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古天樂電影《犯罪現場》定檔的訊息已經放出,和宣萱模仿之前經典pose的畫面讓眾多人懷念不已。這是他今年的第6部電影,正是他這樣的勤奮,不少觀眾都稱呼他為勞模。小時候香港電影產業發達,那時市面上幾乎有70%的電影都來自香港,近幾年不但港片越來越少,其中的年輕演員出現的也不多,香港電影的生存環境已經十分艱難。
香港電影為何沒落?究其原因,主要有一下兩點:
1·題材受限人才流失,新人演員難有出頭之日
文牧野導演執導的《我不是藥神》憑藉自然的劇情、細膩的刻畫以及充滿現實的映照獲得了第3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在領獎臺上,文牧野不僅感謝了監製等主創人員,還感謝了香港電影,表示香港電影對自己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引導。
曾經,香港電影舉世聞名,甚至被稱為東方的"好萊塢",不但電影種類多,而且拍的也好,警匪片、武俠片、功夫片等應有盡有,現在有許多導演和演員都是受香港電影的影響,才從事了現在這個行業。
但現在香港電影每年拍攝出來的成品越來越少,2017年時,香港電影一年只有60部。目前市場上的主流是合拍片,大部分香港的演員和導演已經轉戰內地,如陳偉霆、文詠珊、王嘉爾等,其相關影視行業的優秀人才也開始北上或者出國尋求更高的發展。
1993年,香港眾多堪稱是中流砥柱的演員千萬好萊塢發展,如李連杰、周潤發、楊紫瓊等,電影人才真空嚴重,雖然有新生的力量在支撐著香港電影的發展,但比之以前的輝煌時刻,已經下落的非常嚴重,留在香港本土的人才越來越少,對香港電影的產量和品質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雖然也有部分在內地發展的香港明星會回去拍攝香港電影,但只能算是飲鴆止渴的程度。在人才大量流失的情況下,香港電影的題材也呈現出固化的趨勢,沒新意,電影型別老舊,配套設施跟不上等也對香港電影的傳播造成一定問題。
2018年的香港電影一共不到50部,在出產的所有電影中,大部分都是動作、警匪片,其他題材的電影寥寥無幾,在這種情況之下,年輕演員難有發揮的空間和機會,因此表現出來的就是香港年輕演員越來越少。
內地為了培養優秀的表演人才,有以上海戲劇學院和中央戲劇學院等為首的眾多專業院校,香港關於這方面則比較缺乏。除了無線藝員訓練班,他們的演員基本都是在實踐中提升演技,關於演員的培養十分有限。
因為大部分都是警匪、動作題材的電影,其主演大部分都是男性,女演員的生存空間也非常有限,曾經一位香港的影后曾經公開表示:"香港有很多熱情努力的年輕演員,但是他們沒有機會讓觀眾們看到。"
2·新生代演員難以出頭,金像獎獲得者平均年齡大
香港電影金像獎創建於1982年,是中國華語三大電影獎之一。在今年的金像獎頒獎典禮中,郭富城、黃秋生、吳鎮宇等演員角逐最佳男主角人選,他們外表雖然稱得上年輕,但實際年齡卻已經是比較大的了。
最小的姜皓文,今年也已經五十有三,年輕演員不見蹤跡。看到香港影視圈後繼無人的樣子,相信不少喜歡港片的觀眾心中都十分複雜。其實不但是2019年,回顧歷年金像獎名單,可以看到演員的年齡大部分都在40歲以上,從2012年到2019年,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年齡都在50歲左右。
男演員已經如此悽慘,女演員比男演員更甚,金像獎最佳女主角中的香港演員年齡與內地女演員差距較大,最小的一位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獲得者,是內地23歲的女演員春夏。
儘管近幾年也有幾部香港電影在內地擁有一席之地,但其中的演員還是我們很早之前就熟悉的張家輝、古天樂、劉德華等,觀眾在看到他們心生懷念的同時,不免會有一絲絲的審美疲勞。從多種方面可以看出,香港電影的整個製造體系已經不比以往,這才是香港電影沒落的真正原因。
香港電影的復甦:提供年輕演員機會,全面發展香港電影
為了改變現在香港電影的艱難處境,香港一些電影人和政府已經開始採取措施。
10年前香港政府建立的香港電影發展基金到現在,已經融資電影三十餘部。在這些電影當中,不僅電影型別多種多樣,並且有一半的主創都是新人,提供新人充足的發展空間。
古天樂不但自己演戲,關於香港電影的未來發展他也是盡心盡力,其手下的"天下一"公司製作的電影大部分就由香港演員參加。杜琪峰發起的"鮮浪潮"為年輕的演員和有才之士提供了平臺,為香港電影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最近這些年,雖然沒有幾部大製作的香港電影在內地上映,但其小成本電影拍攝的十分不錯,不但獲得觀眾的好評,其在專業人員眼中的表現也可圈可點。並且,部分香港電影公司也會有意事實本土電影的製作,為旗下的年輕演員量身製作作品,不但演員收益,公司也收穫良多。
香港電影反射了香港人的部分日常生活和精神面貌,儘管遭遇再多的困難,香港人也始終自信樂觀,這種精神表現在電影之中,就是不管主角前期有多慘,後來的結局也是美好的。
即使是一些以悲劇為基調的作品,樂觀的精神也貫穿在其中。在電影《狗咬狗》中,雖然電影全程充斥著悲傷和暴力,但看到影片最後的嬰兒,就像是在泥潭中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