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2017年,《無問西東》電影定檔釋出會上,導演李芳芳攜章子怡、張震、黃曉明、王力巨集、陳楚生幾位影星共同出席,主持人代表觀眾提問:“你是如何請到臺上這幾位大明星來出演的?”

“唯一的辦法是憑藉動人的故事。”李芳芳回答如是。

這部電影原本是為了獻禮清華大學百年校慶,結果幾經波折,六年後才得以面世。

電影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片方的宣傳語也顯得猶抱琵琶半遮面——“明明是奔赴一場災難,就像赴一場華麗的盛宴”。

2018年電影上映,斬獲7億票房,獲豆瓣7.6評分。這樣的成績,似乎也算可以,但是和《芳華》的13億票房相比,它又顯得遜色不少。同樣涉及青春與選擇,時代與人性,《無問西東》真的比《芳華》差嗎?

三刷完《無問西東》,我只想說,這是一部被你們嚴重低估的佳作。

1.不只是對清華的禮讚,它是一闕橫跨百年的命運交響曲

“西山蒼蒼,東海茫茫,吾校莊嚴,巋然中央……立德立言,無問西東……”這首創立於1923年的清華校歌,拉開了電影的序幕。

四代人,四個故事,跨越一百年光陰,如同春夏秋冬起承轉合,遙相呼應,《無問西東》如此展開。

把這四個故事完整地串聯起來的,是兩個中心主題——“心之所向”和“無問西東。”

電影的第一個主題是“心之所向”。故事一的張果果,在要不要資助四胞胎時產生了猶豫,最後看到四胞胎生命垂危,他選擇了聽從內心,幫助他們;故事二的王敏佳,本可以對老師的生活境遇置若罔聞,但她聽從內心寫信警告師母,落得被批鬥最終毀容的下場;一起寫信的李想,最初為了支邊名額選擇明哲保身,當他站在王敏佳的墳前時,他幡然醒悟了,選擇了聽從內心,把全部食物留給張果果的父母,自己葬身雪地;故事三的沈光耀,出生南方富庶之家,本應聽從母親的話暢享生活、出國躲避戰亂,可他聽從內心做了飛行員,最後與軍艦同歸於盡;故事四的吳嶺瀾,文科成績滿分,而實科(理科)卻掛了科,他認為那個年代所有最優秀的人都在學習實科,因而隨波逐流選擇實科。直到校長的一番話讓他醒悟,他最終遵從心之所向,選擇了文科。

電影的第二個主題是“無問西東”。故事一的張果果,毅然拒絕了同事職場鬥爭的訴求,堅守了內心準則;故事二中的陳鵬,無論是在工作的去留,愛情的取捨,人生方向的選擇上,他都無需詢問他人,遵從內心;故事三的沈光耀,明白當時華北之大,早已容不下一張清淨的課桌,他棄筆從戎,無怨無悔;故事四中的吳嶺瀾,在選擇文科後,不再隨波逐流,一生報效清華,教書育人。

電影的敘事始終串聯“心之所向,無問西東”的主題,而這個主題又讓整個故事得以昇華。

清華歷經百年變幻,在四個不同的時代裡,充斥著一樣的盲從、動盪、浮躁,四個故事的主人公卻選擇逆流而上,如同一束光,打破黑暗,悄然照明世界。影片中的拷問,深情,執著,勇敢,無一不表現得觸動心靈,清華精神、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就在這四代清華人的身上不斷延續、傳承。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與其說《無問西東》是一部清華的禮讚,不如說它是清華精神、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的禮讚。

2.數字時代最後的膠片質感,在巨集大敘事的同時以細節動人

有人說,看完電影《無問西東》,最大的感受就是兩個字:深情。只要看一眼電影的主創名單,你就會知曉這種深情來自哪裡。

導演李芳芳是中國第一個出版散文集的中學生,16歲時,她的《十七歲不哭》被改編成同名電視劇獲得飛天獎和金鷹獎榮譽,後被美國紐約大學電影學院和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同時錄取,可謂才氣逼人。這樣精彩的履歷,讓電影的創作力和藝術張力有了保證。李芳芳主張《無問西東》使用全膠片拍攝,最終呈現的畫面效果也十分有質感。

影片的藝術指導由香港美術大師樸若木擔任,這位大師在業界口碑很好,名作頻出,他曾擔任《阮玲玉》《人在紐約》的藝術指導,《胭脂扣》的美術設計、服裝設計。在創作方面,樸若木大部分作品都著力追求一種寫意的效果,《無問西東》的佈景、道具、服裝等同樣也呈現出詩意而質樸的感覺,十分貼近年代。

在攝影上,電影請來了具有豐富攝影技術經驗的曹鬱掌鏡,曹鬱善於用肩抗攝像機拍攝,展示電影細節。他拍攝出的畫面相當唯美,比如《無問西東》中的幾個場景:春意盎然的季節,陳鵬帶著王敏佳回雲南老家,路上一棵古老的大樹落在了鏡頭裡,空曠幽遠,意味悠長;夏天的傍晚愜意無比,空中飛機呼呼飛過,地上的孩子因為飛機丟下的糖果而歡呼雀躍,快樂染紅了天邊的晚霞;清華大學的秋天,鋪滿銀杏的金色大道美如幻境,陳鵬提著行囊走在路上,背影有種孤寂的美;冬天,大學裡的荷塘結了冰,穿著中式長袍的男同學們,在結冰的湖畔深情地拉著小提琴……還有,雲南的雨季中,教書先生因為雨聲太響而無法繼續授課,他從容地在黑板上寫下“靜坐聽雨”四個大字,靜坐,聽雨,直擊人心的美好畫面。

