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女人,享有高貴的出身,讓人豔羨的美麗容顏,窈窕的身姿,優雅的氣質以及出色的演繹才華。她甚至成為一種經典,一種風格,一種懷念,成為美麗、優雅、高貴的代名詞,直到今天,仍讓人們迷醉和流連。她魅力非凡,光芒四射,男人都為她傾倒,她應該可以很輕鬆贏得幸福生活,但她就是做不到,一次又一次彌足深陷自己製造的深坑裡。
她似乎總是在尋找愛情,每次投入一段新的愛情,她都會激動不已,奉獻自己的所有,認為生活從此會幸福下去;但事與願違,她越犧牲自己,越隱忍,男人離她越遠,直到最後關係破裂。她可以花幾個星期就和一個男人從相識到相愛,到走入婚姻,但又花10年的時間去被這場婚姻折磨得無一絲力氣,最終放棄。問題是,她總能找到一個最不合適的男人。
她就是奧黛麗·赫本。女神為何這樣折磨自己,還是要從原生家庭去尋找答案。
1929年5月4日,奧黛麗·赫本出生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這個以“魯斯頓”為姓氏的家庭,是當地極為富裕的一戶人家。奧黛麗·赫本的母親是荷蘭貴族後裔,襲有女男爵的封號,家族譜系可以回溯到英王愛德華三世。奧黛麗的父親是一位英國銀行家。
家世顯赫,但並不幸福。赫本的記憶中,爸爸媽媽沒有什麼溫情的、互相關愛的場景印在腦海中,有的只是爭吵,無休止的吵架。那個年幼的小女孩時常害怕到瑟瑟發抖,鑽進桌子底下悄悄看著他們,默默流著淚。他們經常不在家,各自忙各自的事業,沒有什麼交流,更不要說同赫本聊聊天,重視孩子的感受。直到赫本6歲那年,父親拋棄母女倆離家出走,她的世界崩塌了。
母親迅速衰老,赫本因為父親的離開變得抑鬱。小小的她總覺得父母的不幸福是因為自己,是她的責任;她開始變得形單影隻,不想與人交流,害怕陌生人。後來,她被送到倫敦的貴族學校寄宿,在那裡她第一次邂逅了芭蕾。芭蕾的優雅和魅力吸引了赫本,她無暇一直沉浸在痛苦中,把全部的精力用在練舞上。
“二戰”爆發後,母親帶著赫本一起回到老家荷蘭。因為傳言母親家族。帶有猶太血統,赫本和母親被沒收了全部財產,落入了空前的貧困中。1944年那個冬天,對赫本和家人來說,尤其漫長。因為被切斷了食物的供給,赫本每日經歷著非人的飢餓感的折磨。一些時候她和家人靠鬱金香的球莖來維生,更多時候甚至連這個也沒有,只能喝水。赫本在這一段期間患上了嚴重的營養不良、貧血、呼吸道疾病。
當納粹德國侵入荷蘭時,赫本親眼目睹自己的兄弟被納粹士兵拖去集中營,看著視作依靠的叔叔和表兄弟相繼被納粹處死,然而這場戰爭的陰霾仍不如父親出走帶給她的陰霾更深。
童年的陰暗經歷在赫本幼小的心中埋下種子,赫本長大後,即使全世界都為她傾倒,都認可她的美好和珍貴,但她自己並不覺得。原生家庭的傷害,父親的拋棄讓她深深地自卑。她從來不認為自己有多漂亮,從不穿太暴露的衣服,因為身材太瘦,胸不夠大;她還認為自己的鼻子和腳太大了,她不明白為什麼別人說自己漂亮。
如此美麗的女人卻有著骨子裡的自卑,認為自己不配擁有更好的愛情,讓人疼惜。兩段婚姻,10年最好的時光,在錯誤的選擇中蹉跎殆盡,她付出了所有,但沒有得到一個女人起碼應得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