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是一部以打架開始、哭聲結束的電影,但我一點兒都不覺得這是一出悲劇,相反地,我在這部電影中看到了野蠻蓬勃的生命力和生生不息的愛。
故事的主線特別簡單:賴以生存的草原日漸乾旱,圖雅的丈夫巴特爾在掘水井的過程中出了意外而雙腿殘疾,妻子圖雅一個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擔,但長期的重體力勞作讓她腰椎受損,甚至也有下肢癱瘓的危險。
為了生存,也為了不再拖累圖雅,巴特爾決定和圖雅離婚,在現實面前,圖雅也不得不點頭同意,但她再婚的附加條件是新丈夫必須和自己一起供養巴特爾。她說:反正誰跟我養巴特爾,我就嫁給誰。由此,圖雅開始了艱難的擇夫歷程……
1.愛,是年少的歡喜。巴特爾在蒙語中是英雄的意思,年輕的巴特爾確實是個英雄,那達慕大會的博克比賽一共有512個蒙古大漢選手,巴特爾一路威猛橫掃過去,把冠軍拿下。
當年的氣概,哪怕是“情敵”的寶力爾都心服口服。
天下最美好的愛情大概就是美女愛英雄了,所以,圖雅愛上巴特爾幾乎是命中註定的事情,逃不開,躲不掉。
婚後的生活應該是幸福而旖旎的,英勇卻又細膩的丈夫,美麗帶點兒潑辣的妻子,兒女雙全,一家人相親相愛地生活在遼闊的草原牧場。
然而,這一切在巴特爾因為打井出現意外而下半身殘疾之後,戛然而止。
生活的重擔落在圖雅一個人的肩上,長年的體力勞作導致她腰椎錯位嚴重,無法再靠一個人的力量養活整個家庭,為了生存,不得不做出了“再嫁養夫”的艱難決定。
如果說以前的圖雅一定是愛英雄巴特爾的話,那麼經歷過這麼多(巴特爾帶給她)的苦難之後,在巴特爾不論是在生活上還是生理上都不能給她安慰的情況下,她還愛巴特爾嗎?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圖雅依然愛著巴特爾,因為對於圖雅這樣的女人來說,愛,不僅僅是愛,更是責任、是貧賤不移的決心、是風雨與共的義氣。
“你是年少的歡喜。”
我覺得用這句甜言蜜語來形容圖雅和巴特爾的愛情再合適不過了,如果你覺得不夠浪漫,那就倒著再讀一遍。
所以,哪怕現實逼迫著他們離婚了,哪怕為了生存下去會有些卑微,他們依然是彼此心靈上的依靠。
電影中有三個小細節,我印象特別深刻,我也是從這些小細節中看到了圖雅對巴特爾深深的愛戀:
(1)寶力爾假裝偶遇,實際上是到圖雅家求婚的時候,賓主坐在一起吃肉喝酒聊天,圖雅特別自然地依偎在巴特爾的身邊。身體行為亦是真實情感的一種表達方式,如果圖雅已經不愛巴特爾了,她不可能會這樣自然地依偎在巴特爾身旁。
(2)圖雅和寶力爾一起把巴特爾送去福利院的那天,正好趕上一位老人過生日,巴特爾吹奏笛子助興,表演之前他習慣性地看向圖雅,圖雅微笑著點頭給他鼓勵。然而聽著聽著,她臉上的笑容消失了,也許她想到了那些一去不復返的美好時光,也許她想到了這一支曲子之後,她就要和巴特爾分別……
(3)巴特爾自殺未遂被搶救回來以後,圖雅放棄了和寶力爾去城裡享福的打算,一家人加上鄰居森格準備坐大卡車返鄉。車子啟動了之後,也許是因為冷,也許是因為累,也許是因為對巴特爾的憐愛,圖雅將頭深深地埋在了巴特爾的懷中。
無論我是冷是累還是受了委屈,只有在你懷中我才能安心平靜,我的愛人啊,你依然是我心中的英雄。
2.愛,是用生命為你掘一口水井。如果說圖雅對巴特爾的愛是“情不知何起,一往而深”的話,那麼圖雅對森格的愛卻是日積月累,有跡可循的。
一個是“一見鍾情”,一個是“日久生情”,沒有誰比誰高貴,也沒什麼對錯,一切都是在現實的逼迫下那樣自然而然發生了。
森格其實是個執拗的有些笨拙人,他的老婆因為嫌他窮再加上嚮往草原外的都市生活,一而再再而三地欺騙他、棄他而去,但他卻固執地以為只要自己有了錢就能擺平一切問題。
是什麼時候開始對這個傻里傻氣的森格產生異樣情愫的呢?
也許是在森格勸她為自己做個打算的時候,他說:“我看你還年輕,人好,長得又不難看,就這樣熬下去,還有什麼打算呢。你嫁給他(巴特爾),他是你的男人,你嫁給別人,別人就是你的男人。”
這番話,話糙理不糙,圖雅雖然有些生氣,但是她心裡明白森格是為了她好,要不然也不會在森格翻車被卡到大腿的時候,幾乎以命相救,以致腰椎嚴重錯位。
也許是在森格為了救巴特爾而策馬狂奔,奮力追趕寶力爾的汽車的時候,彼時的森格終於褪去了窩里窩囊的慫蛋氣息,像個英勇的騎士一樣從天而降。
也許是在森格賣掉大卡車,決定用現代技術在圖雅家門前打一口水井的時候;也許是在森格一下子就喝出了那是圖雅熬製的奶茶的時候;也許是在森格被炸藥炸暈,兒子卻誤傳“森格被炸死了”的時候……
在日漸乾旱的草原上掘一口井是一件特別艱難的事情,甚至可能因此殘廢、喪命,但是森格卻為了能留住圖雅而心甘情願去冒這個險。
他對圖雅說:“殘廢了我也是自己願意的,不怪別人,也不要你養活,你怕什麼?生死是老天爺安排的,死了算我活該,我福大命大,想死也死不了,死不了,井我就得打。”
愛是什麼?
