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明星大偵探》的進化和“系列電影”的推進有著些許的相似:內容側,在高度相似的主題當中,從劇情層面找到進化的方向;方法端,從高度統一的策劃當中,不斷尋找高質高效打造內容的方法。而與系列電影不同之處在於,行至第六季的明偵,需要解決的仍然是每一季多達12個小故事,它需要足夠有邏輯,經得住推理,也需要足夠高能,讓觀眾“愛看”。

作者 | 黃澤正

編輯 | 周亞波

準點熄燈的酒店,夜半詭異的童謠,十年前在大火中喪生的妹妹,因追查真相去世的父親,貌合神離的四兄弟和身份不明的“蓉”,兩名偵探如何在兩名相繼被害的死者中查明真相?

單從案件名稱和場景設定來看,《明星大偵探》(以下簡稱“明偵”)第六季開篇的《夜半酒店》,與第三季的《酒店驚魂》有著幾分類似,但不少觀眾認為,不論是劇情發展還是場景佈置、乃至各類細節的處理,都能明顯感受到明偵的明顯“進化”。

這種進化和“系列電影”的推進有著些許的相似:內容側,在高度相似的主題當中,從劇情層面找到進化的方向;方法端,從高度統一的策劃當中,不斷尋找高質高效打造內容的方法。而與系列電影不同之處在於,行至第六季的明偵,需要解決的仍然是每一季多達12個小故事,它需要足夠有邏輯,經得住推理,也需要足夠高能,讓觀眾“愛看”。

對一檔場景靠搭、推進靠人的室內綜藝而言,這是個不小的挑戰。一系列的要求也直接決定了,明偵的“準備期”相比“錄製期”只長不短,而“準備”的內容會更偏向故事的設定,以及故事線本身和推理線的結合。

01 | “劇情”

“劇情”是《明星大偵探》最為突出的特點,一定意義上,觀眾消費明偵內容的過程,已經在向影視內容的消費靠攏,也讓六季明偵培養出了一大批“死忠粉”。這種黏性讓明偵高度獲益,代價則是難度水漲船高。

超長的內容準備期是明偵的突出特點。一檔“劇本殺”綜藝與線下體驗最集中的區別是,如何在參與者最大程度完成故事展現的前提下,讓觀眾明白整個故事劇情。明偵團隊較早確定的是,作為“推理類節目”,“如何將懸疑感透過場景呈現給觀眾”是節目的核心問題。

何舒表示,有別於一般推理故事的呈現方式,外部的推理小說家很難直接滿足劇本需求。於是,團隊採取對症下藥的定製模式,由編劇組提出故事,然後再去敲定具體細節。

故事的來源可以是多樣的,何舒表示,明偵有相當一部分劇情來源於社會新聞,這些新聞被轉化為案件後,會用線索為依託,去賦予節目組希望傳達的價值觀、人生觀。如《夜半酒店》案中涉及的未成年保護話題,節目中不光呼籲公眾提高對相關領域的關注,也借郝妹妹之口,警醒大人要學會如何保護孩子。

隨著節目主題的深入,每一季都要推出12個不同的創意,這對明偵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何舒表示:“每一年發生的新聞是不計其數的,每一個新聞都有成為明星大偵探故事的可能性。但要保證12個故事都是經典和非常厲害的創意,這是很難的。”

在將社會新聞轉化為節目呈現按鍵的過程當中,“頭腦風暴”的過程必不可少。從其中挑選出能引起大家共鳴的話題和故事原型。在積累了一定量的劇情素材後,透過“Who、When、Where、What、Why”的5W原則確定人物、地點、動機、過程等線索鏈,構建推理故事的框架。

具體敲定的過程當中,編劇組會基於簡單的人物和人物關係,編寫每個人物的角色卡,如“我是何美男,我什麼時候今天怎麼樣了,案發當天怎麼了。”最後是將劇本當中的細節變成證據,使玩家能蒐證完成劇情上的推理。

“半年準備、半年錄製”成為了明偵六季推進的基本節奏,充分的準備是保證每一個故事兼顧自洽與可看性的硬性要求,導演組全程參與編劇、全程參與剪輯則保證了節目的呈現質量。結果上,則是透過故事的累積,形成了觀眾對“一整個系列”的情感連線。

02 | “養成”

