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電影《大偵探皮卡丘》上映,開播豆瓣7.0,說實話,這並不算是個非常好的成績。觀眾就像一群不斷被電棒刺激的休眠者,每當皮卡丘或其他精靈寶可夢出現時,影院裡就會如條件反射一樣,發出一驚一乍的歡呼聲、笑聲,反應的程度高低,完全取決於皮卡丘們的可愛度和動作誇張度,和劇情、人類的表演都沒啥關係。
《大偵探皮卡丘》是一部標準的文化符號電影,這種型別在中國普遍不擅長。
所以,對它進行剖析,發現其成功和不足,會對以後如何做文化符號電影,有很大幫助
真人化寶可夢大世界的合理想象
對照現實世界,如果把除人類外的所有生物全部替換為寶可夢,那麼基本等同於寶可夢的世界。而電影,呈現了一個相對來說最合理的寶可夢世界。怪力能當交警、布魯等各類狗類神奇寶貝充當警犬,同時,主角和皮卡丘還能交流,完全跟20年前的《精靈鼠小弟》走的是同樣的路子。合理,是一切的根基,從這個角度來看,《大偵探皮卡丘》已然成功了一半。
在首藤剛志的筆下,寶可夢世界甚至還有這暗黑的歷史背景,譬如寶可夢被人類奴役時代、寶可夢起義事件等等,而這些事件背後隱含的人與自然、人與寶可夢之間的關係,如果狠下功夫去處理的話,是非常容易出彩的。
總體來說,這部電影是非常不錯的,強烈安利!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