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2016年,周星馳拍《美人魚》獲豆瓣6.7分,票房33.92億;

2017年,吳京拍《戰狼2》獲豆瓣7.1分,票房56.94億 ;

2018年,黃渤拍《一出好戲》獲豆瓣7.1分,票房13億;

2019年,韓寒拍《飛馳人生》獲豆瓣6.9分,票房17.29 億;

2021年,賈玲拍《你好,李煥英》獲豆瓣8.1分,目前票房超52億,還在上漲中……

“演而優則導”已不是圈裡的新鮮事,近年來,跨界導演層出不窮,佳作不斷,跨界大軍不斷擴大。

除了演員,還有一些和演藝圈沾邊的人也涉足其中。例如《紅高粱》的攝像師顧長衛、音樂人高曉松、作家郭敬明等等。

那麼問題來了,導演這碗飯為什麼那麼多人都喜歡吃呢?

一、跨界原因知多少

首先是經濟利益的驅使和誘惑不容忽視。

拍個電影可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票房,一部《煎餅俠》製作成本5000萬,結果票房賣了11.5億;王寶強拍個《大鬧天竺》票房7.5億,宋小寶拍個《發財日記》在網上還賣了近5個億……

這一行似乎真的是棵發財樹啊!

其次是當了導演自己說的算。

導演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拍攝電影、篩選劇本、挑選演員、尋找製作團隊,是整個電影的指揮官。所以導演的位置越來越高,權力也越來越大。

賈玲曾說過:“我不是為了拍電影來當導演的,我是為了拍李煥英才來當導演的。”

把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呈現給觀眾,這是導演的自由和權利。

在片中,賈玲集導、編、演、投於一體,用一張情深義重的親情牌打贏了2021年春節檔的票房戰,成為了中國電影史第一個破50億的女導演!

再次是自身的演藝事業到達瓶頸期。

許多演員事業已經過了高峰期,又人到中年,顏值比不了“小鮮肉”,名氣比不了“流量明星”,再加上好本子難碰,好角色難尋,於是有些演員嘗試自己當導演尋求新出路。

“小虎隊”裡的乖乖虎、《還珠格格》裡的五阿哥,撕下這些標籤的蘇有朋也是此類跨界成功的典範。

最後是名人跨界優勢多。

名人在文藝圈混了很多年,人脈較廣。除了自身的名氣,再加上圈裡人的互捧,粉絲們的支援,跨界當導演自然比新出道的小導演有很大的優勢。

一部《煎餅俠》有幾十位明星來捧場,甚至把男女主演的光芒都給壓蓋了:除了跑男、東北F4、“德雲一哥”“古惑仔”等眾星雲集,竟然還把國際大佬尚格·雲頓給請來了。

在此,不得不佩服大鵬的人氣和資源是真的旺啊!

二、幾家歡喜幾家愁

跨界收益主要有二,一是口碑二是票房。

大家都想名利雙收,但是結果未必都盡如人意。

投資拍片是有風險的,吳京拍個《戰狼2》連房子都抵押了,也是下了血本。

功夫不負有心人,像《戰狼2》、《你好李煥英》這種雙贏的影片,既得民心也合天意!

也有一些電影雖然票房很高,但是罵聲不斷,稱之為“爛片”的,如前面提到的《大鬧天竺》、《煎餅俠》等,看似熱鬧,細品也沒什麼味道,惡搞而已。

還有一些票房不佳,但是口碑其實還是不錯的,甚至還獲得了大獎。

例如2015年上映的喜劇電影《一個勺子》,這部電影由陳建斌導演並主演。雖然憑此片陳建斌獲得了第5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最佳主演等多項榮譽,但是票房卻只有2249.5萬,實在可惜!

