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程夢 吳小瓊
編輯 | Amy Wang
國慶假期在即,9月30日《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中國機長》群星閃耀的獻禮大片將齊齊上映,業界對此次開了掛的國慶檔寄予了堪比春節檔的厚望。
據燈塔資料顯示,截至發稿,《我和我的祖國》預售累計票房已達到1.65億,想看人數超84萬;《攀登者》預售票房達1.03億,想看人數超113萬;《中國機長》預售票房達9900萬,想看人數85萬。有媒體預測,整個國慶檔有望產生30億總票房。
小影(ID:maoyingtv)有幸成為了《中國機長》的首批觀影人之一,重點解析一下該部電影 。
“神速”《機長》
一方面是博納主旋律三部曲終曲,家喻戶曉的“5·14川航航班備降成都”真實事件改編,一方面是博納神速組盤,讓業界驚歎院線電影的籌備週期越來越短,效率正全速提升。
這個時間有多快?從原型案件發生到電影上映,只有一年零4個月。
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在萬米高空突遇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極端罕見險情,生死關頭,他們臨危不亂、果斷應對、正確處置,確保了機上全部人員的生命安全,創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蹟。《中國機長》正是改編於此。
2018年12月26日的“立足小客艙,服務大世界”民航客艙文化展演活動中,“中國民航英雄機組”與電影《中國機長》主創團隊同臺亮相。
2019年1月3日,由劉偉強執導、張涵予、袁泉、杜江、歐豪等主演的電影《中國機長》正式開機拍攝。
2019年2月4日(2018年農曆除夕),川航英雄機長劉傳健和他的機組成員一起,登上了2019年央視春晚舞臺,給全國人民拜年。同時電影《中國機長》的三位主演張涵予、杜江和袁泉也和英雄機組一起亮相春晚。
2019年4月,正式定檔9月30日。
2019年9月30日,正式登陸全國院線,獻禮祖國70週年華誕。
通常,院線電影從碼盤到上映,七八年算長,兩三年算短,拉投資、定演員、寫劇本、拍攝、後期、宣發等每個環節都很耗時。前面就有《哪吒之魔童降世》導演餃子耗時五年打磨,也有“大爛片”《上海堡壘》耗時六年,光劇本就寫了三年。《中國機長》不可謂不快!
據相關訊息,該次事件在今年5月14日(事件一週年)之際,宣佈將釋出事件調查的中期報告,對造成事故的原因進行通報,但目前網路上尚未對引發該次迫降的原因有任何訊息發出,此次事件尚未有最終調查結果釋出。
也就是說,在這次事件的調查結果還未釋出之前,豪華隊形的商業院線電影已經搶先面世了。
因沒有調查結果,所以在《中國機長》的故事中沒有涉及到任何事故原因的劇情,電影全部聚焦在事故發生後陸空工作人員的緊急迫降配合上。
可以說,不僅僅是中國“空難”事件改編史上的首例,也是幾乎所有真實事件改編題材間隔時間最短的一次。
而博納於冬作為幕後操盤手,向來以拍攝主旋律商業電影見長。《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烈火英雄》等主旋律商業影片均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收益,也開啟了中國該型別的“商業主流”道路。
同時,不得不提2018年7月的《我不是藥神》,一躍成為現實題材改編電影的票房黑馬,大大刺激了行業對真實事件改編的熱情,於冬是否因受了《藥神》刺激而下了拍攝《中國機長》的決心不得而知,不過按照目前預售成績和營銷及檔期的態勢,該片複製《我不是藥神》的商業成功是大概率事件,也勢必將現實題材商業主旋律風潮推向下一個階段。
巧合的是,上影集團的《攀登者》也是於2018年9月在國家電影局正式立項,其也改編自真實事件,從某種程度上,今年國慶檔的“神仙打架”源頭是《我不是藥神》的現象級成功。
真實事件改編 or“好萊塢式”大片