對森格來說,愛,就是拼盡全力、傾盡所有,去為自己愛的人打一口水井。
井底的炸藥被引爆了58次,依然沒有帶來一點兒水的跡象,但是這58次爆炸卻炸開了圖雅緊閉的心門,這一生,應該還可以再愛一次吧……
3.愛,是苦難生活裡的一杯烈酒。雖然沒有特意進行刻畫,但影片從很多細小的地方說明了酒對草原人民的重要性,也間接表明了牧民對酒的喜愛。
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這部電影的很多地方是直接用酒串聯起來,或者是因為酒發生轉折的。
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幾個關於“酒”的情節是:
影片開場(除去倒序重複的那一小部分)便是森格因為老婆離家出走而醉臥草原,被放牧回來的圖雅發現,並帶回家裡施救的鏡頭。
因為在外面凍了太久再加上醉酒的原因,森格身體僵硬、神志不清,只見圖雅嘴含一大口白酒噴在森格的胸脯上,然後用手來回揉搓以使他的身體快速回溫,果然沒過多久森格便恢復了神志。
這裡的酒既是逃避現實的致幻劑,又是逼迫你不得不面對現實的利器,一去一回,酒讓你“死”去了一次,又把你救了回來。
圖雅在醫院醒來後,大姑姐一邊喝著白酒一邊告訴她,因為長期的重體力勞作她可能有癱瘓的危險,並且勸她和巴特爾離婚,然後由自己來照顧巴特爾。
大姑姐也是一個可憐人,丈夫早就去世了,她一個人撫養六個孩子,生活的艱辛早早地把她磨礪成了一個蒼老的婦人,煙不離手酒不離口,她不得不靠菸酒來麻痺疼痛的身體,安慰受傷的心靈。
圖雅看著大姑姐手中的酒,說:“給我也喝一口。”
這時候沒有什麼能比酒更能說明兩個女人的艱辛和堅毅了,生活實苦,可是隻要還有一口酒我就能撐起這個家。
巴特爾被安置在福利院的第一夜,森格因為無處可去,在圖雅的安排下到巴特爾處借宿。
兩個男人,一個因為無力照顧家庭只得和妻子離婚,並且只能靠著妻子再嫁才能在這廣闊的天地間有一處容身之所;一個因為老婆愛慕虛榮,而被騙的身無分文,除了等著老婆良心發現、回心轉意,似乎再無他法。
這個夜晚,他們同時失去了自己的愛人。
巴特爾握著酒杯、看著窗外巴特爾的白馬說:“我有三年沒騎馬,三年不喝酒了。”
這樣的畫面讓我突然想起了《琅琊榜》裡胡歌說過的那句話:“你知道我這雙手,以前也曾挽過大弓,降過烈馬的。”
酒和馬在某種意義上就是男人的象徵,對一個男人最大的侮辱也許就是讓他再不能意氣奮發地騎馬,痛痛快快地喝酒。
所以,巴特爾選擇在將一瓶白酒一飲而盡後,打碎酒瓶割腕自殺。
圖雅在得知巴特爾自殺後帶著孩子趕往醫院,對著床上已經清醒但依然緊閉雙眼的巴特爾說:“想死是吧?活著不容易,死還把誰難住了,死還把誰嚇住了……喝什麼不能死,非得喝酒才能死!”
然後她把桌子上的輸液瓶塞給孩子和巴特爾,衝著巴特爾怒吼:痛哭道“你是大人,你有經驗,你先給娃娃做個樣子……這家人誰也不能死。”
在這幾瓶被圖雅臨時充當“酒”的藥物中,我看見了圖雅向死而生的決心,不論生活多麼無奈、艱辛、卑微,這家人都必須努力地活著,因為,生或死已經不是個人的權利了,一家人像樹群一樣盤根錯節的在一起生活了這麼多年,牽一髮而動全身,誰也不能死。
電影中酒出鏡多次,甚至電影的結尾也因酒而來:圖雅和森格的婚禮上,喝了酒的巴特爾和森格大打出手,圖雅的兒子扎亞也因為別人說他有兩個爸爸,而和別人扭打在了一起。
圖雅既拉不開兒子也勸不了巴特爾和森格,只好躲在蒙古包的門後偷偷流淚,蒙古包外是森格呼喊圖雅的聲音:“圖雅,你在哪?你快來呀。”
因為電影最後定格在圖雅哭泣的臉龐上,很多人會說這是悲傷的預告,圖雅“再嫁養夫”的道路一定不會好走,生活的矛盾依然會持續不休。
但是,相反的我卻看到了更多的希望,生活本來就是困難重重、矛盾不斷,對於圖雅這樣的女人來說,縱使生活萬般艱難,但沒什麼不是一杯烈酒所能解決的。
我甚至能想象到如果這不是一部電影,假使生活還在繼續,圖雅應該會在哭泣之後用袖子抹一把淚水,大聲罵道:“不想好好過就算球,想好好過的就給我打起精神來。”
因為,沒有什麼能打倒一個女人的堅毅,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