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s格蕾絲
2015年10月,澳洲電影《裁縫》上映,該片由凱特·溫斯萊特、雨果·維文和利亞姆·海姆斯沃斯主演。
《裁縫》改編自同名小說,故事發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該片上映後被影迷們譽為自《穿普拉達的女王》之後、近十年最好的"時尚電影"。
《裁縫》的概念海報完美融合“時尚”與“復仇”兩大主題元素。
《裁縫》的戲服設計師是蒂姆·查佩爾,他曾於1995年以《沙漠妖姬》一片榮獲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項,由查佩爾這位奧斯卡獲得者操刀,片中復古風格的精美服裝宜人眼目。
1|序曲
深夜,一輛巴士客車停靠於陳舊簡陋的小鎮街邊,昏暗的路燈下,女主角緹莉提著行李從車上走下來。
緹莉十歲時因被控謀殺同學斯圖爾特而被驅逐,二十五年後,她返鄉調查當年案件的真相。
緹莉是位在巴黎闖蕩的巧手裁縫,但她的服裝樣式簡潔大方,顏色多以藍黑棕等冷色調為主,這十分符合緹莉受害者的身份設定。
我可以很負責地說,《裁縫》是我看過的電影中,時尚與劇情結合得最緊密、配合得最默契的一部。
片中的戲服不僅件件精緻,還將色彩本身的作用發揮運用到了極致。
2|時尚與劇情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時尚與劇情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出現在本鎮與臨鎮的足球比賽場上。
紅色是最能引起性趣的顏色,有人做過測試,在一組身著不同顏色服裝的異性照片中,身穿紅衣的那一個贏得了絕大多數人的好感。
緹莉的這件紅裙,幾何圖案的花紋是亮點。
當從巴黎歸來的時髦女人以一襲紅裙現身賽場的時候,猶如在荒蕪的小鎮投下了一枚原子彈,輻射力可想而知。
優雅性感的緹莉立即吸引了在場所有人的目光,但目光中飽含的深意卻有所不同,女人的目光是嫉妒,男人的目光是流連,這也直接導致本鎮球隊輸掉了上半場比賽。
下半場比賽時,緹莉更換了一件黑色長裙,黑色固然不如紅色醒目,但卻是公認的最具神祕感的顏色,這份神祕感引人遐想與探究。
緹莉的這件長裙顏色雖然保守,但是樣式卻頗為大膽,酥胸美腿令男人們更加眼目流連,引得對手頻頻失誤,最終泰迪帶領的本鎮球隊贏得了比賽的勝利。
"以衣成名"之後,時尚便將緹莉的生活同周圍的人緊密聯絡在一起。
第一個因時尚而走近緹莉的人是法瑞特警官。
這是一個有趣的角色,法瑞特警官年約半百、面容蒼老,橫看豎看都不像是與時尚沾邊的人,但是當他看到緹莉返鄉時的裝束,一眼便瞧出衣服的設計靈感來自迪奧。
相熟之後,法瑞特警官對緹莉坦言,二十五年前自己正是被鎮長抓住了"異裝癖"的把柄,不得不昧著良心將被人誣陷的緹莉驅逐出村。
畢竟正義不能當飯吃,當"生存"與"良知"在天平兩邊左右搖擺的時候,大多數人如同法瑞特警官一般,優先選擇了前者。
善良的緹莉不僅原諒了法瑞特警官,還因為相同的時尚愛好與之成為了忘年交。
第二個因時尚而走近緹莉的人是泰迪。
同村的威廉即將結婚邀請泰迪擔任伴郎,泰迪來找緹莉定製禮服並藉機表明心意,但緹莉認為自己是"受詛咒的人",不敢接受泰迪的愛情。
人們常說,擁有幸福童年的人,通常也會擁有美好的人生。
不幸的是,緹莉有個黑暗的童年,她和母親莫莉提起過的那句"我也曾失去過孩子",雖然筆墨不多,但卻道出了她成年後感情和生活的不如意。
緹莉正是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她回到這個曾經傷害過她的地方,站在那些曾經傷害過她的人面前,她想要的不僅僅是查明真相,她更渴望得到接納和認可,藉此開啟心結和走出陰影,但只能說緹莉太單純了,低估了人性的複雜程度。
這一點莫莉看得更為透徹,她告訴緹莉,你把她們變美,她們還是會恨你的。
3|時尚與劇情的第二次親密接觸
《裁縫》是一部出色的時裝群戲,每個人不但穿得美,還有自己的特色。
這位姑娘在電影中是個龍套角色,連姓名都沒有提及,但是她的幾身行頭都是中式布料搭配西式剪裁,姑娘的白皙膚色和修長四肢與這種穿衣風格十分搭調。
在緹莉的巧手打點下,小鎮上的女人們均由鄉野村婦變身為時髦女郎。
而在所有人之中,受益最大的非格特莫屬,這是第三個因時尚而走近緹莉的人。
初時登場的格特,形象要多糟糕就有多糟糕,她心儀小鎮高富帥威廉,但威廉卻對她視若無睹。
當格特身著緹莉為她量身定製的禮服現身舞會的時候,所有人都驚呆了。
舞會這個片段,我反覆觀看了三四遍,才敢確定變裝前的格特和變裝後的格特,是由同一個演員出演的。
這是時尚與劇情的第二次親密接觸,看到此處,大家肯定會心悅誠服地相信"人靠衣裝、佛靠金裝"。
變裝後的格特豔驚四座,與之前判若兩人,格特贏得了威廉的傾心並與其閃婚,但她並未因此感激緹莉。
