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最近,電影《阿凡達》(Avatar正在國內重映,不少小夥伴紛紛去重刷留念,驚歎於這竟是十幾年前就能做出的特效。

《阿凡達》的英文名“avatar”源自於梵文。在印度教中,“avatar”特指主神毗溼奴(Viṣṇu)下凡化作人形或者獸形的狀態。傳說毗溼奴有10個化身,其中有9個已經降臨世間,最後一個化身會在世界末日降臨。

而在電影中,或許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納美人的語言,以及其獨特的打招呼方式“I see you”。

納美人的語言是怎樣創造出來的?

其他電影中又有哪些自造的語言?

今天阿研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自1994年,導演卡梅隆就開始對阿凡達的世界進行構想。後來卡梅隆找到了語言學家保羅·R·弗洛莫(Paul R. Frommer)來創造這種語言。卡梅隆開始創造出大約30個詞,包括主角的名字、潘多拉動物名稱、納美語“Na'vi”本身,之後保羅將詞彙逐漸擴大到超過1000個。

弗洛莫和卡梅隆創作出的納美語富有韻律感,並且有自己的語法規則和語言結構,是一種可使用的、完整的語言體系。它在語音上類似美洲土著語的外爆語音,發音很饒舌;在語法上,句子結構不是由語序決定,可以按措辭需要改變,從而使句子更美。

納美語構成

《星際迷航》中的克林貢語(就是謝爾頓瘋狂痴迷的那個語言),是由美國語言學家馬克·歐克朗(Marc Okrand)發明而成。

克林貢語的語法來自北美的印第安人部落,接近於阿茲特克語系。克林貢語的語言語序是倒著的“賓語-謂語-主語”語序,和我們常用語言的語序相反。

目前許多國家和網站都有克林貢語的教程,還誕生了一個克林貢語言學院(註冊的非營利組織),克林貢語的大富翁遊戲,一本官方克林貢語字典,以及克林貢語版本的《哈姆雷特》。

克林貢語字母表

《指環王》系列的作者托爾金(Tolkien)不僅構造了整個中土世界,還為書中的精靈族人創造出了精靈語

精靈語非常像真實的語言,隨著精靈族人的遷徙,語言也有了不同的分支。

比如第一批精靈在覺醒湖旁醒來,在他們新的語言中,用來表達people的詞是“kwendi”;在遷走的那批精靈,也就是勒瑞族中,原來的“kwendi”隨著時間變化成了“pendi”;而在瓦里族群中,這個詞變成了“kindi”。就有那麼一點像義大利語、法語、西班牙語之間的微妙聯絡。

精靈語字母表

《權力的遊戲》中多斯拉克部落首領馬王是多少人的意難平呢?

HBO聘請語言創作協會(Language Creation Society)的語言專家大衛·J·彼得森(David J. Peterson)為電視劇創造了擁有“獨特的發音、超過1800的詞彙量和複雜的語法結構的多斯拉克語”。

為了讓多斯拉克語真實可信,彼得森為其創造了詞彙、語法、歷史背景,還創造出了韻律。

總得來說,在基本句中,多斯拉克語語序與英語相似:主詞在先,動詞在中,受詞在後,也就是“主謂賓”結構;但是在長句中,就要複雜得多。

多斯拉克人和其語言的名稱源自多斯拉克語的動詞dothralat(意為“騎乘”),對於這個馬背上的民族來說,這似乎是最貼切的形容了吧。

其實小黃人(the Minnions)算不上是一種“語言”,並沒有構成一套從語音到詞彙再到語法的完整的語言體系,也沒有足夠的詞彙量和特定的語法規則,而只是一些簡單音節和短句的雜糅。

但是不少看過電影的朋友都說,自己聽到了漢語、英語、西班牙語等等。

沒錯。小黃人說的語言其實是多國語言的混雜體,其中包括英語、法語、印第安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甚至漢語、韓語、日語、菲律賓語、俄語等等。世界各國的語言隨機組合而成了小黃人的語言,才更加讓這些萌萌的生物更加可愛~

我們也可以找到一些規律性的話學起來:

大家還知道哪些創造出來的語言呢?

17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不容錯過的格萊美之最!泰勒,碧梨,碧昂斯,時尚見證了歷史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