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星期我參加了一個#人民觀影團#的活動,去看了#唐人街探案3#的電影。
和那些春節檔就已經過足眼癮的人相比,我現在才看《唐探3》,當然是稍微有點遲了。
再加上之前在豆瓣上了解了一下這部電影的評價,好多人都在說這部電影廣告植入太多、推理劇情幼稚、背書式臺詞、護士和36D的情節容易引起爭議等等,也讓我在一開始就沒對它抱有太大的期望。
全場我都在把它當做一場爆米花電影來看,從一開始東京機場上的大混戰到最後彩蛋裡Q陣營與秦風陣營的隔空對陣,讓我不算無聊地度過了兩個小時。
其實,如果單純將它當做一部賀歲檔、閤家歡之類的電影來看,這部電影帶給我們的觀感,也沒網路上大家說的那麼差。
最起碼,這部電影的畫面就值得支付的票價,作為全球第四部全程用IMAX拍攝的電影,這部電影拍攝出來的效果比普通銀幕多出26%的畫面,讓人在觀影的過程中更加身臨其境;而且,電影裡還帶來了好多的笑點,比如託尼賈踩著單車的追逐戲、秦風四人組的葫蘆娃和小丸子的裝扮,讓現場的觀眾們忍不住笑出了聲。
這部電影也有一個所有人都稱讚的高潮瞬間,那就是強姦犯村田昭的自殺瞬間。
村田昭的心臟維持裝置和水閘的開關聯絡在一起,為了救被困在水中的長澤雅美,只能把村田昭推下懸崖,用一個萬惡不赦的強姦犯的生命,去換長澤雅美的生機。
第一,村田昭的罪行罄竹難書,什麼樣的懲罰看起來都不為過;第二,危急存亡關頭,用一個窮兇極惡的罪犯的生命去換一個無辜的人的生命,貌似是一個穩賺不賠的選擇——在這樣的情況下,秦風到底該不該執行這種看似正義的選擇?
此時的他,就類似於走入了一個列車難題中,不管要不要選擇將村田昭推下懸崖,這場選擇中,都會有一個人死亡。
從春節檔賀歲片、閤家歡的角度去看,這部電影是一部適合一家子人去看,打發掉兩個小時的商業片,但是如果你是從這部片子的定位,也就是推理片、懸疑片的角度去看的話,那這部電影帶給你的感受,就會非常的不一樣。
那麼,現在就會出現一種很奇特的感受,那就是看電影的時候覺得還挺有意思的,有聲有笑的挺不錯,結果回來一看豆瓣評分,一看別人的各種吐槽,突然發現小丑竟然是自己。
怎麼自己看電影的時候都沒注意到?我是不是要懷疑一下自己的審美了?我現在要不要你可改變自己的觀感,一起加入到吐槽它的大軍中?
其實,這是因為我們被歪歌各式各樣的資訊干擾到了,因為網路上一片吐槽,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會很容易被洪流裹挾,陷入到人云亦云的陷阱之中。
那麼多人說它差,那它就是差咯,這就是有些觀感改變的人的看法。
這種情況在我們的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某種產品備受好評,你同樣使用的過程中也會第一時間覺得不錯;還有某本很多人稱讚的書,你拿到手後。即使看不太懂,也會在心裡預設這本書不錯。
這種現象用一句俗語來說,就是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在心理學上也被稱為從眾心理、群體效應。
這種現象有好有壞,好的就是有助於我們形成共同的價值觀,但是這樣伴隨著也會產生另一種極端現象,那就是盲目相信集體思維,忽略了自己的真實感受。
什麼是一部好的電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專業的影評人當然要邏輯融洽、情節過度流暢,峰迴路轉,最好後面還有一段昇華或者轉折;但是對於另一些普普通通就像追求爽感的人來說,看得開心比什麼都來得重要。
就比如唐探3一開始的大混戰,一段長鏡頭的混戰看得人酣暢淋漓,但是有些人卻覺得機場怎麼可能會有這些現象,完全沒有邏輯和常識;以及很多人吐槽的36D的梗,有些人會覺得這是符合唐仁的一段口嗨,但是有些人卻覺得冒犯;還有護士被打的情節,有些人吐槽說換成唐仁都沒有那麼不適,有些人則會說憑什麼就一定要唐仁捱打啊,就一部搞笑的情節有必要上綱上線嗎……這就是不同的人對同一情節的不同觀感。
在這裡我們不去評判這些做法的對錯,單從現象來說,這就是同一情節,因物件不同,想法不同,就會有不一樣的觀感。
這是我從電影院走出來後,看到網上那麼多的評價,突然得到的想法。
電影好不好看,和電影優質與否,是兩個不同的問題。
後者你需要從情節、設定、細節等等的方面去思考,還要注意邏輯性、流暢度、價值觀和哲理內涵,甚至還得看看這部電影能帶給你什麼樣的增長;但是前者壓根就不需要那麼多彎彎繞繞,它只注意到一點,就是你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會不會對它抗拒!
很明顯,這部電影還算好看,畢竟票房資料就擺在那裡,有些人還在過年期間三刷該片,用來聯絡感情、打發時間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但是如果是有更高的追求,比如懸疑元素、內容質量等等,那可能會有點讓人失望。
很慶幸,我去看的時候追求的就只是好不好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