有笑就有哭的,有贏就有輸的,跨界拍電影也有一敗塗地的。

李晨拍《空天獵》時還特意請女神范冰冰來當主演。誰料到原本預計8億的票房最後才以3.19億灰色結尾,豆瓣評分也只有5分,李晨輸得欲哭無淚。

而黃磊翻拍豆瓣8.1分的佳作《家族之苦》為國語版的《麻煩家族》,最終也以3233萬的票房撲街收場;而沙溢更慘,全家齊上陣的親子大戲《親密旅行》僅收穫335.24萬票房,估計他從此也會產生斷了再當導演的念頭。

由此看來,跨界當導演也不是誰都能穩操勝券的,成敗不由己,跨界須謹慎!

三.跨界成敗因素多

同樣跨界,結果卻大相徑庭。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影片本子質量的好壞、演員表演的水平、導演的創作思路、觀眾的口味走向、影院排片的場次等等。

陳建斌第一次當導演,一門心思想把最原生態最真實的畫面獻給觀眾,根本沒有考慮商業元素。

影片《一個勺子》沉重感太強,畫面上不討巧,觀眾觀影時過於壓抑,曲高和寡,自然得不到高票房!

導演就像一個軍隊的統帥,不能只想打得漂亮,還要學會收服人心,排兵佈陣,天時地利人和等方方面面都要考慮到,更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導戲也和作戰一樣,未必場場都會贏,還要學會變通和創新。

2021年,電影《唐探3》呼聲最高,演員陣容強大,IMAX大成本製作,前期宣傳到位,觀眾迫不及待,如此多的優勢竟然輸給了《你好,李煥英》,關鍵就差在影片的內容上。

前面的兩部已經吊足了觀眾對《唐探3》的胃口,但是看了以後卻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精彩和過癮,反而有更多的瑕疵和失望。

雖然票房大賣,但口碑急劇下滑。《唐探4》能否扭轉乾坤,陳思成導演真的需要好好反思了!

做導演不易,做跨界導演更難,堅持下去更是難上加難,且行且思且變通,才會覓到新出路!

四、跨界影響雙刃劍

創新和發展是時代進步的特徵,跨界發展也是時代發展的一種趨勢。就像一條大河在向前奔湧的過程中,在半路上會有新的支流加入,或清或濁,或急或緩,都是無法避免和阻擋的。

從積極的角度來看,跨界導演給中國影視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些優秀的作品也脫穎而出。

他們從各自的角度、經驗、喜好、品味出發,把中國電影業的大門向更多更新的方向敞開。

例如吳京的《戰狼》系列,掀起了一種別樣的“中華志”、“愛國風”的熱潮,“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吼聲響徹蒼穹,擲地有聲!

姜文導演的《讓子彈飛》、黃渤導演的《一出好戲》、徐崢導演的《我不是藥神》等等都成為了有口皆碑的佳作,與觀眾還能產生很好的共情!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跨界導演對於整個導演行業也是個不小的衝擊。

可以看出中國票房40億俱樂部的前幾名都是吳京、賈玲、陳思成等跨界導演,這一點對於像馮小剛、陳凱歌、張藝謀等大導來說似乎很不公平。

但這就是競爭,雖然殘酷,也說明了這個時代的發展趨勢,電影的受眾品味,從某一種角度來說不得不承認是一種悲涼,中國電影人的悲涼。

陳凱歌等大導演的水平毋庸置疑,他們的作品從品質到細節、從畫面到音樂各方面都是上乘佳作,跨界導演從專業的角度來說是沒有可比性的。

有些導演很無奈地在自己的影片中加入了時尚元素和商業元素以吸引觀眾的眼球,但心裡並不是真痛快!

大導演困惑,小導演更迷茫。

許多從電影學院畢業的年輕導演,天時地利人和都很難佔全,眼睜睜看著跨界導演搶走了飯碗,只能叫苦不迭!

關於跨界導演這一現象,我認為是利大於弊的。

一方面給優秀的“跨界導演”施展才華的天地,給觀眾們帶來更多新奇、優秀的作品;

另一方面對電影導演行業也構成了更激烈的競爭趨勢,鯰魚效應下,定有黑馬殺出,也會有精品湧現。

圖|網路

13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為了阻止文浩康的計劃,看到安怡不捨地望向李遙,期待有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