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由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甯浩和文牧野7名導演分別執導的7個短片組成,分別選取新中國成立70年來某一重大歷史事件。北郭先生綜合考量7個短片,以10分制進行打分,從低分到高分做了一個排名。
第 7 名 文牧野的《護航》 6.0分講了一個備用飛行員(宋佳飾演)的故事。編排故事具有侷限性,電影敘事及表現手法中規中矩,可以給個及格。沒什麼大的毛病,但也沒有出彩之處動人之時,給人留不下深刻印象,不,幾乎一點印象也沒有。差點忘了誇一下演員宋佳:扮相很颯。
第 6 名 薛曉路的《迴歸》 6.5分講的是香港迴歸大典的升旗手、修表師、主控制人及香港警察的故事。這個故事多線索敘事,沒有絕對主角,觀看起來覺得有些零碎,情感體驗上分岔過多。迴歸這一歷史事件的確不好拍,但導演還是找到了一個突破口——時間,她試圖依靠“時間”這一中心點,以群像式的視角交織展現香港迴歸景象,但效果並不理想,無論是升旗手(杜江飾演)、修表師(任達華飾演),還是主控制人(王洛勇飾演)、香港警察(惠英紅飾演),都未能跳出敘事平淡的架構,有限的時間無法讓多個角色的情感充分表現。之所以比《護航》多給0.5分,全是因為極富民族力量感的臺詞:“0分0秒升起中國國旗,這是我們的底線……154年了,我們不能再多等一秒了。”還有什麼能比這句話更讓人熱淚盈眶?
第 5 名 張一白的《相遇》 7分講一位普通科研工作者在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前後的情感故事。這應該是整部電影敘事最弱最平淡的一個故事,全靠演員任素汐的臺詞交代前因後果。儘管如此,還是讓人淚目:演員張譯會說話的眼睛,傳達出了複雜的細膩的情感,無不讓人為此動容,觀眾在不知不覺中就會淚目。靠演員演技來硬撐電影,因此只給7分。
第 4 名 甯浩的《北京你好》 7.5分講的是北京奧運期間一個普通出租司機的故事。這是7個故事中人物塑造最為成功的一個作品。導演以人物來推動劇情發展,四兩撥千斤般把觀眾帶入到當時的歷史背景中,各種戲劇反轉與“寧氏幽默”“葛式表演”,使得短片極其富有戲劇張力。葛優演得太好了,無可挑剔,非常了不起。之所以打7.5分,排到第4,而沒有進前3,主要是其創意上型別上並未跳出甯浩電影風格。
第 3 名 陳凱歌的《白晝流星》 8分講的是草原的一個關於“回鄉”的故事。7個故事中最受爭議的一則。與其他6個故事不同的是,觀眾從頭到尾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這是陳凱歌最厲害之處。其情懷上的大格局,超出其他6個故事很多很多。陳凱歌就是陳凱歌,他對得起總導演三個字。“白晝流星”原本就是草原上的神話傳說,如詩一般美麗,影片前面4/5篇幅無疑是成功的,散發著史詩級別的味道,很是壯觀。但還是要吐槽一下,最後1/5急轉直下,讓前面鋪墊積攢的情感突然有些落空,沒有期待中的爆發與昇華,略有虎頭蛇尾之感。《白晝流星》整體上絕對不是最差,原本甚至可以排第1的,然而哥哥沃德樂(劉昊然飾演)能去接近並上手抬“天外來客”,這也太生拉硬扯了,而諸如此類的情況在片中還有幾處,相信影迷朋友都有所發現。故事有著寓言般的浪漫主義人文主義色彩,其獨特的創意,高遠的立意,值得給8分,也絕對是可以排進前3甲。最後再囉嗦一句:影片讓人印象十分深刻!
第 2 名 管虎的《前夜》 8.5分講的是開國大典前夜旗杆設計師的故事。雖是命題作文,但角度非常獨到,全片讓人熱血沸騰。巨集觀呈現大氣逼真,區域性刻畫細緻入微,節奏把控恰到好處,情緒渲染淋漓盡致,讓人看得笑中帶淚。在倒計時的不斷提醒中,電動升旗小分隊不停地在“發現和解決問題”的反覆中奔波忙碌,緊張感貫穿全片,觀者身臨其境。最精彩的爆發,當屬群眾從四面八方趕來送金屬材料的一幕。為了舉國上下共同目的,每個人都願意拿出最珍貴的東西。黃渤、歐豪、耿樂、王千源、佟大為、樑靜、姜武、辛柏青、魏晨、王天辰等一批優質演員參與其中,但是人物過多也導致演員表現空間狹小,特別是黃渤在旗杆上焊接時的表現感覺有點誇張了。這個故事拍攝難度最大,配得上8.5分。
第 1 名 徐崢的《奪冠》 9分講的是中國一個普通弄堂裡街坊收看女排姑娘們奪冠的故事。大事件與個人感情衝突放在一起,國家榮耀與鄰里溫情放在一起,把故事主角定在了一個討人喜歡的孩子身上,人間最美好的煙火味兒人情味兒太夠了,真可謂“上接天線”“下接地氣”,徐崢的功力顯露無疑。小朋友近在咫尺卻送不出一心想送的禮物,只因他是電工的兒子,他要在屋頂上“扶住天線”,這樣矛盾衝突,太牛!每一個細節都處理的非常到位,幾近完美。必須要誇的是小演員表演的太精彩了,教科書裡都沒有先例。如果沒有兩個小孩子成年後的相遇,一定會給此片打出10分。導演在末尾部分有點強行加戲了。北郭先生之所以把《奪冠》排在《前夜》之上,除了前述原因,最關鍵的一點是:看《奪冠》時,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一種矛盾的、複雜的、獨特的、說不出來的感覺,而這樣的感覺,最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