這部電影的魅力就在於此吧,數字時代最後的膠片質感,老派又充滿文人氣質,在進行巨集大敘事的同時,依然保持了一些微小的動人之處,運用美妙的視覺語言把觀眾帶入雋永之境,就如同它的電影譯名“Forever Young”一般,這種美與感動,永遠閃耀,也永遠年輕。

3.敘事蒙太奇手法,把時空的藝術嵌入電影中去

法國電影理論學家馬爾丹在《電影語言》一書中說:電影首先是一門時間藝術。

《無問西東》是以時間軸線為主體表達處於不同節點的時空藝術,電影中的四個時代背景,分別是1920年前後的民國時代,1930-1940年抗日戰爭時期,1960年文化大革命前夕,以及欣欣向榮的的21世紀。導演使用敘事蒙太奇的手法,把這四個橫跨一個世紀的故事串聯成一個整體,融入到一部138分鐘的電影裡。

比如影片中張果果的父母每年都會帶著他去祭拜戰友李想,並和他講述當年李想是如何捨己救他們的故事。這時鏡頭閃回到60年代茫茫大雪的邊疆。這裡運用的就是插敘蒙太奇,讓李想的故事和張果果的故事有了巧妙的關聯。

所以看完整部電影,我們可以清晰理出人物線索:

1923年在清華唸書的吳嶺瀾在老師的啟發下頓悟,他來到西南聯大,成為一名教師。1941年入學的沈光耀是吳嶺瀾的學生,他本是富家子弟,卻因時局錯亂,選擇棄筆從戎成為一名空軍;1960年的陳鵬,從飛行員“晃晃”叔叔沈光耀那裡接過食物和希望,他和王敏佳、李想這群孤兒也能進入課堂好好學習;李想揹負對王敏佳的愧疚,在陳鵬“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的規勸後幡然醒悟,最後犧牲自己的生命,救下了成長在21世紀的張果果的父母……

運用時空藝術,把四個故事完整拼貼,使得百年曆史如同一條河流生生不息,一代又一代的傳承自然而又珍貴。

4.視聽美學設計,中國式“留白”精髓

李芳芳導演在一次訪談中談到,故事好拍,難的是拍出一片時光。她舉例,影片中海拔三千公尺以上的蘑菇村,她認為一定要在那裡聽到高原的風聲感,她非常喜歡那些大雁的聲音。因為在中國文化中,雁鳴不論是回家還是悲傷,都有很多特別的意味。這些也都是時光感的一部分。

因為導演對“意境”的執著,我們可以看到影片中保留了許多的“閒筆”,觀眾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氛圍。

比如,沈光耀請求管家幫忙把青蛇蛇膽帶給患有眼病的父親時,他們在月下切磋拳技,在中國的文化裡邊,秋蟲在呢喃,吉他聲音傳過,風靜靜地吹過,遠處有一些嬉鬧聲,打水洗衣服的聲音……這些就構成了一幅月下打拳的中國場景。簡簡單單勾勒出中國美學意境中的“留白”。透過這種視聽設計,觀眾可以自然延伸補充沈光耀的童年、沈家肅正的門風等,使得影片的餘韻更加綿長。

視聽語言的合計,中國風的方式,將不同年代的獨特性精準傳達,完成了一場關於時代,關於青春的美學盛宴,也使得《無問西東》成為一部經琢磨、經考究的經典之作。

5.最後七分鐘的思想蒙太奇,真正讀懂中國風骨

李芳芳還說過,為拍《無問西東》,他們前期籌備了近14個月,翻閱了百餘萬字的歷史文獻,十餘萬張歷史參考圖片影像,力求在電影中真實重現許多珍貴的歷史瞬間,最大化地還原每一處場景和細節。而這些最珍貴的瞬間大都隱藏在片尾七分鐘的思想蒙太奇裡。

這也是影片的最大驚喜。文字整合的方式,靜態文字+動態畫面,長達7分鐘,無數觀眾準備起身離場又默默坐回座位,也有一些觀眾是站著看完的,有人鼓掌,有人靜默,場面很是感動。

這七分鐘介紹的,是一個個如雷貫耳,在各自領域成就非凡的人物:

梅貽琦、樑思成、林徽因、梁啟超、王國維、徐志摩、孫立人、馮友蘭、錢穆、蔣夢麟、楊振寧、馬約翰、錢鍾書、沈從文、朱自清、陳省身、華羅庚、穆旦、聞一多、陳寅恪、袁復禮、鄧稼先、蔣南翔。

讓觀眾意外的是,這些人在兩個多小時的影片中,只屬於“跑龍套的人”,他們不是主角,有的人連臺詞都沒有,只有背影和側臉。但是這才讓人忍不住感嘆那個時代的繁盛豐茂,這些人,是真正聽從內心無問西東的人,他們努力生活,風骨卓絕,奮鬥一生,他們才是泰戈爾口中“送給這個世紀的禮物”。

7分鐘讀懂中國風骨。簡單的文字整合方式,卻蘊藏著深湛的人文內涵和賁張的藝術表現力。

片尾,張果果的獨白響起:

“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言有盡而意無窮。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十一”黃金週期間觀影人數首次破億,主旋律三部曲扛起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