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影片《風雨哈佛路》,講述了一個很簡單的故事。

生長在紐約貧民窟的女孩麗茲·瑪利亞,父母吸毒,她從小沒人照顧,被送到勞教所做工。

她到處流浪,無家可歸。後來,爸爸進了收容所,媽媽也死了。

她渴望改變生活,抓住一切機會去讀書,用兩年的時間學完高中4年的課程。最終獲得《紐約時報》的全額獎學金,進了哈佛大學學習... ...

《風雨哈佛路》這部片子,又名《最貧窮的哈佛女孩》,在豆瓣的評分為8.1分,是一部非常感人的勵志電影,每次看都會被感動得流淚。

在這個故事裡,我看到了,一個人若心中有愛有信念,即使生活拋棄了你,你還能通過讀書擺脫原生家庭的魔咒,過你想要的生活。

01 生活再不堪也不要抱怨

在一般人看來,童年是最令人嚮往的時光,無憂無慮,天真浪漫,童年裡有糖果、有玩具、有歡笑也有快樂。

而在《風雨哈佛路》影片中,麗茲的童年似乎和快樂無緣:父母親都吸毒,家裡髒亂不堪,她和姐姐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

由於沒人照顧她,她不會洗澡,身上總是髒兮兮的,有一股怪味,去學校上課,同學們都嘲笑她,欺負她,遠離她,她只好不去上學... ...

眼看著爸爸媽媽把家裡僅有的一點錢拿去買毒品,而自己卻餓得在垃圾桶裡撿食物吃,她也沒有抱怨過。

麗茲在垃圾桶裡撿食物吃

她覺得父母很少關心她的需要,是因為他們對他們的需要(父母對毒品的需要)更強烈,以至於當他們不關心她時都沒有讓她感到傷害或者憤怒 。

不抱怨,其實是一種心境,更是一種選擇,面對困境,有的人選擇抱怨,而有的人選擇接受,從而感受生活的另一種美。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講的是有兩個臺灣觀光團到日本伊豆半島旅遊,路況很壞,到處都是坑洞。其中一位導遊連聲抱歉,說路面簡直像麻子一樣。而另一個導遊卻詩意盎然地對遊客說:諸位先生,我們現在走的這條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窩大道。

所以說,在同樣的環境下,你的意念不同,看問題的角度就不同,反映出人的心境也不同,而怎麼選擇,決定權在你。

美國知名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這本書裡,把“有毒”的父母分成了六種型別,而麗茲的父母就佔了兩項:不稱職的父母和酗酒的父母。

麗茲的生活環境如此糟糕,然而她卻不曾抱怨父母為什麼不照顧她,不給她提供好的生活。當老師說“你身上有怪味,你媽媽沒有教你洗澡嗎?”她卻說:“是我自己忘記了,我媽媽教過我的。”

她始終相信父母是愛她的,而她也深愛著他們,這是麗茲心中永遠的美好。當媽媽被警察強制帶走的時候,她死死地抓住車門,她覺得不是媽媽不想成為一個好媽媽,而是她再也沒有什麼可以給予她的了。

楊絳先生曾說:“我們從憂患中學得智慧,苦痛中煉出美德來。”

麗茲正是在這樣惡劣的生活環境中,懂得了抱怨根本改變不了什麼,於是她選擇記住那些美好,反而將生活看得更真切,更細緻。

02 堅持信念,不為自甘墮落找藉口

麗茲沒有去學校,管理部門的人將她強制送去了女子教養院。在那裡,她要刷馬桶、幹各種雜活,她被人捉弄,目睹各種欺辱、毆打,一聲聲淒厲的慘叫聲令她感到恐懼。她仍然堅守自己的善良,不參與作惡,在那裡度過了不堪回首的童年時光。

我們總是在強調原生家庭的傷害,稍有不順就歸咎為父母的種種以及年幼時受到的傷害,可是跟麗茲的遭遇相比,似乎都不值一提。

有人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麗茲的童年無疑是不幸的,好像全世界都拋棄了她,但她同時又是幸運的——她能感受到父母的愛!