《中國機長》並不是主旋律商業影片首次以“空難”題材為原型的電影,雖然此前主旋律多是戰爭、革命等題材。
早在2000年,由上影廠出品,張建亞導演,邵兵、徐帆等主演的《緊急迫降》也是同樣題材。它改編自1998年真實迫降事件,講述了一架MD-11民航客機起飛時,發現起落架有故障,無法正常升降,機組人員起用各種緊急方式均無法放下起落架,只好選擇緊急迫降。在突如其來的考驗面前,機組乘務員以她們的勇氣和愛心,幫助乘客做好迫降的一切安全準備,併成功獲救的故事。
《中國機長》導演劉偉強並不忌諱提到《緊急迫降》這部老片,並表示自己也在拍攝之前看過,同時也很大方的迴應了與眾多同類題材影片的差異化。
由湯姆·漢克斯主演的《薩利機長》此前就在中國及全球大獲成功,其也改編自真實迫降事件,但由於中西方文化差異,《薩利機長》放棄了最可能產生戲劇衝突的“迫降過程”,選擇聚焦迫降後漫長的調查和審判,讓英雄飽受人性煎熬。因而大部分人將此片歸結為“文藝片”。
《中國機長》似乎接受了看似更難的挑戰。挑戰體現在:
1、模擬飛行的密閉空間,專業操作考驗演員,稍有紕漏就會遭到觀眾吐槽;
2、30分鐘的超短時間軸如何延伸變成2個小時電影;
“女士們先生們,感謝您選乘3U8633航班,我是本次航班的機長劉長建。”
隨著機長劉長建介紹結束(張涵予飾),四川3U8633航班於早上6 點25分從重慶江北機場準時起飛,故事就此展開,不拖泥帶水,直接將觀眾帶入到這場“空難演習”中。
《薩利機長》與《中國機長》都是改編自飛機迫降事件,但本質上是兩部完全不同的電影。好萊塢從90年代就開始有層出不窮的空難題材片,原因是由於早期民營飛機空難頻發,1970年代“黑匣子”被髮明,飛機事故的原因得以記錄。加拿大甚至在2000年左右拍攝了一系列空難紀錄片《空中浩劫》,目前已經籌備到第十二季。
《中國機長》的劇作與商業化思路更像好萊塢眾多虛構“空難”題材的商業大片,比如連姆·尼森的《空中營救》,同樣是在高空飛行的機艙,需要在很短時間內解除危機,確保乘客安全。對於電影來說,沒有什麼戲劇衝突比生死存亡更激烈了,這種題材之所以有虛構或者改編空間,是因為它的每一秒、每一個選擇都關係生死。
《中國機長》的意義
博納和劉文強,剛剛推出了主旋律商業電影《烈火英雄》,票房不錯,但口碑兩極;而《中國機長》幾乎是劉偉強剛從《烈火英雄》片場殺青就無縫連結的新戲。半年內,導兩部商業大片,且部部明星雲集,挑戰不可謂不大。
從目前點映的觀感和口碑來看,《中國機長》完成度是不錯的。全片劇情上,沒有走烘托偉大英雄人物的煽情風,採用了群像敘事手法。從機長到機組每一個人員,以及地面工作人員等都有展現。尤其影片中所有空中飛機、塔臺人員都在發出“四川8633,收到請回答”的呼叫時,感動之餘也讓人真切感受到險情面前,中國民航的責任和承擔。
對於在飛機上的專業操作事項,雖然目前網上會有一些網友找出紕漏。但影片在相對專業操作的態度還是十分嚴謹的。
影片導演劉偉強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為了顯示出“專業性”,演員張涵予、歐豪和杜江在開拍之前,去學如何駕駛模擬機。袁泉、張天愛等人則去四川航空的客艙模擬艙接受訓練,了解空乘的儀容、禮貌、舉止要求,學習怎麼為乘客服務。影片的一眾主演還去接觸自己所飾演的事件中的原型人物,了解他們在全過程中的反映和表現。
整部影片也確實能讓人感受到中國民航系統的龐大,以及機組人員在複雜繁瑣的工作流程下所展現的嚴謹專業的工作素養。
當然,《中國機長》也並非是十全十美,一些有意的慢鏡頭、群像中有些乘客情緒爆發太突然等的小瑕疵,但是這些都並不影響影片的整體觀感。
觀影結束後主創問答環節中,一位已經白髮的老奶奶在家人的扶持下站起身,向主創們喊道:“特別棒,拍電影就應該拍這樣的,不要搞那些亂七八糟的。”
一般而言,真實事件題材改編的影片就猶如自帶一把雙刃劍。改編的好,事件積累的社會情緒會加持影片票房,取得超出影片品質本身的商業收入(如《我不是藥神》《戰狼2》等)。而一旦改編不當,將被社會情緒反噬,上到出品公司,下到導演演員等,可能再也爬不起來。
一切靜待國慶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