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子歸於寧靜,當生活趨於平淡,曾經激情似火的歲月也一去不復返。我們在工作中尋找樂趣,在生活裡尋求寄託。看書旅行追劇,總有一個令你欲罷不能享受其中,而我選擇了看電影。
2020年,有一部電影,我找不到任何理由不去看它,就是《八佰》。
看完後,不少人熱淚盈眶,大家哭著、感動著,為中華民族、為英勇的壯士們而感到萬分驕傲。
有人說:“開頭剛看一會兒,直接淚目。細節把握的太好了。”
還有退休老兵說:作為一名老兵,我時刻謹記著這句話“我時刻準備著,只等一聲號令!”
不只他們,我也被深深的觸動了。
我們感動著, 因為這些故事不是虛構,而是曾經真實地發生過。
“那一年,那一天,那一刻。你在哪裡?在誰的身邊?經歷了什麼?”
“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
1937年,日軍突破大場防線,國民革命軍約70萬人全線西撤,瀕臨崩潰。為了維持抵抗狀態,當局命八十八師,留守“四行倉庫,”背靠租界堅守待援。“八佰壯士”奉命堅守此地,以少敵多頑強抵抗了四天四夜。
蘇州河一邊是戰火紛飛,浴血奮戰;一邊是安全的租界華麗耀眼,安逸太平。一邊是壯士們投去豔羨的目光追逐著河對岸,一邊是租界有外國人悠閒自得看熱鬧,有愛國者奔走相告捐款捐物。
在戰火燎原的幾天裡,對比著,諷刺嗎?觀看者無不揪心流淚。
13歲的“小湖北”懵懵懂懂,卻被意外捲入了這場戰役。同去的親人相繼死去,讓弱小的他慢慢變得堅強勇敢,學著大人模樣扛起槍戰鬥。
最使我感動不已的是當國旗一次次被日軍飛機轟炸擊中,壯士們一個個置生死於度外,衝上去拼命護旗。倒下一堆,衝上去一窩,“中華不會亡,”任憑刺耳的飛機轟鳴聲響徹空中。
守護國旗,意義是什麼?因為這裡是我們的家。為了他,壯士們甘願付出生命的代價。
團座對“小湖北”講:活著就是勝利。你要活著好好長大,就能看到這個國家以後的樣子。
這個故事細節,它需要的是用心,用情,從而真實的重現當年的情景。一切都勾連起一段難以磨滅的全民記憶。
他們真的是為了中國的未來,奉獻了青春獻出了終身。
我認為,電影《八佰》之所以一定要看,是因為從電影的角度來說本身就是一部良心之作,每一個細節都經得住細緻考究。人物表情反映出了心理活動,一個眼神表現出他的堅毅。
每一個選擇都是最好的安排,於細微處見真情,於是在電影中,雖然最終結局慘,但從微小細節展示出一顆顆赤子之心。
說到底,電影《八佰》最大的不同和感人之處,在於小人物見證大時代,使得每一個觀看的人內心都是無比激動,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我覺得這已經不再是看電影本身,不是看故事。而是曾經身處過的生活,曾經經歷過的苦難,曾經為了祖國奮不顧身。
共鳴打動人心,真實產生共情,才是一部電影作品最耀眼的地方。這部電影,做到了有淚點、有緊張點、更有燃點。
在平淡如水日復一日中,我的初衷是從有趣的電影裡學到許多知識,已經知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