

有讀者可能會問既然普通官員的印章這麼小,那麼王公貴族的印章會不會大點?

答案是不會,陝西咸陽北原韓家灣狼家溝出土過一枚“皇后之璽”玉璽印,以純淨無瑕的羊脂白玉琢刻而成,呈正方形,四邊長均為2.8釐米,高2釐米。

從裝飾來看,根據《漢舊儀》載:“皇后玉璽,文與帝同,皇后之璽,金螭虎鈕。”從文字到雕刻還有材質,無不顯示這枚玉璽的珍貴,可是體積真的是太小了。

除了皇后玉璽,考古發現的諸侯王玉印還有金印體積也就這麼大。比如滇王金印和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的玉印都不大,劉勝的玉印邊長為2.7釐米。滇王金印也不過每邊長2.4釐米,印身厚0.7釐米,通紐高2釐米,重90克,還沒有一個火柴盒大。

西漢 廣陵玉璽

所以說,如果電視劇裡出現那種體積和清代玉璽那麼大的秦漢玉璽,那明顯劇組是想多了。那麼為什麼戰國到秦漢的印章都這麼小呢?

因為這些印章不是印在紙上,而是印在封泥上。

古代最初沒有紙,主要書寫材料是竹簡和木牘,一些文書也是如此。那麼在傳送文書時就需要密封工具,所以封泥就出現了。而封泥需要識別,這時候就需要印章,封泥又被稱為泥封。

西漢封泥

一般在竹簡捆紮好以後,在結繩處使用封泥,並蓋上相關印璽,防止有人私拆。並且要對封泥烤硬,文書送到後,收件官吏要查驗封泥是否完好、封印是否真實。

不同級別封泥材質也不一樣,衛宏《舊漢儀》中有“天子信璽皆以武都紫泥封”的記載。

一些文書為了保護封泥會有封泥盒,在《大秦賦》中就出現了封泥。

因為是用來密封在繩結上的,所以封泥也不會做得太大,而印章自然也做得特別迷你。後來隨著紙張的普及,竹簡等逐漸逐漸被淘汰,封泥自然也被淘汰。

由於書寫材料和用的方向變了,印章也就變得越來越大。比如北周的天元皇太后璽通高4.7釐米,邊長4.45×4.45釐米。這就比漢代的印章大了不少。

海昏侯墓出土印章

那麼我們還有一個問題,既然秦漢印章這麼小,那麼出現在秦代的傳國玉璽有多大呢?《吳書》只提過“方圜四寸,上紐交五龍,上一角缺。周長四寸。”

回頭再看《大秦賦》,估計打高分的是看在復原的場景道具上。可惜劇情人物沒把控好,最後還是丟了口碑。

6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7年前的王子文,她在忙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