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落下帷幕的漫威宇宙第一階段中,包括鋼鐵俠和美國隊長等不少超級英雄都從大銀幕退隱。
其中,最令人惋惜的,自然是“黑豹”的扮演者查德維克·博斯曼了。
熒幕之外,2020年8月,博斯曼因罹患結腸癌去世,享年42歲。
其實,博斯曼早在4年前就已患病。但“黑豹殿下”一直堅持帶病工作,不僅完成了多部電影作品的拍攝,還憑藉著在電影《藍調天后》中的精彩表演,一舉獲得剛剛出爐的第78屆金球獎電影類劇情片最佳男主角的榮譽。
4年的時間裡,他拖著帶病的身體和對電影事業的熱愛,一共拍攝了7部作品。
必須說,戲裡戲外,博斯曼身上都散發出耀眼的“英雄主義”。
而這7部作品中,最與“黑豹”精神相近的,就是3月19日重磅上映的警匪動作片《21座橋》。
片中,博斯曼扮演的角色是一名嫉惡如仇的紐約州警探安德烈·戴維斯。
從小耳濡目染父親英雄事蹟的他,養成了對匪徒毫不手軟的冷酷性格,入伍警隊後不僅屢破大案,更因執法過程中多次擊斃兇徒而被稱為“殺手警察”。
安德烈·戴維斯名聲大噪的同時,卻也因過於頻繁地扣動扳機而在警隊遇冷,受到了內部監管部門對其是否心理健康的防患與問責。
但英雄豈能沒有用武之地?
一場大案很快找上門來:一夥悍匪趁夜色偷襲毒梟藏毒地點,300公斤毒品中的一部分不翼而飛,現場還有8名警察1名毒販在火拼中被槍殺,悍匪卻沒有留下絲毫蹤影,消失在黑夜中。
從身手來看,這夥兒悍匪顯然不是善茬。如此棘手的大案令當地警察和FBI一籌莫展、大為光火,不得不請出安德烈·戴維斯。
而“黑豹殿下”一登場,立刻憑藉刑偵前線多年的經驗“福爾摩斯上身”,根據現場遺留線索,準確判斷出作案人數、體貌特徵、武器屬性,甚至連他們的下一步行動路線也瞭若指掌。
為讓在逃的兇犯在尚能抓捕的範圍內第一時間迅速落網,安德烈·戴維斯當機立斷地將抓捕範圍縮小至紐約州內最可能進行毒品交易的曼哈頓地區,並開啟了曼哈頓歷史上第一次全境封鎖,將島上連線外界的21座橋全部禁止出入。
正邪兩方就此以硬碰硬!
急於拿錢抽身逃亡的兇徒與被迫限時破案的警探,在燈火通明的曼哈頓城中隔空鬥狠之餘,更要鬥智。
而這種“封城”➕海陸空“全城搜捕”的狀態只能持續到4個小時後的天亮之前。
隨著時間的流逝,更加陰險兇惡的第三方逐漸浮出水面。
在這場棋局中看上去似乎步步為營的“黑豹殿下”,也終於在逐步收網即將與悍匪直面對決之際,發現了這起大案背後似乎還潛伏著更大的陰謀與勢力與其作對......
《21座橋》從型別上看,無疑屬於好萊塢最拿手的警匪、動作電影。
一個“不完美”的主人公,置身在一場如迷霧般的兇案之中:全境封鎖、限時破案、槍戰追車、貓鼠遊戲,以及燒腦反轉接連上演,節奏緊湊到讓觀眾不自覺地屏住呼吸,場面也是激烈到人們腎上腺素飛飆,甚至連腦細胞也得全面調動起來才能跟上電影故事不斷迴轉的情節設伏。
能將傳統警匪片創新至此,除了“黑豹殿下”博斯曼帶病參演的專注外,影片的製作班底同樣不容小窺。
《21座橋》的監製,正是大名鼎鼎的“羅素兄弟”!
由他們導演的《復仇者聯盟》和《美國隊長》系列影片,開創了“超級英雄”電影的巔峰時代,也掀起了好萊塢動作影片在拍攝技巧和節奏上的“新浪潮”。
但凡有他們參與的電影,都是口碑票房雙贏,絕對是業內最強“點石成金”的製作組合。
而此次出任《21座橋》的監製,“羅素兄弟”不止找來老相識博斯曼出演男一號,更在導演人選上費勁心思,最終請到了“美劇大神”布萊恩·柯克。
要說這位大神的實力有多強,一部作品就足以證明一切,它就是在豆瓣上評分高達9.4分的《權力的遊戲》第一季。
而被慧眼選中的布萊恩·柯克,也不負眾望,在執導《21座橋》時沿用了《權力的遊戲》的敘事方法,開場部分柔中有序,中途無預警地突然加速,將整個故事節奏掀上高潮,之後就是一場接一場迅雷不及掩耳的槍戰和追逐,全程高能令人意猶未盡。
究竟“黑豹殿下”能否在天亮之前捕獲匪徒?面對始終潛藏在水面之下的幕後真兇,他又將透過怎樣的蛛絲馬跡識破對方並最終順藤摸瓜找到真正的兇徒?而“殺手警探”的身份會不會橫生枝節為他製造麻煩?
這些扣人心絃的問題,答案盡在影廳中揭曉。
英雄雖逝,作品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