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肆虐下全球產業一片蕭條,電影市場自然不會是個例外。
國內雖有《唐探3》《你好,李煥英》領跑春節檔,但是礙於沒有後繼佳作以及進口影片加持,片慌已然來襲。
於是才有了重映版的《阿凡達》,以及即將重映的《指環王》聊以慰藉。
而在這個檔口。
還有一部非常特別的“重映”電影,去除一個歷史最高分9.0,開分8.7,截止到發稿日期,扎導版《正義聯盟》豆瓣評分在9.0上呆了將近4天,終究定格在8.9分。
一切似乎塵埃落定。
豆瓣
時光網
正如IMDb、豆瓣和時光網上的評分。
從6.2到8.4、從6.4到8.9、從7.3到8.9,這一刻全球觀眾似乎達成了某種共識:
扎導版《正義聯盟》固然驚豔,滿足了DC是死忠粉和大多數人對於超級英雄的預期,但它真不值9.0分。
值不值9.0分我們稍後再談。
不可否認的是。
從《活死人黎明》到《300勇士》,從《守望者》到《超人:鋼鐵之軀》,扎克施耐德還是扎克施耐德,是一個敢於把電影當做是“畫布”,濃墨重彩盡情敘述個人風格的一個導演。
2009年《守望者》後,扎導更是在諾蘭的引薦下成為了華納欽點DCEU的“執劍人”。
而在這版《正義聯盟》中,扎導更是迴歸了自己對於DC宇宙一貫的創作主題“人性與神性的思辨”,進而上升到“人權與神權的戰爭”。
主線還是那個主線,電影卻像換了一部電影。
在這裡。
不管你心目中的《正義聯盟》值多少分。
4個小時、4天穩居9.0分、將近4年的導演剪輯運動。
扎導版《正義聯盟》口碑爆炸的意義遠不只是一個9分,一部超英電影的成功可以概括的,它是超英和粉絲、導演和華納的共贏,更是21世紀漫改影視圈最值得紀念的勝利。
01
扎導版《正義聯盟》
憑什麼口碑炸裂?
4年後的4個小時舊瓶裝新酒“驚豔”了太多人。
而它之所以能夠封神?
一方面是因為尾燈版“爛”得太過徹底,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扎導版“好”得足夠出眾。
尾燈版有多“爛”?
不針對個人。
被華納寄予厚望準備“打造”DC宇宙的野心之作,投資3億美元卻只收回了6.5億票房,2017版《正義聯盟》嗎,這部爆米花電影就像《上海堡壘》一樣“焊死”了諾蘭和扎導聯手撬開DC宇宙的大門。
回到電影本身。
超人、蝙蝠俠、神奇女俠三巨頭就不用說了,但閃電俠、鋼骨乃至海王的“入夥”就已經不能用草率來形容。
最大的“毒點”就是各路英雄被削弱得厲害。
蝙蝠俠好歹還是個“團寵”還能划水、神奇女俠雖然輸出不行至少還能“抗揍”,閃電俠、鋼骨和海王幾乎就沒有存在的必要性。
尤其在超人莫名其妙復活後,5個超級英雄就像是“家長”來了一樣,完全淪為了“嚶嚶怪”,他們存在的意義似乎就是為了復活超人,然後等著他“浪子回頭”大殺四方。
當然。
正因為尾燈版爛到了極限,才有了扎導版的“觸底反彈”。
扎導版有多“好”?
作為一個路人粉,甚至是“局外人”。
我們可以不知道這一版《正義聯盟》誕生的緣由,我們甚至不用去探究華納究竟是希望電影大賣還是電影崩盤,就算是4年前我們已經看過2017版的主線。
再一次觀看扎導版《正義聯盟》,242分鐘幾乎全程無“尿點”。
好在細節:
我們就不提扎導在蝙蝠俠夢境中埋下的伏筆、黑超“變身”、母盒回溯的慢鏡頭,以及路易斯的驗孕棒。
單說荒原狼的造型。
“渾身帶刺”這才是一個能夠吊打天堂島、亞特蘭蒂斯以及蝙蝠俠、神奇女俠、閃電俠、海王和鋼骨的反派應該有的“修養”,結局被眾英雄“圍毆”也算是死得其所。
而這樣的細節扎導版《正義聯盟》不勝列舉。
好在故事。
雖然扎導版《正義聯盟》並未脫離2017版的主線:地球危機——組建聯盟——復活超人——背水一戰。
但是後者卻在前者已經定好的“基調”上,給每一個英雄都留下了一定的“自我發揮”空間。
超級英雄雖然有著“超凡脫俗”的力量,但這種力量帶給他們的卻未必都是幸運,他們也有自己的迷茫、執著和煩惱,只是一種名為“責任”的覺悟讓他們願意為了保護地球拋頭顱灑熱血,甚至是獻出生命。
而這裡最出彩不是吊打荒原狼的黑超,而“正義聯盟”實至名歸。
尾燈版彩超的強大已經逼近粉絲的理解閾值。
但在扎導版中黑超雖然強大,但卻沒有忽視每一個聯盟成員存在的意義:神奇女俠引出達克賽德、閃電俠兩次回溯時間、鋼骨因為父親的犧牲神性覺悟、海王經歷了最終一戰也不再抗拒對亞特蘭蒂斯的責任,就算是最雞肋的蝙蝠俠也做好了“穿針引線”的作用。
而他最後的夢境,更是直接對映DC宇宙一個前所未有崩壞的未來。
好在風格。
不可否認。
漫威的“低門檻”和“親民”的確讓漫威宇宙賺得盆滿缽滿。
華納對自家超級英雄的定位開始動搖,這不奇怪,找來隔壁《復聯》導演大量補拍院線版這個操作就有些迷了。
與其說是“懸崖勒馬”,不如說是“自廢武功”。
尾燈版風格的大改不僅得罪了DC死忠粉。
對於路人粉來說也是“西施效顰”,有《復仇者聯盟》珠玉在前,觀眾對於《正義聯盟》的預期更高,他們要的不是一部媲美復仇者的正聯,而是一部超越漫威的DC。
更別說超級英雄各種“水土不服”。
所以這一版《正義聯盟》的最的價值,不是羅素兄弟的恭維、不是粉絲、扎克施耐德和華納的彼此成就,而是DC找回了屬於自己的“風格”。
暗黑才是粉絲需要的主旋律。
好在正義。
2017版《正義聯盟》上映之後就伴隨著爭議,也是在將近4年的爭取和妥協中,扎導版《正義聯盟》得以重見天日。
扎克施耐德的正義在於,4年之後他拿到了絕對的導演剪輯權,交出了能夠讓自己滿意的作品。
粉絲的正義在於,4年之後那群骨灰級粉絲髮起的“ReleaseTheSnyderCut”運動瓜熟蒂落,看到了他們心目中的《正義聯盟》。
華納的正義在於,7000萬美元的補拍帶來爆炸性的口碑和流量,為自家HBO MAX掙足了“臉面”。
而在這一場聲勢浩大的導剪運動中,粉絲們和扎導的堅持共同實現了電影之外的“正義”,粉絲和導演原來可以對自己的金主大聲說:
No!