當緹莉身陷困境的時候,格特不但沒有站出來為緹莉說話,相反她還首當其衝加入到排擠緹莉與其家人的陣營中,莫莉的話在格特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證。
格特做為配角同時也是最大的反派,戲服在數量上不及女主角,但是款式和花色卻超越了緹莉。
格特的服裝或多或少輔以紅色,這一方面符合她新婚少婦的人物設定;另一方面,服裝色調的明快鮮豔正好與人物內心的陰暗醜陋形成鮮明的反差。
漂亮的衣裳或許可以修飾一個人外在的美醜,但卻無法改變其內心的善惡,"華服之美難掩人性之惡"在格特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時裝於本片中既是烘托主題內容的支線,又是引導劇情走向的主線,劇情的每一次起承轉合,均與時裝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
《裁縫》在臺灣地區上映時被譯為《惡女訂製服》,這個譯名既貼切又傳神。
實際上,《裁縫》所講述的故事十分殘酷,但時尚元素的存在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中和作用,削弱了影片的黑暗氣質與壓抑氛圍,同時也為影片增添了觀賞性和趣味性。
4|時尚與劇情的第三次親密接觸
第四個因時尚而走近緹莉的人是瑪麗戈爾德。
瑪麗戈爾德是鎮長的妻子,同時也是斯圖爾特的母親,受丈夫愚弄的她一直以為兒子是從樹上掉下來摔死的。
瑪麗戈爾德找到緹莉定製出席格特婚禮的禮服,正是這次接觸促使緹莉從她口中得知,鄉村教師比尤拉是當年案件的目擊證人,緹莉的旁敲側擊和步步緊逼迫使心懷鬼胎的比尤拉吐露了實情。
格特與威廉的婚禮既是一場時裝的盛宴,亦是一次劇情的高潮,這是時尚與劇情的第三次親密接觸,也是最為激烈的一次火花碰撞。
婚宴上有兩個人的服裝顏色格外搶眼,緹莉的紫色裙裝和瑪麗戈爾德的(芥末)黃色禮服本身是對立的色系,顏色的對立暗示著她們二人衝突的身份。
比尤拉口中的"真相"令瑪麗戈爾德幾近瘋狂,她對著緹莉大喊"謀殺犯",緹莉百口莫辯,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在這場衝突中,緹莉得知了卑鄙狠毒的鎮長居然是自己的父親。
婚宴上還有另一個人發狂——泰迪的殘疾哥哥巴尼,巴尼不忍緹莉含冤,說出了自己當年目睹的隱情,至此鎮長之子的死亡真相被完整拼湊還原了出來。
真相大白但卻於事無補,在他人心中,被戀人拋棄的莫莉依舊是蕩婦,被誣陷謀殺的緹莉也還是野種和凶手。
對於緹莉而言,唯一的收穫便是愛情,然而幸福的潮水還未來得及將她與泰迪淹沒,死亡的陰影卻已將他們籠罩。
泰迪為了證明緹莉不是"受詛咒的人",從數米高的穀倉上跳了下去,這本是他和同村青年平時打賭玩樂的遊戲,但是這一次卻出了意外。
泰迪之死把緹莉推上了風口浪尖,格特家的雜貨店成為了滋生流言蜚語的溫床。
俗話說,窮山惡水出刁民,越是閉塞人少的地方,謠言傳播得越迅猛。
沒有人在意真相是什麼,謠言可以隨心所欲演繹成各種版本,但最終的結果卻只有一種,那就是被捲入謠言的核心人物變成了別人心目中的異類和禍害,並且這種印象一旦形成便很難再予以改變。
5|時尚與劇情的第四次親密接觸
如果慘劇只到泰迪死亡戛然而止,最多隻是宣告緹莉自我救贖失敗,但接下來發生的兩件事情則將緹莉徹底推上了復仇之路。
其一,莫莉中風,小鎮上的庸醫不但見死不救還出言譏諷。
其二,庸醫不久意外死亡,其助手按照慣性思維不假思索便將罪名栽贓到緹莉頭上,良心未泯的法瑞特警官獨攬罪名含冤入獄。
法瑞特警官身穿鬥牛士的服裝被捕,這一幕充斥著荒誕的喜感。
親人、愛人、朋友相繼離去,緹莉終於明白了所謂的救贖,人救不如自救,在悲傷過後,她遵照母親生前的叮囑,開始運用自己的才華與他人對抗。
故事於時裝中開始,勢必在時裝中結束。
全片時尚與劇情的雙重高潮在夏天詩人樂會中來臨,這是時尚與劇情的第四次親密接觸。
緹莉為本村人制作了參加比賽的服裝,但她同時接受了另一組人馬的邀請,這招將計就計使得妙。
比賽當日,格特領銜的小鎮居民們身著精美華麗的戲服現身,這些戲服顏色多以灰、藍、淡綠等暗色為主,服裝的顏色暗喻了他們比賽落敗的命運。
反觀對手們穿著的日式和服明顯更勝一籌,特別是領唱的那件金黃色的和服格外引人注目,黃色在東方人的觀念裡代表富貴和權威,衣服的顏色預示著勝利的歸屬。
6|尾聲
在比賽進行的同時,緹莉在空曠的小鎮點燃了燎原火種,這把復仇之火毀滅了一切罪惡的源頭。
緹莉用烈焰紅脣宣告了自己的涅槃重生,她滿臉從容登上了遠去的列車,一次也沒有回頭。
歸來時的緹莉,美得低調;離去時的她,美得張揚。
人生中的某些道理,總要在遍體鱗傷之後才能大徹大悟,疼痛使人難受但也使人成長,所有殺不死你的東西,都能使你變得更強大。
每個回不去的故鄉背後,必然有一段傷心的過往;無法回頭,大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