環境的艱難並沒有讓麗茲失去對生活的信心,她始終堅信,她從來沒有被遺棄過,生活可以更好的,一定有另一個她觸控不到的世界,對美好世界的嚮往,讓她不曾記住童年的悲苦。

她結識了一幫朋友,她們一起流浪,無家可歸,在地鐵上睡覺,在路邊乞討,在樓頂消磨時光... ...

這些朋友大多和麗茲一樣,生長在貧民窟,受過某種傷害,他們聚在一起玩撲克,抽菸,而麗茲卻是“出淤泥而不染”——既不打牌也不抽菸,而是選擇看書,這源於她對美好生活的信念。

若一個人沒有信念,遇到一點挫折就會輕易放棄,或者隨波逐流,或者自暴自棄,到頭來必定一事無成;而一個有堅定信念的人,他會朝著目標努力,哪怕前進的步伐很小,他也是在前進,最終才能幹成一番事業

正如松下幸之助曾說:“在荊棘道路上,惟有信念和忍耐能開闢出康莊大道。”他年輕時為了養家餬口,到一家公司去求職,被別人三番五次地拒絕,但是他並沒有放棄,而是“屢敗屢戰”,朝著別人的要求一步步努力,最後,人事主管被他的耐心和韌勁感動了,錄用了他。松下先生秉持著他的信念,後來創辦了松下電器跨國公司,被人們稱為”經營之神“。

人的一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在遭遇挫折,面對困境的時候,信念的力量尤其強大。信念對於企業家如此,對普通老百姓更是如此。

2017年4月,一篇《我是範雨素》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範雨素結婚五六年,丈夫酗酒又有家暴,最終她離開了丈夫,帶著兩個女兒自己打工過生活。她一直“想去看看更大的世界”,打工之餘,她努力看書和學習寫作,她用樸素的文字記錄生活的艱辛,卻給人以堅強和力量。

我們無法選擇出生,無法選擇父母,無法選擇各種我們改變不了的境遇,但是我們仍然可以選擇看待事物的態度,是笑對困難還是向困難妥協?有時候明明知道努力了未必會有好結果,但是不努力的話一定不會有好結果。

03 機會是給主動的人準備的

媽媽的死,讓麗茲非常傷心,她跑到樓頂大哭了一場。她一直渴望父母親情,渴望有個完整的家,在這一刻破滅了。

麗茲躺在媽媽的棺木上,最後一次感受媽媽的存在,靜靜地回憶她和媽媽在一起的零碎的快樂時光。此刻,那個世界上最愛她的人沒有了,她不知道該去往哪裡,她無家可歸。

離開墓地時,她一步三回頭,這個連墓碑都沒有的墓地,也許一兩週之後就找不到地方了,但她知道媽媽永遠活在她的心裡。

麗茲躺在媽媽的棺木上

那一刻,麗茲明白她必須要做出改變,最終她決定重返校園。她去了以前的鄰居奶奶伊瓦家,

她對伊瓦說:“我不想做個傻瓜,我要去上學。”

她積極努力地為上學做著準備,先是通過了升學考試,接著她找了一所私立學校。由於交通堵塞而遲到了一個小時,而校長戴維也趕時間,於是拒絕了跟她面談。

面對難得的機會,麗茲不肯輕易放棄。她帶著升學考試成績單和臨時寫好的入學申請作文,央求戴維,哪怕給她30秒的時間也行,戴維同意了。

麗茲說:“我很聰明,我知道我會成功,我只是需要一次機會,我需要一次機會爬出我出生的那個環境,在那個環境中,我認識的每個人都是憤怒的,疲憊的,她們只是掙扎著活下去,但是我知道有一個更好的世界,更好的生活,我希望在那裡生活... ..."