這或許能給國內的影視改編市場帶來某些啟示。
鬥氣化馬真的可以消停一下了。
客觀上來講。
2017版《正義聯盟》的爛不全是尾燈的錯。
畢竟。
他也是在扎克施耐德的主體之上換了一套大眾喜歡的“面板”,而這也是華納對趨勢的妥協,只是《正義聯盟》換上這套面板格外彆扭,反倒弄巧成拙。
至於扎導,也不過只是“撥亂反正”。
02
那麼扎導版《正義聯盟》差在哪裡?
一方面是電影本身資訊過載。
其他幾位英雄還算過得去,閃電俠的人設和劇情真的很破壞觀影感,我們理解電影想要把閃電俠變成“蜘蛛俠”式話癆的用意,但閃電俠被類魔“射”中的那一段簡直違和。
而扎導在電影中埋設的伏筆也太多了,讓人不得不懷疑《正義聯盟》還有後續麼?
另一方面是DC宇宙操之過急。
就像知乎網友說的,雖然電影時長已經從120分鐘延長到了242分鐘,但想要在242分鐘內拍完這麼多東西真的不是一部電影就能自洽的,特別還是扎導這種慢工出細活的導演。
就算扎導已經做出了妥協,華納也做出了讓步,粉絲也不覺得242分鐘有什麼不對,過於龐雜的資訊量還是會極大影響觀影感。
還有就是華納的不確定性。
無論扎導版《正義聯盟》是否“正義”,DC宇宙的決定權始終在華納手裡。
我們不知道華納高層如何看待扎導版《正義聯盟》,是當做一枚充滿話題性的棋子、還是為了挽尊彌補自己在粉絲心目中的形象,又或者只是單純作為一次實驗撒出去7000萬美元看看能否“撬開”DC宇宙的大門?
扎導面對華納時,就像我們面對資本時一樣無力。
最後。
扎導版《正義聯盟》封神之後。
我們只希望這不會是DC宇宙最後能夠拿得出手的作品。
因為。
03
留給華納和DC宇宙
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22部電影投資40多億美元,收益200多億,收益率300%。
隨著鋼鐵俠一個響指終結了漫威宇宙的第一階段,更多的黑人超級英雄粉墨登場,我們很難判斷漫威宇宙是否還有另一個“鋼鐵俠”引領整個時代。
依舊在票房和口碑之間選擇困難的DC已經很難追上對方的腳步。
而這時反英雄主義的號角已然吹響。
就算是局外人都能看出,《黑袍糾察隊》是對DC的“復刻”,更是對超級英雄審美疲勞之後的產物。
祖國人正在玩命消耗黑超的IP價值。
而這或許就是黑超提前出現在大熒幕的原因之一。
如果說《黑袍糾察隊》是《復仇者聯盟》的反面,那麼DC宇宙就夾在這兩者之間,那邊都差一點:既不敢黑到極致,也無力紅到發紫。
DC的出路不在扎導、也不在華納。
DC的出路在於使用者不需要千篇一律的復仇者,我們急需超英新的觀影體驗,哪怕是《黑袍糾察隊》這樣的飲鴆止渴,我們急需DC用自己的暗黑之風“撕開”漫威的“低門檻”霸權。
我們不知道資本面對口碑時,是否會做出妥協。
然而根據華納目前的處境,扎克施耐德對於DC宇宙就像6位英雄面對達克賽德一樣“有心無力”。
04
大人,時代變了!
站在一個營銷者的角度。
扎導版《正義聯盟》無疑是扎導本人、粉絲、使用者和資本一次集體的狂歡。
站在一個使用者的角度。
扎導版《正義聯盟》挖掘出了我們心心念唸的超級英雄電影。
站在市場的角度。
扎導版《正義聯盟》給了我們一種全新的觀影體驗。
我們不妨再看遠一點。
5G加速到來,6G大唱讚歌。
我們不確定電影是否還是下一個時代最賺錢的內容產品之一,但我們知道遊戲化互動數字內容必然會有一波爆發。
DC能否抓住這一波技術紅利,決定了他最後能走多遠。
美國大法官休尼特說過,“正義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放在《正義聯盟》的語境下再適合不過。
只是站在使用者和市場的角度,遲來的正義還是正義嗎?
扎導版《正義聯盟》是好還是壞,想必這時你的心中已經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