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是影迷們追捧的神年份,這一年出現了很多名垂影史的電影。
國外的有《肖申克的救贖》《這個殺手不太冷》《阿甘正傳》,國內的有《活著》《東邪西毒》《飲食男女》《陽光燦爛的日子》。
其實,某種程度上,1994年華語影壇的燦爛,是承接了上一年的光環。
1993年的歐洲三大電影節,中國電影拿到了其中兩個電影節的最高獎。陳凱歌憑著《霸王別姬》在戛納一片封神,李安的《喜宴》柏林風光無限。
這兩部電影都是很多影迷刷過一遍又一遍的經典,但是,當年柏林電影節還有一部華語電影卻少被人提及——
和《喜宴》一起拿到了金熊獎的《香魂女》。
這部電影的導演是謝飛。
這些年,不少人認識謝飛導演,是因為他在豆瓣上留下了各種熱評,各種片子,他都耿直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感受。
評價《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120幀沒有什麼特殊感覺,可見內容永遠是關鍵。
評價《愛樂之城》:當然不能給滿分,因為從哪一方面講,這部電影都沒有什麼創新和光彩。
評價《邪不壓正》:中後部分的眾多的、自以為是的雜亂邏輯和不知節制的噱頭、打鬥、屋頂跑酷,著著實實地撲滅了那些觀影享受。實為遺憾。
其實,謝飛和姜文30年前就合作過一部電影《本命年》,這部電影當年也拿到了柏林銀熊獎。
鋪子之前給大家安利過這部電影。
《香魂女》是謝飛拍完《本命年》後的一部作品,這部作品在題材和故事上完全不同,但影片的氣質,人物的命運卻有不少相似的部分。
《本命年》,一個城市的男人,勞改歸來,被邊緣化被拋棄。
《香魂女》,兩個農村的女人,所嫁非人,青春年華蹉跎荒廢。
電影的故事,改編自周大新的中篇小說《香魂塘畔的香油坊》,故事題材和演出尺度都不算小。
這是一個發生在香魂澱旁的故事。
香二嫂(斯琴高娃飾)是村子裡少有的明星女性,女強人。
因為掌握了一手磨香油的好技術,她家的香油在村鎮上賣得火爆,連市裡都有了一定的客群,開了分店。
她身上,有著最早那批企業家的勤勞。
每天早上天還沒亮,就起床燒火準備製作過程。天矇矇亮了,就要準備店鋪的開張工作。
因為香油的品質過硬,甚至吸引到了一本日本投資女商人。
對方有意引入標準化的生產車間,將香二嫂的香油進行現代化生產,將香油推向更廣闊的市場。
能吸引到外商的投資,香二孃成了村子裡舉足輕重的女人。
無論村幹部,還是信用社的領導,都對她敬重三分。
這樣一個能幹的女人,應該是活得相當瀟灑吧。
可惜,她卻偏偏生錯了時代。
在那個年代,女性並沒有多少自我選擇的權利。
因為家貧,她被賣給了瘸腿的酒鬼丈夫,13歲的時候就被迫圓房,在失去貞操的那一夜後,她坐在香魂澱旁,一度想要投河。
還是婆婆拉住了她,“忍忍就過去了。”
這一忍,就是幾十年。
這些年,瘸腿的丈夫從不打理家裡的香油鋪,沉迷賭博和酗酒,喝多的時候常常家暴香二嫂。
而她,不得不忍受丈夫的拳打腳踢,並繼續扛下香油鋪所有的重活累活。
自己的一兒一女,也需要她日常操心。
特別是大兒子智商有點問題,她花的心力不是一般的多。
她身上有著老一輩女性忍辱負重的個性,但也有著反叛的精神——
這種反叛,來自她情感方面的追求。
她有一個情人,因為生意上的來往,兩人常常跑出去偷情。
她的小女兒,其實就是和情人生下的孩子,這份私情是支撐她生活的全部動力。
但是,與此同時,她和情人之間也有著微妙的角力關係。
一方面,他們有著生意上的往來,情人給香二嫂供應裝香油需要的玻璃瓶子,兩人有一種甲方乙方的關係在裡面。
於公,她是關係的主導者。
情人給她供應的瓶子,破損率很高。
精明的香二嫂,也絕對不會因為情人的面子,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是於私,她卻是這段關係裡的弱者。
她曾經很多次地想要離婚,和情人一起生活。
陳寶國在片中飾演的情人,是一個非常懂得生存之道的男人,早年,為了城市的戶口,娶了城市的女人。
再後來,在和香二嫂的婚外情中,也順便成為她的供應商。
在他的人生道路里,女人都是向上爬的墊腳石。
如果墊腳石變成了絆腳石,他就會毫不猶豫地踢開,當香二嫂的丈夫開始懷疑自己女兒是否親生時,他立馬離開了香二嫂。
香二嫂,在情人離開後,精神被完全打垮。
在事業上,她是一個無數人羨慕的女強人,但在家庭和情感方面,她是一個百分百的弱者。
但受過家庭不幸痛苦的她,卻並不能體恤那個時代同樣遭遇的女性。
智障兒子成婚的年紀到了,她開始為兒子物色媳婦。
漂亮又質樸的環環(伍宇娟飾),成了她心中的不二人選。
為了逼迫環環嫁給兒子,她先用金錢收買了環環的男朋友,接著,又變相讓村幹部催收她家的欠款......
