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版《西遊記》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經典,裡面每個角色哪怕就是個妖怪,也在很多觀眾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而唐僧師徒四人,更是成為幾代人心中的經典記憶。
其實說師徒四人並不完全準確,嚴格來講,應該是師徒五人,這裡面還有唐僧的座駕白龍馬。
說是馬,但並不是馬,它是小白龍被貶後的化身,為唐僧西天取經的成功立下汗馬功勞。
只是由於它不會說話,不會打架,不會像孫猴子、豬八戒、沙和尚哥幾個天上地下的折騰,所以只能默默無聞。
但它偶爾也會露崢嶸,化回人形,所以這就需要一個演員。
何況,它的原身乃是東海龍王之子,多多少少,在劇中也有一些表演形式。
不管怎麼說,得需要一個演員去在劇中呈現它。
於是,劇組當時便想到要王伯昭去出演這個角色。
王伯昭是誰?
1982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拍了一部電影《筆中情》,當時還是上海戲劇學院學生的王伯昭被選來演男一號,該片成為他的銀幕處女作。
王伯昭出演的角色名叫趙旭之,是一位古代書法家,其實這個名字分別取自趙孟、張旭、王羲之三個古代書法大家,影射的也是他們的故事。
這部電影放映後獲得廣泛好評,並於1983年獲得法國魯瓦揚國際電影節外國影片獎,作為主演,王伯昭也因該片一舉成名。
正是因為如此,當時王伯昭多少有點開始發飄。
誰知,王伯昭接到這個訊息後心裡卻打起了鼓,畢竟自己當時已經開始走紅,而且還是演男一號出來的,現在要演小白龍,這個角色是個配角不說,戲份還不多,就沒答應。
他對前來和他商談的劇組人員說,要是演唐僧還差不多。
楊潔說那不行,唐僧已經有更合適的人選,王伯昭還是演小白龍最適合。
王伯昭一看,心裡很不樂意,但又覺得直接拒絕不太好看,便狠了狠心提了一個苛刻條件,每集要給他500元片酬。
天啊,就這個片酬,要是放在今天,還不把劇組人員樂得蹦高啊,可八十年代初,一斤豬肉也不過才兩三毛錢,500塊錢,可以買兩三千斤豬肉了。
何況是每集500元,這要是拍個幾集,那就是數千元,在當時這絕對是個天價。
王伯昭本想著自己這麼獅子大張口,一下子就能把劇組來找他商談的人嚇回去,這樣的話自己就不用了去演那個什麼小白龍了,還不傷面子,多好。
誰知,劇組人員聽了雖然嚇了一跳,可一想到楊潔導演這麼中意王伯昭來演小白龍這個角色,要是不把他簽了回去可不好交代,便大膽做主答應了王伯昭。
儘管如此,籤協議的時候,劇組人員還是對王伯昭再三囑咐,片酬的事一定要爛在肚子裡,堅決不能說出去。
為啥?
因為實在太高了,當時《西遊記》的男一號六小齡童這部戲拍了6年,25集片酬總共只有2000塊。
也就是說,六小齡童每集的片酬不過區區80元而已。
而王伯昭只演了三集,便拿走1500元片酬,接近六小齡童等幾位主要演員6年整部戲的片酬。
至於其他配角演員,則連可比性都沒有。
多年後,隨著年齡增長,社會閱歷豐富,王伯昭自己也覺得當年這事做得有點過,便在做客某節目時把自己當年索要天價片酬和籤保密協議這事說了出來,以對當年自己年少輕狂的行為表示懺悔,求得心靈上的安慰。
只不過這時候演員片酬動輒每集幾萬、幾十萬,500元每集片酬根本就不值一提,也沒人在意這樣的事了。
儘管如此,楊潔導演知道後,還是狠狠地罵了王伯昭:“王伯昭我告訴你,當年不知道你拿這個價,跟你簽約的那個人想了別的辦法把這個價給了你,是從劇組牙縫裡擠出來的錢,我要知道你拿了這個錢我尅死你,罵死你!”
而這時時過境遷,楊潔罵歸罵,但已無責怪之意,更多的其實是老輩和小輩之間的正常感情交流。
王伯昭之所以多年後將此事透露出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由衷地感謝楊潔導演,感謝小白龍,這一輩子他演了幾十個男主角,但都沒有《西遊記》裡的小白龍這樣一個小角色在觀眾心中印象深刻。
不把這事說出來,他似乎總感覺如鯁在喉,愧對《西遊記》,愧對楊潔,也愧對小白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