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電影《少林寺》,現在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當時那令人震驚的票房,這部1982年的電影,創下了整整1.4億的票房,很長一段時間都保持著著大陸票房記錄。因此很多人由此展開了討論,那就是少林寺這部電影,如果放到現在,票房究竟能有多高?
當時的電影票價是0.1-0.3元(多數地方是0.1元),有人說如果按照現在票價進行對比的話,至少收穫200億的票房,理由是現在的電影隨便一張票價都是20+,按照比例進行計算200億都算少的,還用了很多購買力相關的問題進行了佐證。
但是其實很多人選擇性的忽略了很多的資訊,《少林寺》雖然是一部非常精彩的電影,但是如果放到現在上映的話,票房能夠過10億都是一個問題。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首先,就是當時的時代背景,我也特地從長輩們那裡了解過很多相關的資訊。那時候沒有網路遊戲,沒有手機,沒有這麼多自媒體平臺,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忙完一天之後,生活都會變得很枯燥。小孩子們會去找小夥伴們玩,大人們最多也就是聚在一起打打牌,聊聊天。
所以一旦有什麼電影放映(注意是放映,不是上映),那就是很轟動性的事件,因為能夠給大家生活帶來很多的不一樣的精彩,當時城市的情況我不清楚,就說說當時農村的情況,當時放電影,是一群人,流轉在各個村莊中的,比現在天在劉家村放映,那麼好了,附近的張家村,林家村,王家村的人都會跑到劉家村擠在一起看,而且大人小孩都會來。
第二天,這些人帶著裝置去到隔壁老王的王家村,其他村的人也會跑到王家村去看,而且是同一部電影,其實挺無聊的,老是看同樣的電影,但是在那個時候,看電影是非常奢侈的,如果沒有人來放映的話,是根本沒有任何渠道可以看到電影的,所以大家都會很珍惜這樣的機會。
好了,上半年拉了一撥人,各個村流轉著放了一遍《少林寺》,到了下半年,又來了一撥人,再在各個村莊中流轉著放一遍《少林寺》。放什麼電影,決定了這部電影的受歡迎程度,比如《地道戰》《地雷戰》都曾經是很多人看過三十遍以上的電影,到了八幾年,《少林寺》無疑是同時期大陸電影中最受歡迎的。
所以放映電影的人為了受更多的票價,就會專門放《少林寺》,也就是說當時好的電影,拍片率是100%,人均觀影次數那都是10次往上的,比如鄙人的三叔是一個調皮一點的人,三年多的時間看《少林寺》不下三十遍,不僅是自己村和附近的村,就連再遠一些的村莊,在放映這部電影,他們有時候都會成群結隊的去看。
直到下一部精彩的電影出現之前,大家每次都只能看《少林寺》,而且這時候,大人們也是一年之中最大方的,可能會給自己小孩幾毛錢,讓他們出去玩,看電影的同時買很多吃的,所以哪裡會有小孩子不喜歡的?但是這種情況,在現在是不敢想象的,有誰會去電影院看任何一部電影超過十次嗎?如果有,那麼一定會被人說成神經病。
所以時代背景截然不同,人們生活中的樂趣也截然不同,才會造成這種現象級的情況,如果你願意去調查當時《地雷戰》《地道戰》之類的電影,恐怕票房也會非常驚人的。所以這樣的橫向對比沒有太大的價值,也不用太驚歎當年那個票價1毛錢的時代《少林寺》一億的票房。