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2年,記錄粉碎機《阿凡達》回來了。
上週末,在10部新片的「圍剿」下,《阿凡達》拿到400萬美元的IMAX票房。影片的IMAX總票房突破2.5億美元,成為影史第一。
同時,重映11天,《阿凡達》每天都是日票房冠軍,由他保持的83天票房日冠記錄,也成了無法打破的「神話」。
雖然按現在的標準,《阿凡達》內地16億票房不算變態,但「穿越」12年,這部代表當時製作水平天花板的電影,不但不過時,還能讓觀眾嘖嘖稱奇。
那影片的質量究竟有多高,就值得深入探討一下了。
就靠以下幾點,過20年再看《阿凡達》,照樣不過時。
說起《阿凡達》,就不得不提特效。
影片當年上映時,3D特效就是最大的賣點。時隔多年,當我們重看《阿凡達》,特效依舊驚豔。
導演卡梅隆是怎麼做到的呢?
詹姆斯·卡梅隆
一方面,是3.5億的真金白銀。
為了將想象的世界與人物呈現在大銀幕前,各種特效製作方法卡梅隆沒少試,但基本達不到要求。
經過多次試驗,幾百萬美金砸下去,一點水花沒看到,卡梅隆心一橫,決定和最頂級的數字特效公司威塔公司合作。
二者商量後,認為只有結合CG技術,與當時最先進的動作捕捉技術,才能符合卡梅隆的期待。
CG(計算機動畫)與動作捕捉技術現在應用較多,但當時還算新鮮。尤其是動作捕捉,需要演員穿上帶有感應球的特殊服裝,演員的表情、動作,能透過感應球傳輸到電腦,再附加於電腦動畫生成的虛擬角色身上。
《阿凡達》片場
威塔公司拿來樣片,卡梅隆長舒一口氣。
他不計成本,用3.5億美元、超過60%的動作捕捉技術,創造了潘多拉星與藍色的納威人。
另一方面,是對效果負責的態度。
最近幾年,技術不再神秘,2016年上映的《爵跡》,也使用了大量的動作捕捉技術。
但《阿凡達》之所以經典、耐看,除了錢能買到的技術水平,更多是導演的態度。
拍攝期間,因為動作捕捉時,現場看不到完成的效果,卡梅隆心裡沒譜,於是他又向威塔公司提了一項要求,希望看到實時的拍攝畫面。
為此,威塔公司費盡心血,最短時間開發出了「虛擬攝影機」系統。
卡梅隆(左)在片場
這個由電腦和LCD監視器組成的系統,能將演員表演與虛擬電腦背景即時合成。哪怕畫面糙了點,但卡梅隆現場就能看到成片的感覺,也方便他看到細節,及時找出問題,最快速度做出調整。
所以,把錢花在刀刃上,是《阿凡達》製作水平不過時的基礎。但卡梅隆對特效、成片質量的要求,或許才是電影區分於其他同類作品,甚至引發CG技術爆發的關鍵。
哪怕未來技術水平再次升級,但卡梅隆鏡頭下,畫面無一瑕疵的《阿凡達》,依舊能代表這個時代,電影製作的天花板。
除了在畫面上下苦功,故事,也是卡梅隆精心打磨多次的結果。
好萊塢劇本顧問邁克爾·豪格曾說:無論特效多驚人,《阿凡達》的成功之處,依舊是高超的劇本。 電影製作者是講故事的人,卡梅隆最無人可比的,是他具有講述偉大故事的能力。
此言非虛,在接近3個小時(加長版)的時長中,主人公阻止僱傭兵摧毀潘多拉星的事業線、追求納威女人的愛情線,都有必須去做的動機、戰勝困難解決問題的過程,以及豁出性命,也要收穫的結果。
通俗點講,就是主人公的動機又強又合理,能帶動他在整部電影裡,不顧一切的完成目標。同時,穿插的劇情和故事,不突兀,又能輔助主線劇情,甚至每個支線,都能成為完整的閉環。
對於商業片而言,《阿凡達》的劇本結構、敘事節奏,都可當作模版,《編劇有章法》一書中,也稱其包括了型別片必備的五個元素:主人公、對主人公的同情、主人公的訴求、衝突以及風險。
按照這個標準創作型別片,無論故事本身還是節奏,都能契合觀眾的審美需求。而有故事做保障,無論角色是人類還是藍面板的納威人,都能調動情緒,讓觀眾產生共情。
此外,創造了一個優秀的故事,與經典仍相去甚遠,《阿凡達》在主線之外,還涵蓋了兩大普世的主題。
其一是表面的環保題材,借用世外桃源似的潘多拉星與地球的對比,當時熱門的環保話題躍然紙上。
但在表層之外,電影透過地球對潘多拉星的掠奪,還暗藏了國早期對印第安原住民的殖民、掠奪。
這套「高階」的劇作方法,目前被文藝電影廣泛使用,但對於型別片而言,主題與故事並行,還都不落在下風。目前還沒有出《阿凡達》其右者。
就筆者時隔12年的觀感看,《阿凡達》無論故事還是特效,都在當下的型別片之上。
對國內而言,最近兩年,也只有《拆彈專家2》在型別片的模式上,能和《阿凡達》有一較之力。
尤其對型別片而言, 在劇本階段,除了構思一個好故事,如何在節奏、深度上下功夫,用技巧帶動觀眾的情緒,讓觀眾沉浸於故事當中,也至關重要。
同時,如果需要特效,光砸錢也不行,還需要將成本最大限度的應用於關鍵場次,並從細節著手,扣好每一個觀眾可能看到的場景,起碼不能讓觀眾跳戲。
在內容精品化時代,只有將好故事與上乘的特效有機結合,才能創造出高票房、高口碑的作品。
否則再過20年,國產型別片,還是達不到《阿凡達》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