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十一小長假的第一天就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來到了影院,作為一箇中國人,相信大家跟阿刀是一樣的。

電影院裡更是熱鬧非凡,別說電影,就連這從老到小的陣勢就足以讓人感動了。更不要說看過電影的網友,都從電影裡看到了很多感觸。

很多人更是客觀的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以及對作為一箇中國公民的自豪。

這是一部講述了七個故事,發生在不同時期,針對建國以來祖國有著翻天覆地變化的電影。

這七部短片,依據大致的時間順序分別選取了從建國到近幾年的截點性事件作為大的時代背景,對推動這些歷史性時刻或者被其影響的“無名”個體進行歌頌,從而對映祖國幾十年巨大發展跟繁榮昌盛。

在阿刀看來,七個故事都有自己出彩的地方,排序如下:

1.徐崢《奪冠》8分。鼕鼕小朋友的演技全然不想是一個沒有經驗的小孩子,恰恰相反,他的演技已經深深抓住了每一個觀眾的心,不僅把一個孩子最純真的一面帶給觀眾,讓很多人感受到一個小孩子對祖國尚且如此熱愛,更讓故事尤為動人。

2.甯浩《北京你好》7.5分。葛大爺演北京的哥的貧簡直是活靈活現,老北京的脾氣也是拿捏的恰到好處,對於這種角色別人不行,但是葛優大爺那就是信手拈來。

3.管虎《前夜》7.5分。其實這個故事是最先出場,也是最先抓住所有人的心的。很多人都知道,拍這一段時,是非常危險的,黃渤的影帝果然真材實料。而歐豪在屋頂號召鄉親們一起湊鉻的一段更是讓人感受到中國人的團結,那種深深地感動,來自於背後默默無聞的人的奉獻。

4.張一白《相遇》7分。兩個演員無疑是撐得住的,一個靠臺詞,一個靠眼神。我始終沒有看過任素汐的電影,但張譯這個演員,還是看了不少作品的,從來都是很認真的刻畫每一個角色。看到張譯眼睛裡透漏出的堅定,瞬間想起了黃旭華爺爺為了新中國研製核潛艇30年沒跟家人聯絡過的故事。讓人又震撼又難以平靜。

5.薛曉璐《迴歸》6.5分。個人很喜歡惠英紅,這是一個老演員了。每次看到她,阿刀就會想到她曲折的一生。惠英紅年幼時就是個乞討小妹,吃不上飯還要捱打,好不容易遇到心上人,卻因為戰爭與那個士兵天人相隔。任達華更是在前段時間的《導盲犬小Q》中又收穫了大批粉絲。看到這個故事阿刀不禁感嘆:彼時的1997對比現在2019,我們的香港,始終令人唏噓。

6.文牧野《護航》6.5分。宋佳的演技自然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對比前邊的劇情,卻顯得無功無過,略顯平淡。也許是先入為主的原因,個人覺得當壓軸的故事份量不夠。

7.陳凱歌《白晝流星》5分。普通人能靠近返航的航天器,還騎著馬跟著部隊的車一塊跑,這有些讓網友覺得不可思議了。大概也就是覺得這個故事更傾向於兩個男孩兒看到航天飛行員,醍醐灌頂、迷途知返,浪子回頭的一種感覺。所以跟前面的故事一對比,就覺得很奇怪了。畢竟,不能為了抒發感情違背一般事實啊。

下面阿刀單純對電影進行客觀的影評,不吹不黑。

運用“大背景”下的個體敘事,阿刀認為這種策略是值得肯定的,不過為了避免了巨集大敘事的空泛,落實到具體的故事,卻幾乎無一不在強調著濃厚的精英主義情結。

而且不斷用民族主義煽動情緒以遮蔽各方面電影層面的缺陷的傾向,又與貼近普通人的敘述策略有著程度上背道而馳,而每個導演的表現更是呈現出梯度式態勢。

因此,阿刀認為相對最好的兩部則是甯浩的《北京你好》和管虎的《前夜》,這兩位導演可以說是相當具備豐富的商業片經驗,兩個人的穩定恰恰在於都採取了最經典最傳統的戲劇模式。