明偵的誕生和芒果TV定位的變化有著直接的聯絡,2016年,長影片網站競爭加劇,網生內容進入到高速進化的軌道當中。這一年,明偵明確作為芒果TV的招牌誕生,最初,它被賦予的使命就是“做和電視綜藝不一樣的東西”、“做出年輕人愛看的東西”。

在前三季的累積之後,從第四季開始,明偵迎來關鍵轉折點:加入素人。這一做法曾引起過一定的爭議,有人質疑素人存在的合理性,也有人質疑素人與明星之間的權利不對等,影響遊戲公平性。

從第一季到第六季,《明星大偵探》的核心編輯團隊相對固定,節目基調相對穩定,編劇在相似的方法中進行微創新。較為穩定的整體水位當中,節目有時會出現較為突出的“出圈之作”,節目也會以此進行快速、複合的總結。

何舒表示,與以往強調感性思維的綜藝編劇不同,明偵以邏輯推理為賣點,這決定了編劇需要有高維的理性思維能力,能適應推理節奏。除此之外,還要有故事構建能力,能創造劇情,善於用梗。

基調是相對統一的,用人的標準也相對明確,在這種一致性背後,明偵在編劇組的分工又是細緻的,明偵的節目呈現方式決定了,劇情故事和線索道具都需要有明確的分工,並緊密協作。並且,這個“細化分工”的過程也會隨著第一季到第六季的發展而進一步明確,編劇和“演員”的分配也變得更加具有針對性。

這是節目觀感上線索鏈愈發精緻、人物的塑造愈發飽滿的原因。明偵編劇在創作初期,編劇之間就會進行明確的‘攻防’,剔除掉合理性和邏輯性上的隱患。這一過程可以視作觀念的碰撞,以及“查詢bug”的過程。

同時透過刻意製造矛盾,明偵編劇把自身帶入劇情,試圖營造具有戲劇感的,舞臺劇感的綜藝效果。“推理一定是核心”一直貫穿節目始終,而在何炅、撒貝南等成熟陣容的引領下,節目的綜藝感也貫穿著數季始終,在70%和30%的對比中保證了另外三成的穩定性。

這種穩定給單集的個性營造了空間,例如,《天空公寓》主打作案手法,《忘憂雜貨鋪》則側重劇情的打造。

03 | “外延”

隨著節目的播出,更多人透過明偵瞭解到劇本殺的遊戲形式,出於新鮮感親身體驗,劇本殺文化的風靡,帶動了國內劇本殺產業快速和蓬勃的發展。各地線下劇本殺店甚至開始模仿明偵的案子構建劇本,以吸引明偵粉和劇本殺愛好者,積累人氣。

在最初,明偵的定位受眾是喜歡獵奇、推理的年輕群體,因此明偵的幕後團隊也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核心編劇團隊以90後為主。而現在,主創團隊的成長也與觀眾的逐漸圈層外擴形成了呼應,“明偵宇宙”越來越大,能力越來越強,同一團隊的製作的衍生節目也開始上馬。

在“素人”的作用和優勢逐漸顯現後,《名偵探學院》在呼聲下誕生。它以為核心節目輸送新人為理念,透過召集社會各行各業愛好推理的人群,進行腦力PK,其中表現優秀者將被選為明偵嘉賓。藉助衍生節目,明偵團隊增加了選人中間環節和新人曝光度,既擴大了明偵宇宙,也巧妙地轉換了成本的使用。

何舒表示:“無論是素人也好,明星也好,在長達六季的節目中,一定會有所成長,將來會不會進到演藝圈,變的更加的知名,存在多種可能性。”在第一季播出時,王嘉爾、白敬亭等嘉賓的知名度都與如今不可同日而語。

這種在不斷與外部連線的過程中對主體內容的把控,構成了明偵成為“綜N代常青樹”的方法論之一:受嘉賓的臨場發揮、遊戲環節的設定、觀眾審美疲勞等因素影響,大多數綜N代都難以逃脫口碑下滑的宿命,明偵卻在熱度和口碑上一路高歌猛進,節目組對節目本身的控制力成為了最簡單的概括。

在每一次正式錄製前,節目組相當於已經構建好了對劇情的基本理解、對嘉賓選擇的基本把握、對節目價值觀倡導的基本判斷,這是明偵六季以來沿襲的一套方法論,也是不斷精細、不斷自我革新的方法論。

7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張小斐沒紅前無人問津,走紅後,陳年往事都被翻出來誇獎,好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