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洱源,鳳羽古鎮。油菜花開了,楊麗萍回來了。
楊麗萍回鄉,有些異象。先是一段她在鳳羽山居里瘋狂玩搖滾樂的影片流出,後來她在當地實景拍攝大型民族原生態舞蹈《春牛圖》的混剪版(或是先導片)接著曝出。而“千呼萬喚不出來”的《春牛圖》在她從小生長的故土上首揭神秘面紗,無疑成為這個春天最火爆的“盛事”。
從楊麗萍在微博上公佈其新作《春牛圖》被央視春晚刷下到雲視春晚事到臨頭放了觀眾的“鴿子,再到這部被預測為“神作”的舞蹈作品揭開半形面紗,以時間角度來看也就一個半月,但從楊麗萍及其舞蹈關注者們的煎熬程度來看,彷彿已是經年,甚至更久一些。這段時間,人們對《春牛圖》的期待從單純的想看一部舞蹈新作轉變為非常好奇楊麗萍到底對“牛”做了什麼,以至於她的“牛”們遲遲不肯與觀眾見面?
“結果”是震撼人心的。在楊麗萍最新公佈的《春牛圖》先導片中,她把“牛”(舞蹈演員)們置身於故鄉的田園山水之中,高雅與鄉土並存,藝術與大地碰撞,虛幻與真實重疊,與民共舞,與民同樂,場景震撼,鄉愁催淚。一切均有別於她以往在室內的場景創作表現手法,更有別於春晚舞臺上只求唯美、溫馨的小巧而精緻的格局。
如果說這能傳遞出什麼訊號,不排除這就是楊麗萍謀求舞臺表現形式轉型的試水之舉。
在正式上演之前,大眾無法得知《春牛圖》最終會以什麼樣的形式呈現,但起碼在這部先導片中,我們窺見了一個越來越成熟的楊麗萍、一個內心越來越貼近故土的楊麗萍,以及窺見一個越來越往深度裡走的民族舞蹈藝術家、原生態舞蹈探索家應有的樣子。
看過《春牛圖》先導片的人,如果你認為它僅僅只是一部造勢宣傳片,說明你對鳳羽這個地方毫無瞭解,也說明你對楊麗萍的用意和“企圖心”缺乏認知。
鳳羽是“隱藏”在蒼山第一峰雲弄峰背面的一個白族小鎮,由於是洱海源頭之一、大理歷史文化重鎮之一,所以山水皆一流、文化均上品。特別是近年來封新城等文化名人的介入,讓這個小鎮成為大理古鎮文化的一股清流,而真正意義上的“大地藝術”等概念也在這裡應運而生、在這裡悄悄實踐著。
楊麗萍是洱源人,老家離鳳羽僅20公里,且鳳羽河從小養育了她,對鳳羽從情感上講就毫不陌生。在鳳羽“大地藝術”概念萌芽及初探期間,她也曾私下回來轉悠過。雖然不是考察,也不是踩點,但像她這種渾身都是藝術觸角的人,想必在轉悠之間就埋下了深深的念頭:也許這片故土就是讓我的舞蹈作品重新“換血”的地方!
楊麗萍是民族原生態舞蹈的開拓者與資深實踐者,早先的《雲南印象》也好,近年的《平潭印象》也罷,她都已經把這類形式的舞蹈作品表現到了極致,把這種舞臺形式玩到了頂端。但“大地藝術”的形式,僅做過一些碎片化的嘗試,還沒有真正完整地呈現過一整部作品。《春牛圖》先導片給我們的觸動,除了作為舞蹈藝術家的楊麗萍對藝術本身永無止境的追求精神外,還引發一個新的思考:作為大地的女兒的楊麗萍,在年過花甲之後應該以什麼樣的藝術形式來回饋或祭奠生她養她的這片熱土?
顯然,楊麗萍走出的這一步就是最好的回答:回鄉,把自己的藝術扎進故鄉深深的泥土裡,扎進魂牽夢縈的山水裡,讓世界看得見,讓祖先看得見,讓族人看得見,讓自己的內心和脈搏能夠明顯感受得到。
即便最終《春牛圖》的舞臺呈現不像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樣子,但今後的楊麗萍以及她的舞蹈作品舞臺,我希望就是朝著這個方向。(禾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