這是麗茲心中一直不滅的信念,她的努力和成績打動了戴維,於是當即決定錄用她。麗茲欣喜若狂,覺得戴維的決定改變了她的一生。

機會,是每個人通向成功的一把鑰匙,只有把握好每一次機會,才能在其中鍛鍊自己,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雖然已經被錄用,但麗茲還需要提供住所地址和電話,還要家長到學校和老師面談。對她來說,這是入學路上的第二道坎。她不得不去收容所找爸爸,說服爸爸陪她到學校和老師面談,做完了這一些,她就能順利入學了。

消極的人從機會中看到困難,積極的人從困難中看到機會。

儘管困難重重,面對來之不易的上學機會,麗茲總是主動出擊,做好準備,牢牢地抓住它,她覺得這是改變她命運的唯一的路。

04 學習要全力以赴而不是盡力而為

麗茲重新上學之後,她第一次過上了有規律的生活。一邊學習一邊到餐館打工,坐地鐵、洗盤子的時候她都在學習。每天第一個到學校,最晚一個離開,她要在兩年的時間內,學完高中四年的課程,把以前浪費的時間都補回來。

戴維老師對麗茲讚賞有嘉,課堂上也積極啟發她,她總是能從別人看不到的視角看待問題。

就這樣,一個16歲的女孩,無依無靠,學習和打工就是她生活的全部,你無法想象其中的艱難,但麗茲卻樂在其中。

在《居里夫人傳》中,居里夫人描述她在巴黎求學時的情景,和麗茲頗有些類似。”日常生活相當地艱難,親人們也沒有能力幫助她,她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惟以學業上的進步為快樂。“

全力以赴反映出的是一個人做事的心態,在遇到問題時總是積極地去找解決辦法,而不是消極地推諉和抱怨。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一個獵狗追捕一個受傷的兔子,最終卻讓兔子跑了,被主人責罵,獵狗說我已經盡力而為了;而兔子跑回窩之後,夥伴們問它怎麼逃脫的,兔子說“它是盡力而為,我是全力以赴呀!它沒追上我,最多挨一頓罵,而我若不全力地跑我就沒命了呀!”

可見,全力以赴產生的能量是盡力而為所不能比擬,也說明每個人的潛能是無限的。

居里夫人全力以赴地學習,後來成為舉世聞名的科學家,麗茲全力以赴地學習,成為全校第一名,獲得免費去波士頓遊學的機會。

遊學的時候,看著哈佛校園的一切,麗茲非常向往,而高昂的學費卻又讓她感覺高攀不上,“我現在離那層外殼這麼近,甚至可以觸控到它”,維戴老師鼓勵她說,“這是一種渴望,不是不可能”。

參觀哈佛校園

返校之後,麗茲積極尋找獲得獎學金的機會。《紐約時報》的獎學金專案讓麗茲興奮不已,她知道這是她進哈佛大學的唯一的機會,她要拼勁全力抓住它。

功夫不負有心人,麗茲進入了《紐約時報》獎學金專案的最後一輪面試。在面試會上,麗茲真誠地講述了她的生活環境,以及她對生活的感悟:人們久久圍困於自己的失敗中,而對事物的整體視而不見,對於所有能夠成功的微小元素以及什麼是成功視而不見。對事物的細微觀察,使她明白事情是怎麼發生的,從而不去問為什麼這樣或為什麼那樣,而是勇敢地接受。

最終,她獲得了《紐約時報》的獎學金,順利地進入哈佛大學學習,這是她夢寐以求的地方,她實現了她的夢想!

麗茲回答說:”我會把我所有的還回去,假如我的家庭可以復原的話。“可見,在麗茲的內心深處,對家人的愛才是最最珍貴的。

可是生活沒有如果,只有活在當下,勇敢地前行,《風雨哈佛路》教會我們4個生活智慧:

不抱怨,堅持信念,抓住機會,全力以赴,相信生活會變得越來越好。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41歲劉濤亮相《跨界歌王》被人眼饞,穿開叉裙風韻猶存,美得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