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儷:他變了太多
“時間飛快,唯有愛永恆。”
這是孫儷在6月7日凌晨對9年婚姻作出的總結。為了紀念,她洋洋灑灑寫了400多字的小作文,回憶與鄧超磨合的點點滴滴。
她感慨:兩個人能生活在一起,真的很不容易。
的確,這倆人在性格上簡直天壤之別:
他是個夜貓子,她熱衷早睡早起;他無辣不歡,她喜食清淡;他喜歡北京,她熱愛上海;他很開朗,愛表達;她更內斂,喜安靜......
因為太多不同,鄧超就主動改變:
孫儷喜歡上海,他們就定居在上海;孫儷勤勞有序,鄧超就改變“惡習”,自律自持.....
最後,他們相處得更加圓融,接受了彼此的不同,又在差異中變得越來越像。
然後,不知不覺,9年過去了。
說起來,這些都不過是一位妻子在結婚9週年再平凡不過的紀錄。
而鄧超也一如既往逗比式回覆:你改變了我的內心,我改變了你的容貌。
就在眾多粉絲送上祝福的同時,也有眼尖的網友發現了“破綻”:
有人翻出兩人去年紀念日的微博,發現鄧超寫的是“9週年快樂”,為何今年還是9週年?
對此,有人暗諷:明明是對假夫妻,連紀念日都能記錯,還裝什麼恩愛人設?
其實,鄧超與孫儷雖是2011年舉行的結婚儀式,但早在2010年就已領證。
忽略這場烏龍,這對夫妻身上有太多普通人的影子:
在鄧超的微博中,十之八九都是妻子和孩子。譬如,從不缺席的生日和紀念日祝福,滿屏都是“媳婦”“孫老師”的愛稱......
再看孫儷呢?
她鮮少將微博作為廣告代言的宣傳地,分享的都是照料孩子、做料理以及和鄧超有關的日常,充滿煙火氣。
公開戀情時,他26歲,她才23歲。連普通人都難捱的七年之癢,更何況娛樂圈這種名利場?
於是,唱衰二人感情的論調一直不絕於耳。
直到,他們從1+1=2;變成1+1=3;最後成為1+1=4。
相識14年,他們用9年的幸福擊碎流言。
這其中原因,孫儷已經說得很明白:
為了家,鄧超一直在改變!
和而不同,彼此包容
“改變”,是感情中無法規避的關鍵詞。
畢竟,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夫妻相處融洽,勢必會經歷一段磨合。
“他變了!他從前根本不是這樣的!”
這是每個試圖改造伴侶的人,最愛用的開場白。
比起熱戀時的你儂我儂,婚後的一地雞毛最終激發出夫妻各自靈魂中最可惡的一面,也暴露出許多難以接受的生活習性。
如何彌補這落差?其中,不乏一些人忍不住改造伴侶。
分享一位網友的故事:
結婚後,她發現丈夫變了許多。越是糾正他,丈夫越和自己對著幹。後來她索性放棄了,任丈夫隨性自在。
沒想到對方反而更願意嘗試改變,也更加心疼人。就連曾經不管的家務和孩子也都承擔起來了。
大家多少都經歷過相似的心路:覺得婚後生活差強人意,另一半的包容開始變少,於是爭執變多;理解開始變少,於是衝突變多。
其實,這幾乎是所有感情都會經歷的“月暈現象”:
熱戀中的男女收到愛情的橄欖枝,都會沉浸在美好夢境中,會自動遮蔽愛人的缺點與問題。
但眼前這位閃閃發光的人如同月亮一樣,光芒背後是看不見的隕石坑,坑坑窪窪。這些問題,一直都在。
待到步入婚姻或熱戀期一過,便忍不住要對方作出改變:
比如偷懶,自私,愛敷衍;比如愚鈍,木訥,無情趣。
可事實是,你越渴望一個人改變,對方就越牴觸你的意志,甚至走向相反方向。
永遠不要嘗試去改變一個人,除非他願意為你改變。
正如鄧超對孫儷所做的改變,一切都是心甘情願。
有人說,婚姻中,改變自己是神,改變對方是神經病。
話說得有些難聽,但的確是這個理。
相互改變,彼此成就
夫妻關係就像一個連動的軸。
大家彼此影響,一個人的反應會影響另一個人的反應。
英國著名伴侶治療師瑪麗摩根將其稱之為“伴侶心態”。
一位婚姻諮詢師說:婚姻中70%的問題屬於永久性問題。
若婚前4個月在某個問題上存在分歧,婚後4年可能還是卡在那裡,甚至可能持續在整段婚姻中。
如果一方根本不想改變,另一方卻一直要求他作出變化,夫妻間的關係就會面臨分裂。
最終的結果是:問題不斷衝突,什麼也解決不了。
怎麼辦?
心理學大師羅傑斯說:愛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納。
婚姻中,真正的圓滿是夫妻間做到相互欣賞相互認可,能夠容納彼此的差異,實現融合。
回頭想想,自己認定的丈夫或妻子,打從孃胎出來就是這個樣子。
而過去,是自己矇蔽雙眼,覺得他無可替代;
現在,是自己幡然驚醒,又忽覺對方面目可憎。
可是一個人從小年養成的習慣、脾性、三觀,怎麼可能說改就改的呢?
回到鄧超和孫儷的婚姻中來:
鄧超曾說:孫儷改變了我的生活方式,最大的改變是從鼴鼠變成向日葵,可能原來和她是反的。
而孫儷也說:跟鄧超在一起後,自己變得開朗了。
好的婚姻,必然是給對方正能量的改變,並甘之如飴為之付出。
相愛以來,兩人無論是感情還是在事業,都在彼此的扶持下達到新的高度。
即使也會有高低起伏,但最終結局是喜人的:
鄧超成長為百億票房影帝,孫儷成為收視保證的大滿貫影后。
夫妻還雙雙同時入圍金馬獎,成為難得的夫妻搭檔。
所謂夫妻之間勢均力敵,你追我趕。
彼此相互改變,去成就對方,大抵如此!
川端康成在《伊豆的舞女》中寫道:
當我擁有你,無論是在百貨公司買領帶,還是在廚房收拾一尾魚。
我都覺得幸福,愛像一股暖流滋潤著我。
如此溫馨簡單的小家,卻需要夫妻花不少心血經營。
多改變一些自己的不足,再包容一點對方的不足。
這種發自內心的深愛,自然會感染伴侶一同變好!
儘管人們常說,愛情在最後都會變成親情。
聽起來似乎是在感慨愛情的易逝,但變成親情沒有什麼不好。
為另一半點亮在看吧,也給自己一個大大的贊!
因為無論怎樣變,他都疼你;
無論境況如何,他都會是你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