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國慶三巨頭,除了《祖國》是內地老中青三代導演外,《中國機長》和《攀登者》都是資深香港導演帶隊,中青代內地明星主演,投資方和發行方也基本是內地資本,他們這套模式已深耕內地市場多年。不同的是,《中國機長》票房節節高,投資人博納影業笑開懷。《攀登者》票房不及預期,發行方上海電影集團血虧,A股股價遭遇兩個跌停。

一、香港導演有他們自己的優勢

“97”以來,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和好萊塢大片的衝擊,香港電影產業已走下坡,香港導演和香港明星一樣,紛紛北上尋找事業第二春的機會。

與此同時,內地也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但與之相匹配的工業體系並不成型。香港影人渴求事業,內地資本渴望經驗,雙方一拍即合,文化產業合作作為CEPA的一部分迅Sagitar飛。

你會發現,身邊的電影院越來越多,裝置也在不斷升級,從杜比立體聲到IMAX,再到4DX,再到李安的120幀。每年的大片越來越多,影院千方百計地想把顧客吸引過來,爆米花、口紅機、按摩椅等衍生產業也如火如荼。票房也一路狂奔,直到去年的600億衝量完成。

這一切,香港影人有很大的功勞。成龍、劉德華、周潤發年紀雖長仍然活躍在院線電影裡,更別提一年六七部電影的古天樂了。徐克、陳可辛、林超賢都對票房助力良多,《狄仁傑》、《親愛的》、《紅海行動》都是投資人的香餑餑。

相比於正在(現在仍然)成長的內地電影工業體系,香港的電影產業已經很成熟。他們有專業的團隊,導演們都是在片場摸爬滾打幾十年,李仁港是徐克的徒弟,陳可辛帶出了《七月與安生》的曾國祥,林超賢的老師是陳嘉上。他們有票房大賣的巔峰時刻,也有慘敗而歸的痛苦回憶。這種經驗,是寶貴的。

內地的資本也給了他們大展拳腳的空間。徐克的狄仁傑3D特效砸錢越來越多,只要能滿足徐老怪的刁鑽要求,南韓團隊照樣為你服務。陳可辛的《投名狀》請回了在好萊塢已是上億身價的李連杰,還幫他拿了金像獎影帝。林超賢的外景地從金馬泰到非洲,想怎麼拍就怎麼拍,只要有票房回報。

二、香港導演沒以前風光了

他們到內地“再就業”,需要適應。投資方以前有煤老闆,現在有網際網路新貴。內地的投資方並不像港商李嘉誠般那麼謹慎,李一有風吹草動馬上撤退,內地則講究快搶高。做房地產的天天想著中國首富,做網際網路的天天想著納斯達克上市,做電影也要講究一年拍多少部電影,多少億票房,什麼時候在A股上市等等。一個煤老闆倒下了,十個馬雲站起來了。內地從來不缺富豪,更不缺愛看電影的富豪。

內地年輕導演也在崛起,試圖打破第五代導演的壟斷。從甯浩到大鵬,從徐崢到開心麻花,他們嘗試著用喜劇電影打敗港片和好萊塢大片。事實證明,他們成功了。甯浩們很快進了10億俱樂部、50億俱樂部、100億俱樂部。除了這些喜劇電影,吳京的軍事動作片《戰狼》、郭帆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餃子的《哪吒》都給內地院線增添新的亮色。

相比之下,港片落寞了。純港片過10億已經很難,20億的基本不可能。王晶剛拍完《追龍》,贏得了一些掌聲。緊接著蹭熱度的《追龍2》就噁心死你。周星馳率先用純非香港主演,其他導演則紛紛效仿。徐克的《狄仁傑》再無劉德華,用趙又廷林更新挑大樑。陳可辛的《親愛的》則是純內地主演,不但讓趙薇翻紅,還把配角張譯捧紅了一把。林超賢則與彭于晏深度合作,從《破風》到《湄公河行動》,從《紅海行動》到《緊急救援》,兩人一起追逐票房紅利。

他們這幾位很快適應了下來,當然是這幾位票房成功的。杜琪峰則是相當不適應,在內地拍的這幾部槍戰動作電影不倫不類,拿不了票房,也拿不了獎。《黑社會》倒是拿了獎,但那麼多香港明星助陣,也進不了內地院線。許鞍華倒是拿了不少香港金像獎,但還是培養不了看文藝片的內地觀眾。有人還記得張婉婷、陳果麼?電影悄悄地上映,他們也悄悄地退回香港了。

大浪淘沙,剩者為王。為了生存,他們可以做任何事情。沒有表達,可以,他們可以去拍獻禮片。不用香港演員,可以,古天樂你還是回香港吧。找流量明星,可以,做完主演可以做客串,實在不行可以強塞,觀眾罵完就會忘掉。

只有這樣,香港電影才能活下來。指望那些重本土意識表達的純港片是不行的,香港電影需要擁抱內地市場。

三、香港導演的遺憾

為了票房,這些香港導演基本喪失了對內容和表達的追求。徐克痴迷於3D武俠,林超賢迷戀熱血題材,陳可辛則多年沒有作品見面。周星馳越來越愛炒冷飯,王晶炒冷飯可以臉都不要了。對於政治紅線,他們為了公司利益,是根本不敢觸碰的。

沒有表達的電影是沒有靈魂的,這樣的電影只能是商品,不是藝術品。所以,這些年來,在內地院線票房高的很少有拿獎的,《寒戰》算半部,梁家輝的演技提升了電影的層次。最近,聽說《掃毒2》都要代表香港參加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評選了,這是香港電影的悲哀還是自信過度呢?

更多的,是用觀眾的情懷和炒冷飯去刷票房,比如《美人魚》和《新喜劇之王》。用香港傳統的掃毒槍戰警匪吸引那些對港片有情結的觀眾,越來越沒有驚喜,就靠幾張熟臉撐著了。

哪一天,如果內地觀眾看膩了,《掃毒》系列還會有10億加的票房麼?

也許,徐克們找到了新的方向。《攀登者》拍的再難看,章子怡和吳京談戀愛再尷尬,也有人買單。《中國機長》主角張涵予再“木頭”,照樣奔30億加的票房。

但之後呢,還會有新的題材爆炒麼?狂熱歸於平靜,拿什麼拯救對港片膩歪的內地觀眾呢?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高圓圓產後罕見現身機場,路人鏡頭下素顏也很出眾,完全不像4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