甯浩選擇了人物驅動式的弧光展現突顯戲劇張力,雖然其情節發展是具有強烈的可預見性而顯得陳舊,但不得不說也是最完整的,而七部裡邊也只有葛優飾演的計程車司機是最有人味兒、更是最貼近市民生活的一個角色。

甯浩電影裡總是有著特別的市井幽默感,在這一部中最大化地削減了刻板,所以說《北京你好》甚至是有作者特徵的。

而《前夜》這一部則採取了“定時鎖”的技巧,限定了時間和目標,繼而設定障礙,最終制造出“最後一分鐘營救”的效果。

對於張力的製造來說,這種方法十分有效,況且,抓住開國大典這個如此巨集偉的儀式中的一個微小環節,講“一發”不講“全身”,天然地就使其帶有十足的緊張感了。

但是由於線性發展的情節需求比較容易露出痕跡顯得刻意,比如說旗杆頂部用來穩定國旗的鋼球會生鏽,這點黃渤既然知道為什麼不早提,以便同時解決提高效率。

“問題一件一件解決”以及“突然出現的危機感”在這裡無疑是有損合理性的。

當然這個故事最大的問題是它的劇作本質實際上特別樣板戲,也就是人為地弱化人的衝突和摩擦,讓他們一致地去解決各種物質的問題,賦予他們一致性的是一種以犧牲人物性格為代價的和無來由的大局觀。

王千源起先因為和黃渤觀念有衝突,而將其武力關押,這層實際操作上的矛盾的化解僅僅通過簡單幾句大局原則的感化和說服。

不過這種巨集觀意念解決具體矛盾的問題所幸在《前夜》裡對敘述整體性地破壞不算十分嚴重。

不過,卻令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成為了一個巨大的荒誕。

主線就是田壯壯教化兩個頑劣不堪的青年,他帶著一種成竹在胸的“老炮兒”氣質對兩個桀驁不馴甚至試圖偷錢跑路的年輕人無限地寬容和關愛,那我一直就好奇他最終會以什麼樣的手段讓他倆浪子回頭,結果他其實什麼也沒做!

迎接兩位宇航員落地歸來,這構成的內在含義就是英武豪邁的強國氣息可以使積極先進的思想覺悟根植於每一個邊緣人群,意識形態的光芒足以籠罩並且軟化一切執拗叛逆的心靈,

七部裡最差的一部,就是張一白的《相遇》,無論劇作、技法還是價值輸出,只有張譯的演技算是精髓。

公車內一場以任素汐為焦點的長鏡頭排程可以說毫無技術含量,看起來就是攝影機跟著(沒什麼運動空間的)人物極其簡單的走位跟拍,隨後則是無止境的對白,望著空氣講故事。

大概很多人會提到後景排程,這一點阿刀不想多說,大家完全可以去看看《羅馬》。

而這個故事最為嚴重的是,它不僅僅用預設的民族主義共識解決具體的情感問題(任素汐對張譯的理解),而且用試圖民族情緒掩蓋文字的孱弱,導演自己甚至也沉浸在自我感動中無法自拔。

以至於根本顧不上組織敘事,打磨細節,甚至其它幾部難免都有這種傾向。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那樣的歷史背景,這個故事是否還會有相當感染力(當然《相遇》裡“'國家'面前沒有'人'”的終極語義已經讓我失去任何共情的可能性了)?

對比《北京你好》,雖然同樣有大背景(奧運),但是劇情發展轉折是人物在驅動,最終給觀眾帶來感動也是因為人物弧光的變化。

以上均為本人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看到當紅明星出道之前的舊照,不少網友吐槽自己也有勇氣要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