環環為了償還欠款,嫁給了香二嫂的智障兒子。
環環,開始了香二嫂的悲劇生活,成為新一代的香魂女。
她不愛自己的丈夫,卻無力靠自己的力量走出這個家庭。
於是,成為香魂澱旁幽怨的女人。
迫害文化的延續,是一代代女性的接力。
香二嫂,算得上一個性格非常複雜的人物。
一方面,她身上有現代和反叛的一面,一方面,又有著舊時代女性相煎的落後思想。
作為一個女企業家,有了經濟的基礎,她也難逃於社會文化的桎梏。
電影裡,用了不少筆墨描繪了社會環境對於人對待婚戀觀的影響,特別明顯的就是,香二嫂和日本女商人的對比。
兩個女人,都算得上數一數二的事業成功女性。
但是兩人又是不同社會文化下的兩個不同代表,香二嫂代表的是傳統中國鄉村女性,她的生產力是傳統的。
用自己起早貪黑的勞力,以及香魂澱上品質不俗的芝麻,換取產品的勝利。
她的成功,來自於這塊土地天然的強韌底色。
而日本女商人,則是代表著現代化的生產力。
她可以不受縛於土地,直接投資自己想要的產業。
現代化的生產線可以拉到東京大都市,也可以落地於中國鄉村裡的一片香魂澱。
她成功的底色在於,現代化經濟之下的開放自由社會風氣,讓她有了無畏無懼的勇氣。
一個傳統,一個現代。
生產力上的差異,造成了很多人在很多層面的差異。
例如對於美,日本女商人是非常在意的。
在村民的口裡,她是一個五十多歲,看上去只有三十多的女性。
每一次出現,身上的衣服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即使上了年紀,她的舉手投足就像是時尚雜誌裡的摩登女性一樣。
但香二嫂的美卻是匱乏的。
女商人送給了香二嫂一條時尚的圍巾,她很喜歡,卻也無意中表示,連丈夫都沒送過這麼漂亮的衣服。
在回家的路上,她一直把這條圍巾圍在頭上。
因為缺乏,所以稀罕。
電影裡這段看似無意的情節,對電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女商人送完香二嫂圍巾後,香二嫂很感動,於是和女商人說了一些自己家庭的不幸故事。
這段掏心窩子的對話,幾乎是雞同鴨講。
對於香二嫂的個人心路歷程,女商人完全無法感知——
她是個成功的女商人,沒有婚姻的束縛,只有一個情人相伴,她完全不理解香二嫂這種經濟獨立的女人,為什麼還要忍受不愛自己,且家暴自己的丈夫。
香二嫂和女商人,也照見了不同社會發展階段的女性,對於婚戀的不同態度。
社會越發展,女性的選擇權也越高。
故事裡的香二嫂是舊時代悲慘女性的一個代表,香魂女,也是舊時代女性的一個統稱。
可能有粉絲疑惑,為什麼故事裡的池塘,會取香魂澱取這麼陰森的名字。
其實,這也是電影的一個隱喻,香魂澱的名字源自一個村子裡的傳說。
乾隆年間,一個大戶人家的女兒和打鐵匠的女兒,一同在這個池塘溺亡,後來,人們就把這個地方叫做香魂澱。
在那個時代,無論女性出身貧賤還是富貴,都難逃命運的追殺。
可見所謂婚戀觀念,看上去是個人選擇的問題,但最終也是一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問題。
這一點上,《香魂女》裡的女人們,和《本命年》中的男人們,其實面對的都是同樣的困境。
青年的迷茫,婚姻的壓抑......他們的問題,不單單是個體的問題。
社會的發展過程裡,總伴隨著結構性的暴力。
而抵抗暴力的第一步,就是認清這種暴力,認清尋常生活裡的迫害文化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